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原以為這位珩大爺情峻刻,剛強不屈,不會說笑話,沒想到還會拿自己取笑。

只是這笑起來,也太清冷了些,讓人不好親近。

倒是晴雯偷眼看向賈珩,方才只顧著撒氣兒使,如今細瞧之下,發現少年面容清雋,神情幽清,一手虛按在間寶劍,身形拔,英武人。

似是注意到自己目光,就是看了過來,晴雯不由心頭一突,只覺那少年目光銳利,不敢對視,但心頭卻沒來由道生出一股倔強來,就是撅起嘴,瞪了過來。

賈珩心頭只覺好笑,收回審視目光,神淡淡。

這時,鴛鴦近前,遞過一張摺好的文契,笑道:“珩大爺,這個你收好。”分明是晴雯的奴契。

***********************************

第三十五章大丈夫不可一無權,小丈夫不可一無錢賈珩將奴契收好,攏入袖中,衝鴛鴦拱了拱手,道:“鴛鴦姐姐,替我謝過老太太。”到了此刻,他才確信這賈母應該是真的要施恩。

見英武少年神態和緩了一些,鴛鴦也笑了笑,說道:“珩大爺,我送你們出去。”說話之間,賈珩在鴛鴦的引領下,帶著晴雯,出了賈府,站在寧榮街時,才發現,不知何時,已是半晌午,秋柔煦光照在身上,讓人生出幾分慵懶、愜意之

賈珩看了一眼身後朱簷碧甍、軒峻崢嶸的賈府,默然片刻,目光投向晴雯道,“走吧。”這次賈府之行,算是暫時將賈珍奪親之事壓制下來,但賈珍的報復,絕不會就此平息。

而秦家那邊,也難保不會再起反覆。

說來說去,還是此身無功名官爵在身。

晴雯看著前方的那個少年,也不說話,拿著包袱默默跟著。

來到柳條衚衕兒,進入庭院之中。

蔡嬸正在石榴樹下,用著草料餵馬,抬頭見到賈珩,放下簸箕,拍了拍手,憂切問道:“珩哥兒,見過老太太了?老太太怎麼說?”賈珩道:“老太太已主持了公道,那賈珍不敢再犯,又打了個小姑娘來伺候,蔡嬸,你先將我那屋裡側屋,收拾一下,將晴雯安頓下來。”此身所居的宅院雖四四方方,略顯簡陋、狹窄了些,沒有兩進,但也頗有幾間房子,賈珩所居東窗下的廂房,是一排五間的大屋,這是傳下來的祖宅。

兩邊則有耳房以及灶屋,正對門樓簷的地方,還有一座青牆斑駁的垂花影璧立著,每至夏,藤蘿蔓延其上,月季盛開,五顏六的細小花朵,在一簇青蔭中,如雲捧月,那就是前身賈珩絢麗多彩的所有童年。

而賈珩就是讓晴雯在挨著東廂房的一間中歇息,方便照料。

晴雯抬起一雙清眸,環顧著四方院子,見雖簡陋,但也透著一股井井有條。

“晴雯姑娘,隨我過來吧,我給你在那屋裡,放雙好被子。”蔡嬸這時,也打量著晴雯,就是一愣,暗道,這姑娘生的還真是標緻,和畫兒裡的都沒什麼兩樣了,比起珩哥兒他娘來都不差了。

賈珩來到廂房,將寶劍放在牆上,取下一張紙張,提筆寫著聘書,準備一會兒採辦的禮物,就去秦家下聘。

雖有婚書早定,但親事程,三書六禮卻是一個不能落。

秦可卿這邊,不管怎麼樣,從其那拜訪秦業,以一女子之身而身直言,這份重信履諾的情誼,也是頗為可貴了。

聽著一牆之隔的廂房中,蔡嬸和晴雯說著話,賈珩輕笑了笑,將寫好的聘書晾乾,放進信封。

這邊廂,晴雯環顧著四周,一言不發,一張白皙如玉的俏麗瓜子臉上,也看不出什麼神

耳畔聽著那位蔡嬸說道:“晴雯姑娘,珩哥兒平時一人照顧自己也慣了,哪怕是熱水都是自己,你平也沒什麼忙的,就是在珩哥喝茶時侯,端茶送過去,至於平裡,燒熱水、洗衣服這些活,都有我來持就是了。”晴雯靜靜聽著,抬眸看著蔡嬸,隱隱在這婦人眉眼洋溢的笑容間,看到了自己那早早去了孃的輪廓。

“嬸子,我在府裡也是做慣了這些的。”賈珩在外間聽著,也進了屋中,笑道:“蔡嬸,這裡有十兩銀子,再僱個可靠的婆子來,專做這些洗衣、灑掃、燒火、劈材等事來,倒是蔡嬸,平時只做做飯就是了。”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前世,家務都離不開人力。

說來,蔡嬸還是識得字的,若是在灶臺之間打轉兒,做一些雜活,多少有些可惜了。

他重生過來,還不到半月,對家裡的境況大抵也瞭解一些。

此身母親倒是留下一些嫁妝,大概有個幾百兩銀子的樣子,原本老爹有著幾十畝地,讓蔡嬸和丈夫李大柱一家種了,只供他吃穿用度就是。

蔡嬸擺了擺手,笑道:“哥兒,花那錢做什麼?我一個人忙的過來。”賈珩道:“家裡以後也要添人進口,蔡嬸總一個人持,也忙不過來。”他說的是,秦可卿過門之後,這位少,肯定是十指不沾陽水的。

