分卷閱讀5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會過著我美好藍圖中的生活,而不是被送進了養老院?
母親纏綿病榻數年,病危通知發了好幾次,妹與弟一個從澳洲,一個從美國風塵僕僕趕回,卻都是虛驚一場。父親卻又走得乾脆利落,一次達陣。雙親的臨終,我的妹弟都沒能趕上。大限時刻,有小圍泣在側的人生才比較圓滿嗎?我不知道。我只曉得,養兵千
,未必在最後關頭派得上用場。越洋電話上通知,妹妹與弟弟的口氣,無意間都
出經驗法則帶來的懷疑,彷彿開他們玩笑的不是死亡,而是我。
兩次喪禮前後,我的妹與弟兩家八口十天的停留,每次都讓我同樣抓狂。
兩家子人浩浩蕩蕩難得到齊,此起彼落在我耳裡一直充斥的聲音,不是我妹在跟兒子為了各種芝麻綠豆大小事在起爭執,就是我弟那嬌生慣養的女兒,從頭到尾噘著嘴鬧情緒而讓她老爸得不停以愉悅甜的音調哄她吃哄她睡。原本喪中應該有的沉靜哀思變成了他們成
的大呼小叫(而且還是英文!)。他們不但對我的每一樣安排都有意見,還要在每一個意見後追加一條“如果這是在美國……”
“如果這是在澳洲……”的註釋強調。對他們來說,這一趟參加的彷彿不是一場追悼與告別,而更像是一次探勘,看看殘址遺蹟中還有什麼剩餘物資,更要確定,曾被他們拋棄的過去,今後再也不能騷擾他們。除了在火化時,我看見他們眼眶濡潤,口中喃喃自語,其餘的時候,我覺自己那些天都在忙著招呼度假的旅客。
能怪他們嗎?自他們另組家庭的那一天起,這個曾經讓他們依賴、給他們保護的老家,早已被他們從生命中切割了。
世上只有離婚贍養費的官司,沒有一條法律可以強制子女離家前需繳的付償,不但法律允許配偶成為取代父母的第一順位,連宗教也愛來參一腳。還有那個無聊的測驗,當母親與子同時落水時,你要先救哪一個?我至今不明白這個問題的意義何在。
但是異戀似乎非常喜歡這種劃界。讓他們可以顯得如此理直氣壯的唯一理由,只因他們會不斷繼續生養出跟他們同樣的一堆小孩而永遠處於多數的優勢,讓他們的勢力只會更加壯大。光看看這世界上出版過的書籍數量就知道,如何為人父母,還有如何讓婚姻美滿的題材,絕對比如何為人子女要來得暢銷。
長達十年餘,我的人生與前述的兩類暢銷題材都毫無關聯。
如果我能夠寫出一本書,我想我最可以談的題目是,“父母走後,中年單身子女要如何安排生活?”或是“中年後單身同志要如何終結愛情?”
…
…
哪個比較有可能成為暢銷書?
萬物之靈,說穿了,只不過是極度沒有安全的一個物種。
沒有利爪與銳牙,無翅可高飛,要講爬越或奔馳亦無可觀,甚至細菌還有維持大地上眾生平等的天職,人類的天職又是什麼?
因身配備之簡陋,總是沒有安全
,對天地自然現象從不能如其他物種般泰然並隨之生滅,於是疑神疑鬼,謂之理
。
理組織起了家族社會,形成對抗生存恐懼的唯一利器。動物間只有為食物與
配才會發生爭鬥,何嘗見過它們之間暗算猜忌,在謀存的同時還不忘彼此消滅,總要揪出異己才能安心?
只有人類之間的爭鬥無時無刻永不停止。
甚至等到終於建立起了屬於人類的小小王國,卻仍不以此為滿足,更想要千秋萬世綿延。繁衍不再是生物的本能,反成為極其繁複的共犯結構,人類成為唯一懂得以此當作藉口,而對其他物種與自然進行大規模破壞的一種病毒。
對,都是病毒。
病毒的野心一旦開啟便無止境,人類與病毒原來是最近的血親。
為了掩埋這個事實,人類只能加緊製造出更多的廢料。無窮的慾望,便是這部廢料製造機的強力引擎。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休旅車與吃到飽嗎?更多的電視頻道,同樣的一天二十四小時,誰真能有時間看了每一臺的節目?需要繼續在臉書上沒完沒了地加入好友嗎?需要更多的a片和照互傳嗎?
反觀我的生存狀態,不但距離身邊的同代人越來越遠,反而更接近了中古世紀於戰爭、瘟疫、貧窮、信中求存的人類。在黑暗中點起小小的燭光,不時嘗試著烹煮一些偏方草藥,相信任何可能讓病毒弛懈攻勢的秘法。
當生之慾望發展到極致,接下來人類只會對發展死產生更輝煌的病態樂趣。我甚至已經嗅到了,這樣的慾望在暗自
竄後所遺留下來的一種黏膩甜腥的氣味。
我不能讓自己等到那一天。
我不能讓我的行動被貼上一種庸俗的文明病標籤。
不,我要完成的不是自殺。
應該說,更像是將環保概念發揚光大的一種自我拯救。
我只是比芸芸眾生先一步懂得了如何回收自己。
★一直留到了最後才處理的,是我那堆唱片與錄音卡帶收藏。
當年的卡式錄音機都有雙匣對錄功能,為了省錢,大學時代的我曾在許多個夜晚,忙著把跟同學借來的卡帶做一份自己的拷貝。那些記憶又都回來了。每一卷的盒中,都還夾有一張留有我工整字跡的歌名目錄。如果沒有數位下載的問世,我接下來的歲月必定仍夙夜匪懈地進行著同樣的拷貝工作吧?那樣就不會有後來的寂寞難耐了吧?就無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