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對日貿易矛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登萊科技院在趙巖的要求下,成立了一個瞄準鏡研究小組。

狙擊槍的研究提上程。

當前這種黑火藥並不是很適合用於狙擊作戰,因為開槍後槍管會冒出濃煙,這會暴lou狙擊手的位置,很容易給狙擊手帶去殺身之禍。

不過並不妨礙狙擊的應用,680米的有效擊距離,完全超乎了這個年代的想象力,因此在陣前甚至都能狙殺敵方將領。…山東改革一直在持續,到年末時,各項工作基本上已經落實了下去,山東人口也統計了出來。

唐正澤十一月底向趙巖提了人口統計數據。

東三府350萬人,西三府210萬,共560萬。其中城鎮居民佔15,其餘85皆是農村人口。

其中青壯男子140萬人。

改革之後,參與軍事訓練的達到85萬人。

從人口分佈上來看,西三府的百姓已經少於東三府,在過去三年中,不斷有百姓從西三府搬遷到東三府。

另外邯鄲區域人口63萬,潁州區域人口76萬,這兩個區域已經開始向周邊地區延伸,就邯鄲、邢臺一帶,地區本就殘破,擴張中也沒什麼阻力。

潁州一帶,則是向西擴張,有朱大典撐,加上沒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也不為人所多加關注。

邯鄲區域的軍力擴充已經停止,因為目前對鋼鐵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軍力上再進行擴充的話,會造成勞動力不足。

因此當初劃定的邯鄲、潁州兩大二線兵團區域,只剩下潁州還在繼續擴充,而邯鄲則保持著原先的兵力,只起到西北一帶的剿匪支援作用。

十一月中旬時,令趙巖覺到稍顯棘手的問題爆發了。

本德川幕府為應對白銀的大量外,以及山東對本的工業衝擊,推出了一種全新的銀幣,這種銀幣含鉛量達到8,同時在政策上,還下發了幾條針對登萊紡織品的限制政策,這令登萊的紡織品利潤再次縮水。登萊商館與本德川幕府商議未果,雙方並未達成共同意見,本德川幕府堅持他們的政策,這導致對貿易處於半停滯狀態。

歷史上本與朝鮮也曾爆發過這樣的貿易分歧,本人的白銀隨著不斷的外,推出了一種含鉛的銀幣,這讓朝鮮的對貿易處於停滯狀態,而中國的商品因為是奢侈品,所以比較佔便宜,但現在本顯然把矛頭對準了登萊的產品。

本人不笨嘛!”趙巖接到消息後苦笑了一聲,原本以為對大量輸出紡織品,會達到溫水煮青蛙的效果,從而引發本動盪,但現在看來,本人並不是那麼好耍的。

“今年我們對貿易共賺取利潤3200萬兩,其中從本運回的白銀就達到2900萬兩,400萬兩白銀價值的黃銅,本市面上的白銀少了一半,大部分黃銅剛開採出來就被我們運走,也處於枯竭狀態。”總攬海貿方面的趙全對趙巖說道:“本人往銀幣裡灌鉛,打定主意是要佔我們的便宜,軍火貿易方面,他們在買走三百多門火炮和兩萬支火槍後,就不再向我們購買軍火了。”

“現在我們沒空閒去修理本人,明年暫且減少對貿易份額吧!再過兩年,等我們出手來,再狠狠扇他一巴掌。”趙巖想了想說道,長期接觸下來後趙巖發現了本的一個心態,本人正努力拖離大明的影響力,已經不甘做小弟了。

特別是德川幕府時代,正在努力的擺拖大明這個輻核心,之前之所以和趙巖帶領的集團談得攏,還是因為軍火方面的問題。

現在軍火買去了,德川幕府自然沒什麼需求了,本已經處於德川幕府的控制之中,德川幕府也並不需要太多的軍火,只要他們的軍力能夠對其他大名形成絕對優勢就可以了。

所以要想以武力迫使本按照趙巖的貿易方式來,並不是簡單的開著軍艦到本的港口放上幾炮就行的,這很可能在趙巖還沒有準備好之前造成大規模衝突,從而對在人員的造成生命危險。

本的武力迫必須再等等,現在趙巖的海上力量確實還不夠強大,而且還要對付滿清這個主要敵人,等出手來,趙巖不介意打上幾仗,再籤幾個不平等條約。

德川幕府顯然不夠老實,因此想要控制德川幕府作為傀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先讓本混亂起來,然後再扶持一個言聽計從的傀儡政府。

本不過彈丸之地,只要在海軍上進行限制,永遠也別想衝出島國,因為他沒有資源,一個礦產標本國,再怎麼深度開發也需要大量進口。

理想中的本,應該是一個廉價勞動力市場,專門為大明輸出苦勞力、小妾等等,不過這需要時間,一時半會急不來。

趙全擔憂的說道:“若是我們不能和本達成一個解決辦法,我們明年的海貿利潤將大幅度縮水。”

“明年把主要貿易目標對準弗朗機人,本貿易之時,停便停吧!反正銀子跑不了。”趙巖卻並不著急“年末快到了,今年的財政總結明天開始清算吧!”對貿易的巨大利潤,本身就不可長久。這種利潤是建立在本的白銀、黃銅眾多的情況下,本的白銀之所以看起來很多,實則是因為他們的生產總值不高,當貿易頻繁進行後,這種利潤也就變成了如同大明南北之間的貿易一般,在路程上,福建到山東、本的距離並無太大差距。

所以就算是強求,本也沒有太大的潛力可以挖掘了,不如先停一停,讓本的金銀積累多一些,後一併取來。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不同,他們才是真正有潛力的貿易對象。同時對貿易停止後利潤縮水也暴lou了船隻數量不足的問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