而且蔡嬸還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半大小子,兩個女兒年前已出嫁,而半大小子也到了娶親的年紀,這一二年間,兩邊跑多半照顧不過來。

蔡嬸想了想,說道:“若是這樣,不妨去人伢子那裡買兩個使丫鬟來,這兩年水旱不收的,往京都裡討生活的也有不少,縱想著賣到高門大宅,還求路無門呢。”高門大宅都講究來歷清白,家生子的世僕世婢都是首選,哪怕買人,也要挑身世清白,知知底。

賈珩則一時默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明代市井生活的奇書《金瓶梅》所載,西門慶花了五兩銀子,令梅買了一個小丫頭,名為小玉,服侍月娘,又替金蓮六兩銀子買了一個上灶丫頭,名喚秋菊。

因《金瓶梅》雖述宋朝之事,但因是明人所寫,應能反映當時的物價水平,而據明末清初《醒世姻緣傳》所載,也大抵是四兩銀子就可買一未成年丫鬟。

當然,品容姿越佳,自是越貴,這就不需多說。

這時代,銀子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畢竟,孫紹祖花了五千兩銀子,都將正兒八經的賈府庶女攏在屋裡。

這就是萬惡的舊社會……

晴雯揚起螓首,空氣劉海兒下的一雙罥煙眉凝著,杏眸中帶著幾分不示弱,說道:“我又不是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也可以為大爺燒水、洗衣!”蔡嬸笑了笑,看著豆蔻年華已是麗嬌媚的晴雯,說道:“晴雯姑娘畢竟是老太太屋裡出來的,那裡做得了這些活?我家雖子過了緊巴了一些,但也不致讓晴雯姑娘太辛苦了些。”賈珩看了一眼晴雯,心道,真讓你幹活累活,恐怕不多久,就覺得受了委屈,使慪氣。

他可沒有扇子讓人來撕。

賈珩這般想著,將十兩銀子給了蔡嬸,道:“蔡嬸先買個使丫鬟使喚著,我等下還要到秦府,尚需置辦些禮品。”蔡嬸則是疑惑,並沒有接,問道:“珩哥兒,這銀子是?”賈珩也沒有隱瞞,算是給蔡嬸吃顆定心丸,解釋說道:“昨,去翰墨齋售了一卷書稿,翰墨齋掌櫃予的潤筆之資,一共給了五十兩,之後還有進項。”五十兩這一下子就去了十兩,等下還要前往秦家下聘書,置辦禮品,之後的婚禮程,幾乎每一步,都需要銀錢糜費。

果然是大丈夫不可一無權,小丈夫不可一無錢。

怪不得賈珍以一千兩銀子,就覺得自信滿滿可以買斷他的婚書。

一千兩,好比後世的百萬之財,對很多人來說,終其一生都賺不到!

神京居,大不易,上千兩,都能買個二重進的大宅院了。

蔡嬸收了銀子,輕笑道:“那我等下就去辦,保管給珩哥兒買個模樣周正,手腳利索的丫鬟來。”

“老實可靠的,能吃苦耐勞的就行。”賈珩沉道。

晴雯在一旁撇了撇嘴,這是什麼意思?是在說她偷耍滑,好比千金小姐嗎?

等蔡嬸離去,廂房中一時就剩下了二人。

***********************************

第三十六章苦悶的秦可卿看著少女那張韶顏稚齒的明媚容顏,實際論起年紀來,也就後世剛上初中模樣。

賈珩默然了下,問道:“你在賈府裡,例銀一月多少?”晴雯明媚、清麗的瓜子臉上現出一抹詫異,說道:“珩大爺要給我月例錢?”賈珩提起茶壺,給自己斟了一杯茶,道:“你一個小姑娘,平裁剪個衣裳,添雙新鞋,還是需要例銀的。”

“珩大爺也關心這些?”晴雯凝了凝神,原本怏怏的神情散了一些,只是言語中還帶著幾分凌厲之意。

“家事,國事,天下事,哪一個不需關心?”賈珩輕笑了一聲,放下茶盅,雖是少年,但那種舉重若輕的氣度,卻在一舉一動中無聲顯

這種剛毅、柔煦的風儀沒有前世的軍旅經歷以及閱覽道藏古籍,本浸潤不出來,凌厲時做雷霆一擊,和煦時如風化雨。

晴雯抿了抿櫻,杏眸閃了閃,這話說的……真有些不好接,但也能受到對面少年平淡言語中的關懷,原本想嗆幾句的心思,不知為何就淡了許多,輕聲道:“我剛到老太太屋裡,平月例也就半吊錢,珩大爺若給月例,如先前就是了。”關於月例,《紅樓夢》原著倒也有載,賈母月例最高,每月二十兩銀子,姨娘則是二兩,公子小姐大致如此,而王夫人的丫鬟金釧,一等大丫鬟,也才一兩銀子。

這也側面印證,賈珩所售之一卷書稿的三十兩銀子,雖被書商剝削的不輕,但也談不上賤賣,嗯,都能夠給賈母發一個半月的月例了。

“珩大爺,我剛到府上,就讓人去買丫鬟,若是旁人知道,還只當我是個輕狂的人,在充主子的款兒呢。”晴雯揚起略有些狐媚之相的瓜子臉兒,杏眸瞧著對面少年的臉,忽然開口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