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帝國首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京,帝國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
自從太宗皇帝定都於此之後,數百年來,北京一直是帝國京城。到現在,這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古都擁有上千萬人口,完善的基礎設施,數十座皇家園林,上百家大型工廠,以及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
一百多年前,曾經有人說過,北京不但是帝國的首都,還是世界的中心。
即便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北京仍然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城市中央,原帝國皇室西苑,現帝國首輔府又是首都中的首都。
落餘輝中,車首飄揚著帝國海軍司令旗的轎車緩緩駛進了中南海,停在了首輔書房外的車道上。
下車後,白佑彬不由得放慢腳步,仔細觀察了周圍的環境。
花園,穿行其間的人工河,清澈的河水,兩岸翠綠的樹林,修剪整齊的草坪,以及夾雜其間的花卉。簡單、樸實、即無半點欠缺,又無半點多餘。
相對而言,首輔府並不奢華,甚至比不上很多大富人家的別院,在官宦如雲的京城,更略顯寒酸。只是,井然有序的園林所透出的威嚴、莊重、乃至霸氣都是其他任何園林,乃至皇家園林都無法比擬的。
相傳,當年太宗皇帝遷都的時候,就有人說,在此興建園林,將滌訕帝國萬年基業。
只是,太宗一朝,帝國不但連年討伐北面的蒙古餘部,還數次遣船隊遠航,導致國庫空虛,難以大興土木。
直到憲宗皇帝時期,興建西苑的事項才提上程安排。
後經歷代帝王修繕改建,到神宗皇帝時,西苑已有現在的規模。神宗皇帝成年之前,一直在此生活。
孫承宗之後,西苑劃歸帝國內閣,改名中南海,成為了帝國內閣首輔府。
從此以後,這裡就成為了帝國內閣行政中心。一般情況下,帝國內閣首輔不但在此生活,還在此處理常政務。
“見到首輔後,儘量低調一點,明白嗎?”聽到陳錦寬的提醒,白佑彬連忙點了點頭。
實際上,若不是陳錦寬要他一起來,他還真不想來。說白了,現任內閣首輔蕭鼎昆在帝國海軍中的名聲並不是很好。
大戰結束後,當時的內閣首輔引咎辭職,由內務大臣郭尚銘組建看守內閣。
隨後,在提前進行的大選中,在野的“民業黨”獲勝,佔據了議政院多數席位。黨魁顧宗親出任內閣首輔,並且重新組建內閣政府。
到六十一年,也就是顧宗親第二界任期的最後一年,經濟危機爆發。
因為顧宗親的一系列錯誤決策,導致帝國經濟迅速滑入谷底,原本很有希望獲得大選勝利的“民業黨”也失去支持。在當年年底舉行的大選中,在野九年的“共盟黨”以微弱多數贏得了大選勝利,蕭鼎昆出任帝國內閣首輔。
上臺後,蕭鼎昆一改“共盟黨”的鷹派作風,大幅度削減軍費開支,全力提振經濟。
五年間,帝國經濟基本上走出谷底,開始復甦。
“共盟黨”也因此贏得了六十六年的大選,蕭鼎昆再次出任帝國內閣首輔。
到現在,蕭鼎昆第二界任期已經過去了兩年。
在帝國百姓的心目中,蕭鼎昆的形象非常高大,因為正是他率領帝國走出了困境,使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找到了工作,使成千上萬個家庭擺脫了窘境,使無數的老人得已安享晚年,使年輕人有機會進入學校學習,使婦女能夠在家相夫教子。
可是,在帝國軍人的心目中,蕭鼎昆卻不太受歡。
原因也很簡單:在蕭鼎昆執政期間,帝國陸海兩軍軍費連年削減,軍隊實力直線下降。不說別的,七年間,帝國海軍沒有建造一艘主力艦,平均每年建造的巡洋艦不到十艘,驅逐艦不到二十艘!
這甚至不到注重經濟發展的“民業黨”執政期間的一半!
在蕭鼎昆執政初期,還有人認為,作為一向主張“以軍立國”的“共盟黨”黨魁,蕭鼎昆絕不會拿帝國的軍事力量開玩笑。即便後來蕭鼎昆多次削減軍費開支,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只是為了振興經濟的權宜之計,隨著帝國經濟復甦,首輔肯定會重新整頓軍備,加強軍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