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引蛇出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十,也就是快速戰鬥羣準備離開開普敦的頭一天(開普敦所在時區比達沃港所在時區晚了七個小時),陸戰隊已經推進到了達沃港南面,並且開始向內地迂迴包抄,準備包圍達沃港。
戰鬥打到這一步,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
沒有艦隊的掩護,炮兵又盡在帝國艦隊炮火的覆蓋範圍之內,守衞達沃港的軍除了為天皇“效忠”的勇氣,以及“武士道
神”之外,就只能用輕武器與血
之軀與武裝到牙齒的帝國海軍陸戰隊作戰。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沒有援助,軍最多堅持半個月,也許十天都撐不過去。
十一凌晨,聯合艦隊終於離開了橫須賀的海軍碼頭。
此時,快速戰鬥羣剛剛離開開普敦港不到四個小時!
陳錦寬與衞延年的擔憂得到了證實。本確實在開普敦安
了間諜,在確認帝國快速戰鬥羣離開港口,並且向西北航行之後,
本海軍才做出了馳援達沃港的決定。
從時間上算,本人確實把握得非常
確。
從開普敦到達沃灣的最短航線都有大概五千三百海里,快速戰鬥羣以十四節的最快巡航速度返航,也需要大概十六天的時間才能趕回來。
相反,不管達沃港的戰鬥結果如何,十五之內必見分曉。
也就是説,即便快速戰鬥羣立即回航,也難以趕上聯合艦隊與帝國太平洋艦隊的決戰了。這樣一來,聯合艦隊只需要考慮那十艘在上次世界大戰前後建造的老式戰列艦,不用擔心遭到四艘新式戰列艦的打擊。
收到本聯合艦隊出港的消息後,衞延年立即調整了作戰計劃。
留下四艘重巡洋艦(其二百毫米節足以壓倒本陸軍的火炮)與六艘輕巡洋艦繼續支援陸戰隊作戰之後,主力戰鬥羣立即離開達沃灣,準備
戰
本聯合艦隊。
當然,在此之前,主力戰鬥羣的主力艦都前往迪戈斯附近海域,從補給艦那獲得了燃料與穿甲彈(在支援登陸作戰中,主力艦主要使用高爆彈與半穿甲彈,而不是對海作戰的穿甲彈)。
當然,按照作戰計劃,這個時候李玉民將全權指揮主力戰鬥羣。
也就是説,為了避免主力戰鬥羣暴行蹤,在與
本聯合艦隊
手之前,李玉民不會發回新的消息,主力戰鬥羣將按照預定作戰計劃行動。
在接受補給的時候,李玉民按照計劃發回了最後一封電報。
也就是在這封電報中,他提到將在聖阿古斯丁角與米昂阿斯島之間待命,尋找與本聯合艦隊決戰的機會。
暫且不論衞延年在收到這封電報後會做何想,當時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必須讓快速戰鬥羣及時返回戰場,與主力戰鬥羣圍殲
本聯合艦隊!
沒有快速戰鬥羣,很難完成全殲本聯合艦隊的任務。
説白了,怪就怪帝國海軍的主力艦一直不太注重速度。當時,主力戰鬥羣中“黃河”號戰列艦的速度勉強與本“長門”級戰列艦持平“東海”號和“渤海”號的速度勉強與
本“伊勢”和“扶桑”級戰列艦持平,另外七艘戰列艦的速度都遠遠不如
本戰列艦。除非能夠在首輪
戰中打掉六艘
本戰列艦的動力系統,或者使其損壞,不然
本聯合艦隊望風而逃,主力戰鬥羣
本追不上!
顯然,沒有任何將領會把希望寄託在命中率只有百分之十的炮戰上!
如此一來,快速戰鬥羣能否及時返回戰場,並且階段本聯合艦隊的退路,成為了能否全殲
本聯合艦隊的決定因素。
也正是如此,衞延年在發給快速戰鬥羣的電報中,才會在最後讓祖壽清自行決斷。
説白了,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快速戰鬥羣能夠及時返回。
從時間上推算,就算李玉民消極避戰,儘量拖延時間,也最多隻能爭取到十天的時間。
也就是説,快速戰鬥羣要想趕回來參加戰鬥,就得在十天內跑完五千三百海里的航線,而且最後還得保持足夠的戰鬥力!
平均速度必須超過二十二節!
數百年來,沒有任何一艘戰艦能夠以二十二節的速度持續航行十天,並且在到達目的地之後,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戰鬥力!
**明天就上架了,希望兄弟們繼續支持閃爍,支持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