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因為那人來了,就可以丟下她不管嗎?
賈珩受到少女低落和幽怨的情緒,頓了頓,溫聲道:“那咱們就一同去罷,只是……她終究千里迢迢過來。”後面的話也不用說,需要咸寧公主自己去領悟。
咸寧公主揚起清麗玉容,低聲道:“先生放心好了。”賈珩點了點頭,也不再繼續說此事,而是轉移了個話題,說道:“方才朝廷吏部的行文,原翰林學士徐開要調任河南為官,我正在想著給他安排什麼職務為好。”咸寧公主清眸晶閃,柔聲說道:“先生,前幾天不是來了一封信先生不是要派他一州知州嗎?”
“那個是傅試,原是榮國府政老爺的門生。”賈珩失笑說著,挽起咸寧公主的素手,溫聲說道:“他過幾天也會攜家眷到河南上任,我已向吏部行文調任,調其為信陽州知州,這位徐侍講,多半是留意吏部文選清吏司的選官多時,聞聽此信,方託了人來問。”說來,還是吏部尚書韓癀親自簽押的公函,並修書一封,言及徐開的履歷,極力舉薦。
賈珩也有償還先前因為勞煩韓癀運作賈政至通政使司右通政一事欠下的人情。
咸寧公主明眸閃了閃,道:“先生呢,先生是怎麼想的呢?”賈珩道:“他倒是有魄力,想要去汝寧府羅山縣,但他一個翰林侍講,從五品官,還是清出身,又不能薄待了,按理來說,縱是為一省參議也足夠,不過據韓閣老所言,他一心想到地方為父母官,暫且任命為汝寧府知府,倒也未為不可。”
“汝寧大亂方平,只怕還有餘寇,先生讓他出知汝寧,如是有了差池,只怕士林輿論對先生也有影響罷。”咸寧公主思忖了下,擔憂說道。
賈珩道:“這個倒不會,現在瞿光重建河南都司,先組建的就是汝寧衛,有朝廷重兵駐守,倒也沒什麼大礙。”半月以來,不僅是河務,在河南都司的籌建,派往山東剿滅白蓮餘寇的兵馬,也陸陸續續傳來消息。
“這些事情,先生做主就好了。”咸寧公主清眸波,柔聲說道。
賈珩笑了笑道:“嗯,那別的也沒什麼事兒了,今天答應你去轉轉,走吧。”
“嗯。”咸寧公主輕聲應著,不再多言。
-神京城,宮苑大明宮,含元殿此刻又是一次例行午朝,內閣、六部、都御史、科道齊聚,面聖廷議。這幾天,京中立嫡風波隨著率先上疏陳請立嗣、早定國本的翰林院的虞師壽被貶謫廣西,連同幾位御史被髮落,立嫡風波也漸漸平息,朝臣皆知天子秋鼎盛,並無立嫡之意。
此外,中原叛亂的罪魁禍首——高嶽、王思順等人被押送京師,以及原鎮國公之孫,一等伯牛繼宗也被檻送京師。
而這一切,一下子引了文武朝臣的目光,同時關於賈珩這次在河南平亂的細節,再次被神京一些好事者發掘出來,嘖嘖稱奇。
比如高嶽連斬京營諸將,而那位京營節帥,親提長刀,生擒高嶽,頗有傳奇彩。
崇平帝目光逡巡下方眾臣,卻並未提出朝臣關注的問題,而是說道:“河南方面進奏奏疏,說通濟渠已徵發賊寇贖刑,初步疏浚而畢,河南方面正在加緊全力修河,以備夏汛,另往南河總督衙門行文,謹防夏季暴雨成汛,內閣可有向黃河沿岸諸省府縣行文?”楊國昌手持象牙玉笏,出班而奏道:“回稟聖上,內閣已行文給南河總督衙門,命其整頓河務,警惕夏汛,朝廷先前也派遣兩位都憲巡查河堤。”崇平帝皺了皺眉,說道:“彭曄和於德二人,最近可有消息傳來?”這時,左都御史許廬拱手出班,說道:“聖上,左副都御史彭曄昨上疏,鑑於河東總督費思明貪汙治河款項,河堤經年不修,祈請朝廷徹查河務,自崇平元年撥付銀兩支用情形,一體徹查,右金都御史於德上疏,說沿清江浦巡視,河堤修築壘高,暫時無虞。”崇平帝沉聲道:“彭曄的奏疏朕看過了,河務賬簿,讓彭曄著人查察,可於德言河堤暫時無虞,又是何解?”於德巡視的清江浦沿岸,自是暫時無虞,眼皮底下不說,萬一黃河決堤,南河總督衙門首當其衝。
崇平帝面淡淡說著,不由將威嚴的目光投向韓癀,問道:“韓卿,於德是你舉薦南下淮揚查案,後至淮揚巡堤,所言河堤無虞,其意為何?”韓癀拱手道:“聖上,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如今看來,南河之段河堤修築無虞,否則彭曄當有指出此節,至於彭御史所言整飭河務,清點賬簿,河務所用土工石料,歷年都是一本糊塗賬,臣以為也該徹查一番,以正視聽。”心頭卻蒙上一層陰霾,有些話說的太滿了。
但知道含糊其辭,多半是不能,朝廷派遣於德巡河,總要出具意見。這一局,原本就是齊黨對浙黨的進攻,他們只能見招拆招。
崇平帝目光冷閃,沉不語。
