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們沿街北行,很快就到了橫跨漕渠的歸義橋上,前面就是北市。站於橋上一望,縱是已經慣意了揚州繁華的我面對眼前熱鬧影像亦是不由一呆。只見漕渠水面上往來舟輯,密密麻麻布滿河面,足有數萬艘,真乃天下舟輯之所匯。前面北市裡更是貨賄山積,人喊馬嘶,一片沸騰,其繁華遠非剛才的南市可比,揚州全城更難找出這麼一個地方。真不愧神都鬧市,眼前恐怕就是全天下最熱鬧的地方了。
沿市而行,很快找到一家叫祥雲居的客棧,這間客棧兼營酒樓,看上去門面很大。我們一行便走了進去。
“就剩下最上等的天字號房了,每房每天白銀八十兩,客官你們要住嗎?”櫃檯後面那人聽我問住房,頭都沒抬,這樣說著。顯然是認為這麼高的房價我們不可能住得起。
每天八十兩,這確實是一個吃人的價。但我來之前從周奇那兒榨出了五十萬兩,李夫人又給了二十萬兩,現在七十萬銀票揣在我們的行囊包裹裡,我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將板
直。我微笑道:“要的就是這天字號房!”那人猛抬起頭來,打量一番我們四人,立即眉開眼笑,“哦,原來是貴人,公子來趕考的罷?請跟小的來,這天字號房正適合您這樣的舉子,絕對安靜,可以讓公子不受打擾的讀書備考。”他帶我們一行向後面走去,來到一個小跨院。
我一看環境,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兒,這環境,莫說一天八十兩,就是一天八百兩我也要住。這個小跨院位於客棧後面,前面鬧市的嘈雜聲被遠遠隔了開去。環院子四面除對著前面客棧那面外,其餘三面各有三間房屋,皆單層建築,屋前回廊走道相通。中間院裡石板鋪地,竟還有一小水池,池畔栽有幾顆修竹,更境一份清幽。最讓我看重的是院後另有一小門,可直通外面一條僻靜的小巷,也就是說我出入之間可以不用通過鬧市大街和前面酒樓櫃檯。
“我一天給你七百兩白銀,把這整個院子全包下了,你看怎麼樣?”我說道。
那個四十多歲的掌櫃面一愣,接著面
笑容,“那敢情好,要是公子你早點來小的肯定答應你,可現在南邊那三間和北邊兩間都已經租出去了,公子你看。。。。。。嘿嘿”他有點不好意思。
我哦了一聲,微笑道:“那算了,我就要東面這三間罷,你快著人從車上把行禮給我搬進來。另找地方幫我把馬車照看好了。這兩千兩銀票你先拿著,我們要住時間長了,不夠再補給你。”我說著讓雯雯拿出合計千兩的銀票遞給他,銀票早在揚州就換了好多幾千兩幾百兩一張的小數票子。
那掌櫃的歡笑著接過銀票,看了一眼納入懷裡。叫道:“好了,公子你們先入房歇著,我這就著人給您送茶水,搬行李。另外公子你要有什麼要求只管跟我提就是,小的必盡力滿足。”我微笑道:“暫時沒事了,謝謝了!”
“公子勿須客氣,為我大周朝各地應試考生服務是我們洛陽人的職責和榮幸,祝公子您來金榜題名,要沒什麼其它事,小的這就先下去安排了。”這掌櫃的說的好像很高尚,我心裡暗笑,恐怕只是為有錢的考生服務吧。嘴上笑道:“那好,掌櫃的慢走。”他轉身離去,突然我發現有人在望著我們,雯雯已把頭轉了過去。是北邊最東側那間房,門口站著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賊眉鼠眼的不像好人,看我們望向他,對我點頭
出阿諛的笑容。我入眼就對這人沒什麼好印象,但還是點頭示意了一下。同時注意到這人是一身下人打扮。
扭頭叫住將要走出院子的掌櫃,“掌櫃的,稍等,問你件事!”那掌櫃忙走了回來,“公子有什麼事要問。”我示意一下南北兩廂的客房,問道:“這兒住的都是什麼人,都是應試的考生嗎?”牚櫃答道:“這個呀,是和公子一樣是來參加科考的,不過這會兒好像都出去了,等他們回來,你們可以互相認識一下。”
“哦,那都是那兒人啊?”我又問。
掌櫃的答道:“一個是從邠州來的宋公子,帶著一個丫頭和兩個僕人,要了北邊三間房,另一個是個胡人,帶著兩個胡女和一個僕人,好像是西邊一個什麼國的貴公子,也來我天朝應試。”他眼睛一轉,臉上出下賤表情,向我神秘道:“他身邊那兩個胡姬可真漂亮,我還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胡姬美人。”我微笑道:“是嗎?好了沒你什麼事了,去吧!”前朝太宗皇帝時不分華夷,同等待之,加之連滅西域諸國,盛唐恩威,遠播域外、周邊番國,從東邊
本國至東北的新羅國,再至西域南海諸邦皆仰慕我天朝文明,常遣派貴族子弟前來留學,若能在天朝上國通過科舉取得些功名,回到國內便立可身價百倍,是以每年前來應試的舉子中總是不乏來自各番邦的貴介公子,時至現在武周取代了李唐,此狀況亦未改變。所以在這遇到一個西域胡人考生也無甚稀奇。
