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不一樣的歷史十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波瀾壯闊的海面上,一支懸掛著金騰龍旗,由四十多艘戰列艦,六十多艘巡洋艦組成的龐大艦隊乘著東南風,向北快速航行著。

北大西洋上,五月分就颳起了東南風,確實非常反常。

難道,這是一個不好的徵兆?

旗艦艦橋上,一名身著海軍藍將領服的中年人抬頭看了眼桅杆頂端的“風兜”目光再次回到了前方霧氣籠罩的海面上。

三天了,整整三天,仍然沒有追上!

中年將領的神極為嚴峻,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來說,三天的時間足夠改寫歷史。可是,他卻率領艦隊在大海上費了這寶貴的三天時間!

“將軍,快看!”大霧中,一艘只有一層火炮甲板的三等巡洋艦(按照帝國海軍對戰艦的分化,裝備能夠發五十斤炮彈,且火炮數量超過八十門的為戰列艦,裝備能夠發三十斤炮彈,火炮數量在六十到八十門之間的為一等巡洋艦,四十到六十門之間的為二等巡洋艦,二十到四十門之間的為三等巡洋艦,少於二十門的為驅逐艦。一般情況下,三等巡洋艦隻有一層火炮甲板)快速穿出,朝著艦隊方向駛來。

“是‘寧波’號!”中年將領微微點了點頭,雖然還有好幾裡的距離,但是他早就認出了那艘巡洋艦,正是昨天派出去的,尋找敵艦隊行蹤的“寧波”號。

按照當時帝國海軍對戰艦的命名原則,戰列艦中,一等戰列艦都以帝國曆史上的名人,特別是海軍將領的名字命名;二等戰列艦以帝國各省省會,或者重要地名命名。巡洋艦則主要以帝國的大中型城市命名,其中又以東部與南部沿海地區的城市為主。

隨著旗艦減速“寧波”號巡洋艦迅速靠了上來。

一名年輕軍官等不到巡洋艦放下帆板,直接抓住纜繩,從巡洋艦盪到了旗艦上。看起來,情況相當緊急。

“稟將軍,發現敵艦隊!”中年將領的眉頭微微一皺。

“主力艦隊?”旁邊的副官更是焦急。

“主力艦隊,就在前方約莫三十里處,大約有五十艘戰列艦,上百艘巡洋艦與驅逐艦。”

“可否見到遠征艦隊?”

“沒有…我們也不太清楚。”

“將軍…”副官抬起頭來,朝中年將領看了過去。

“你先回去吧!”中年將領朝傳令軍官揮了揮手。

“是!”等到傳令軍官離開後,中年將領才轉過身來,朝著前方的大海看去。

顯然,一切都遲了,來得太晚了!

想到這,中年將領閉上了眼睛,捏緊了拳頭,咬緊了牙關。

“將軍…”副官的神也差不多,只是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

“繼續前進!”中年將領長出了口氣“以牙換牙,以血還血。不管遠征艦隊是否被敵艦隊殲滅,現在該我們登場了!”命令迅速傳達了下去,龐大的艦隊重新列隊。

速度較慢的戰列艦組成了戰列艦編隊,位於艦隊前方。速度較快的巡洋艦編隊組成了兩列編隊,分別位於戰列艦編隊的側後方。

北面不遠處,霧氣蒙朧的海面上,另外一支龐大的艦隊也在做著同樣的準備。

兩個小時後,當兩支龐大的艦隊遭遇時,轟隆的炮擊聲響徹天宇。

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的第一場全面戰爭,也是海軍風帆戰獎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就此爆發。

戰雙方分別是:從帝國本土出發的,編有十二艘一等戰列艦,三十三艘二等戰列艦,二十艘一等巡洋艦,二十四艘二等巡洋艦,三十九艘三等巡洋艦,總計五萬七千八百三十四名官兵的帝國南洋艦隊。

聯合了英國、荷蘭、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編有十艘一等戰列艦,二十四艘二等戰列艦,三十三艘三等戰列艦,二十八艘一等巡洋艦,三十二艘二等巡洋艦,五十六艘三等巡洋艦,總計七萬八千八百五十六名官兵的歐洲聯合艦隊。

戰海域在英吉利海峽南端的西島與奧爾德尼島之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