許是於德的奏疏,讓這位天子隱隱覺得其中有著黨爭的痕跡,沉聲道:“河務賬簿需得徹查,起碼要知道,這些年,朝廷的銀子花在何處,給彭曄傳旨,讓他徹查河務。”這時,刑部尚書趙默道:“聖上,中原寇亂之匪首高嶽、王思順等大小頭目已為京營騎軍押送進京,另有犯官錢玉山、牛繼宗兩人檻送京師,現在刑部大牢,聽候聖上發落。”提及此事,含元殿中都是竊竊私議起來。
就是這幾個人,鬧出了轟轟烈烈的河南寇亂,也讓朝廷為之焦頭爛額,如今齊齊解送京師,明正典刑,大漢重又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崇平帝面容上也有冷翻湧,沉聲道:“匪首高嶽、王思順等大小頭目,一概凌遲!犯官錢玉山、牛繼宗二人,斬立決!”含元殿中眾臣,都是面帶振奮。
這時,左金都御史季宏,出得班列,濃眉之下目光咄咄,這位左金都御史是左都御史許廬一手提拔。
季宏拱手說道:“聖上,軍機大臣賈珩,河南府府尹孟錦文,在月前上疏參劾洛陽所駐,衛鄭兩藩橫行不法,草菅人命,微臣親自前往洛陽查察,確有其事,還請聖上嚴加處置!”此言一出,群臣譁然。
***********************************
第六百零八章湘雲:洛陽牡丹甲天下……
大明宮,含元殿隨著左僉都御史季宏,出班陳奏參劾衛鄭兩藩一事,殿中群臣心頭大驚,側目而視。
衛鄭兩藩都是太上皇的兄弟,這般彈劾,豈不大傷天家之友愛和睦?
先前,賈珩與河南府尹孟錦文上疏彈劾兩藩拖欠稅糧三百餘萬石,在整個神京中就曾引起一時躁動,後來因為舉朝關注著河南叛亂局勢的走向,後續也沒怎麼再留意。
但如今,賊寇匪首已被押送入京,河南之亂的最後餘響也漸漸平靜,那麼秋後算賬之事,自也就提上了議程。
崇平帝沉聲道:“先前河南奏報,衛鄭兩藩拖欠繳納錢糧,如今河南能有善後之軍糧,系賴此因,還有不法之事,朕也略有耳聞。”季宏拱手說道:“聖上,衛鄭兩藩不僅僅在稅糧之事上對朝廷經年拖欠,兩藩更是收買錦衣府駐洛陽上千戶所千戶,私養甲兵,囤積糧秣,臣以為兩藩其志不小。”這句在三國演義中頻頻用著的“其志不小”,在這一刻,無疑很是引人遐想。
轟……
殿中群臣這下當真是沸反盈天。
先前賈珩所上密奏,因事涉兩位藩王,崇平帝在接收到後,雖然怒不可遏,但因為中原叛亂為當務之急,故引而不發,以致拉攏錦衣千戶一事,並不為朝野群臣與聞。
而這位左僉都御史,前些時,不顧河南戰亂,領老僕前往洛陽,明察暗訪,終於在今
河南匪首寇梟繩束縛至京、叛亂塵埃落定之時,於朝會上揭開這個蓋子。
無疑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掀起了軒然大波。
藩王豢養甲兵,收買錦衣府衛,對了,還拖欠著朝廷的稅糧,囤積糧秣,這是要做什麼,這是要圖謀不軌!
有糧有兵,再拉攏了朝廷監視的眼線……
一時間,科道御史紛紛出班彈劾衛鄭兩藩“大逆不道”,“其心可誅”。
刑部右侍郎岑維山,也從趙默身後出班奏,面冷肅,拱手說道:“聖上,臣以為當速召二王至神京問話,以辨其非,同時錦衣府竟與藩王沆瀣一氣,因緣為
,臣以為當嚴加整飭錦衣府衛風紀!”禮部侍郎龐士朗也出班奏道:“錦衣府探事都被收買,實在駭人聽聞,錦衣府當嚴加整飭才是。”兩位六部侍郎級官員的出班,無疑更是又添了一把火。
其他朝臣也都蠢蠢動,四相而顧。
韓癀皺了皺眉,儒雅面容沉靜如淵,唯湛然有神的目中現出一抹幽光。
糾彈錦衣風紀,可錦衣都督正是永寧伯賈子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可其人去歲接管錦衣,時尚短,縱是追責也追不到永寧伯頭上。
當然,完全可以其人所領事繁,力有限,無暇顧及,削奪其錦衣之權,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可以說,賈珩身兼錦衣都督、京營節帥、五城兵馬司,凡國朝有識之士,或者說有點兒良知的文臣,都是無法容忍。
事實上,賈珩在京期間,已經不大理五城兵馬司事務,悉數給魏王以及五城兵馬司五城指揮。
等受封永寧伯後,就打算上疏一封,請辭提點五城兵馬司的差遣,只是未得合適機會。
崇平帝面澹漠,目光掃過岑、龐兩人,沉聲說道:“先前永寧伯就有密奏二藩收買錦衣之事,朕先前顧及河南戰事如火如荼,並未理會。”岑維山、龐士朗:“……”韓癀面
頓了頓,心頭嘆了一口氣。
天子真是對永寧伯寵信殊異。
韓癀壓下心頭的複雜思緒,手持象牙玉笏,拱手說道:“聖上,既然兩位藩王事出有疑,還當查察其意,以正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