三間房我和雯雯佔了中間一間,查憶萍居左邊一間,王武居右邊一間。每間房內又以綠幕布隔為兩小間,內間有
,外間放有一圓桌,繞桌有五個圓凳,用於會客吃飯。很快一小二將行禮送了過來,又有小二送來了茶水。
我喝了口茶水,長吁了一口氣,終於安定下來。王武和查憶萍很快過來,問我下午的安排。
“王叔,你隨我先去拜訪一下張說大人,要是有時間再去拜訪一下姚崇。”我說道。接著轉向查憶萍問她:“咱們線人網的觸角能伸到洛陽嗎?”她搖搖頭,“沒有,以前曾經伸進來過,現在沒有了。不過離此不遠的商州有咱們一個線人點,師傅已安排了得力人手到那兒坐鎮,江湖上的動靜會從那兒傳過來給公子。”我點點頭,“好的,憶萍你帶雯雯先到處轉轉,悉一下環境。看看怎樣和那邊聯繫上。”查憶萍點頭道:“可以到各城門口留下暗記,告訴傳信使者我們的位置,他們會自己找上來。”
“那就好!你帶雯雯去辦吧。要走的路很遠,你們最好先找一個車馬行,看能不能租一輛馬車代步,老是走路也麻煩的。”我吩咐道。
***到前面櫃檯問了履善坊的位置,因為張說曾告訴我他的宅第位於履善坊東門之北。一問之下才知道履善坊原來就在北市之西北側,距這兒不遠。
王武備好馬車,我們向北而行,出了北市,進入兩邊都是黃土高牆的寬廣大道上,行不久便見西側出現一黑漆大門,門楣上方以方正的楷書寫著履善坊三個大字。因是白天,門大開著,我便讓王武直接將馬車駛進去。但馬車剛進去不久,就被一個穿著皂衣公服的人給攔住了,問王武我們找誰。
我走下車來說找張說張大人,他盯著我打量一眼問我從那兒來,以前怎麼沒見過我。我微笑說是從揚州來的,與張大人是朋友。他點點頭,指著不遠處一個大門道:“那主是張大人的家,記得天黑以前離開啊,我要關大門的。”我點頭向他謝了,心知這就是此坊專門看守東坊門的人了,知道我是張說的客人,而張說又在朝廷裡做官,他仍敢如此不敬,可見洛都宵制度的嚴格,縱使張說這樣的朝廷高官,也不可能得到特權,在夜間隨意出入。
張說的門第雖然有點舊,但看上去仍頗為壯觀,猶其門前左右兩邊那兩個石獅子,雕刻的相當真,凝視著門前頗有氣勢。我走上前拍門,過得一會兒一扇門吱呀一聲打開來,一個老人探出頭來,疑惑的望著我。
我拱手做揖,道:“揚州何同特來拜會張大人,不知張大人可在家?”那老人點下頭道:“在,公子且來門房裡坐一會兒,小老兒去給您通報!”說著了我和王武進去,轉身向院裡去了。
不久就聽見張說的大笑聲,“唉呀,林生,你怎麼這麼晚才到,我這幾天一直記掛著你呢,真怕你誤了考期啊!”張說已親自了出來。
我忙上笑道:“張大人,久違了!一向可好?”
“好,好,裡面坐下說話,揚州一別已近兩個月了,林生你是什麼時候到洛陽的?”他邊走邊問。
我答道上午才到,尋得客棧安定下來後就過來了。說著到客廳裡坐定,有丫頭奉上茶來。
“林生你這就見外了,我家裡又不是沒你住的房子,你找什麼客棧?”張說埋怨。
我笑道:“倒不是和張大人見外,只是在市裡住著方便些,這種封閉的裡坊裡住著我會覺得憋屈的。”張說大笑道:“也是,也是!看來公子你是在揚州自由慣意了。唉!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丁大人到京致仕時,我還向他問起過你,他說你不久就到,誰知不久了這麼多天,還沒到國子監報名吧?”我點頭道:“沒呢,打算明天去。在揚州主要是一些事纏著脫不開身,這才來晚了。”張說點點頭,“聽丁大人說你訂婚了,訂下的親家都是江湖名門之女?”我點頭稱是,張說笑道:“我還說等你科舉高中後給你介紹幾個官宦小姐呢,看來是我多心了。”我笑道:“只要合適,張大人不妨一併介紹來,美人這個我是不會嫌多的。”張說一聽,指著我大笑道:“你呀你呀,哈哈。。。。。。還真夠貪心的。”早在壽陽時就知道張說沒什麼架子,平易近人,很好相處。現在時隔兩月再見,雖然他已回到朝廷,重據高位,卻仍如初見之時,讓我有摯友重逢之
,一點也不覺拘束,談笑晏晏,互道別來情況,十分愜意。我又向他說了黃義生爺孫倆的情況,他仍記得那個壽陽時拉嵇琴的老人,不免
嘆一番。
卷三洛都風情第二章利劍須打磨說起他現在在朝廷裡的情況,他長嘆一聲,面現愁容。
“林生你是不知道啊,我回來後,雖是官復原職,卻已被排擠出政事堂,現在幾乎就是一個閒職啊!”我心下一沉,知道他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他在魏元忠一案中得罪了張氏兄弟才招致的禍患。張氏兄弟在朝中如此勢大,我的科舉之路能否順利呢?
張說接著苦笑搖頭,說道:“不過這樣也好,我也樂得清閒自在。對了,我那個學生倒是十分聰好學,而且頗有些風雅情趣,甚投我意,什麼時候我將王爺介紹給林生你認識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