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晉陽長公主被説得臉頰羞紅,心尖兒一顫,嗔白了一眼賈珩,嬌斥道:“你這個登徒子,哎……你別將裙子再皺了。”説着,將一雙攀登險峯的手撥開。
她發現這人對這裏情有獨鍾,像個小孩子一樣。
賈珩這時,也不再攀纏,本來就是逗麗人,並未有重燃戰火之意。
晉陽長公主柔聲道:“長安西苑秦嶺那邊兒,本宮有一座別居山莊,內有温泉池,你若得閒暇,隨本宮一同去洗洗温湯。”賈珩挽着麗人的手,道:“再説吧,最近這段時間忙着京營的事務。”晉陽長公主幽幽嘆了一口氣。
就在二人説話之時,忽地,憐雪在屏風外喚着:“殿下,晚宴備好了,還請移步。”晉陽長公主鬆開賈珩的手,重又恢復一副雍容華美,凜然難犯的模樣,道:“好了,走吧。”賈珩也不多言。
兩人説話間,向着內廳而去。
這會兒,元已落座在一旁的小几畔,抬眸見着一男一女聯袂而來,玉容頓了頓,甚至有幾分恍惚。
只見男子身形拔,丰神如玉,如芝蘭玉樹,女子華美衣裙,國
天香的牡丹一般,嬌豔動人。
心底不知為何,生出一股古怪,但不及細想,連忙起身行禮道:“見過晉陽殿下。”晉陽長公主輕輕一笑,眉梢眼角溢的嫵媚風韻,縱然是元
,都為之失神片刻。
“元姑娘無需多禮。”説話之間,落座下來。
賈珩則坐在元身旁,目光温和看向一旁的少女,道:“大姐姐,方才看賬簿,可還習慣。”元
柔聲道:“看了一些,東城那些鋪子都是很好的營生。”賈珩笑了笑道:“以後還要勞煩大姐姐費心了。”姐弟二人敍着話,不遠處的晉陽長公主靜靜看着,笑靨似花,凝睇含情,只是心間漸漸湧起玩味。
有這樣無微不至,關懷有加的同族姐弟?
賈珩這會兒又道:“大姐姐不妨今晚先住這兒,明天,我再喚抱琴過來。”抱琴是元的貼身大丫鬟的,與元
名為主僕,實為姐妹。
晉陽長公主笑了笑,吩咐道:“憐雪,也給元姑娘派幾個丫鬟侍奉着,不要怠慢了。”憐雪應了一聲是。
幾人説着話,用罷晚飯,品茗敍話。
晉陽長公主輕笑道:“聽説元姑娘善於撫琴,不知本宮可有耳福一聽天籟之音?”元
偷偷看了一眼賈珩,輕聲道:“只是略通琴樂而已,殿下若有興致,此間可有琴器?”晉陽長公主笑道:“琴、箏、琵琶諸般樂器俱有,不知元
姑娘需哪一種?”元
想了想,柔聲道:“就箏吧。”晉陽長公主看向一旁的丫鬟,以目示意。
而後,丫鬟抬着一架紫檀花梨古箏,來到內廳擺放好,另有人準備了金盆清水,
巾絲帕,薰籠檀香,香茗茶盅。
晉陽長公主笑道:“本宮閒暇之時,也時常撫琴自娛,故而家中常備琴器,元姑娘可一展絕技。”元
笑了笑,起身盈盈朝着晉陽長公主行了一禮,淨手焚香,來到琴架後方坐下。
“叮咚”琴音次第響起,一股曠達悠遠的意境,無聲浸染開來。
賈珩正襟危坐,聽起琴曲,臉上也有着幾分出神。
看着那席地而坐,垂眸撫琴的少女,螓首蛾眉之下,一張豐潤、白膩臉蛋兒滿是專注之,十
葱白的手指靈巧如蝶,在古箏上撥
絃樂。
倏爾,一曲即罷,盈盈秋水的明眸抬將起來。
晉陽公主玉容微頓,道:“樂而不,哀而不傷,繞樑三
不絕於耳。”元
離座而起,略有些羞澀地看向晉陽公主,輕聲道:“殿下面前,獻醜了。”晉陽長公主轉而看向賈珩,眸中媚意
轉,道:“子鈺覺得如何?”此言一出,元
也不由看向賈珩,一顆芳心不由忐忑起來。
賈珩道:“大姐姐以琴樂為心聲,這首漢宮秋月,哀怨惆悵,也算是恰如其分。”他前世學過吉他,以及樂理,然後順勢瞭解其他樂器,並非一無所知。
元輕輕嘆了一口氣,柔聲道:“一時
懷,作此悲
傷秋之嘆,擾了珩弟的興致了。”其實方才彈奏完,就覺得所選曲目太悲。
賈珩目光温煦,輕聲道:“無妨。”元點了點螓首。
晉陽長公主輕笑了下,而後也來到古箏之畔落座,這位麗人華裙盛裝,玉面專注,低頭勾起琴絃,琴音再起,卻是彈了一曲《梅花三》,只是彈奏着,不時凝起一雙動人美眸,秋波
轉地看向賈珩。
賈珩面頓了下,拿起茶盅,低頭抿了一口。
暗道,縱是彈《十面埋伏》,他也撐得住。
這邊廂,元也凝神聽着,看着那端莊華美、傾國傾城的麗人,目中就有幾分驚豔之芒閃爍。…………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間,就又是五天過去。
賈珩往返於寧國府、京營、五城兵馬司、晉陽長公主府幾地之間,行程密集而充實。
至於京營十二團營的整頓,在兵部尚書李瓚與賈珩的主持下,有序推進。
王子騰當初只初步整頓了奮武、敢勇、伸威、鼓勇、耀武諸營,而餘七營尚未清查。
而李瓚與賈珩,則將餘下七營的貪腐軍將也開始整頓,首先是清查貪腐嚴重的團營軍將。
在賈珩的建議下,結合兵部武選司提供的將校資料,再以錦衣府探事向中低將校調查,對十二團營軍將貪墨餉銀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而後,一場轟轟烈烈的追繳空額餉銀的運動,在錦衣府、果勇營、五城兵馬司等多方衙司的協同下進行。
如主動坦白,可效果勇營先前整軍,只補繳一半空額,赦免其罪。
因為這次是針對中高階軍將的行動,且錦衣府、果勇營、五城兵馬司三衙聯動,再加上兵部還有賈珩天子劍的支持,雖然引來一些將校的不滿,但並未釀成什麼亂子。
京營,節帥大營營房之中,兵部尚書李瓚將手中行軍主簿方冀彙總的追繳虧空餉銀的簿冊放下,瘦削、冷毅的面容上也不由現出一絲喜,道:“目前為止,查補虧空近百萬兩,有了這筆銀子,士卒安頓就有了着落。”此刻,下方的幾位將領,也是面帶喜
,頻頻點頭。
尤其是方冀,這位王子騰舊部,心思更為複雜。
賈珩道:“閣老,等將貪墨餉銀徹底追繳過後,就可繼續選鋒校兵。”李瓚點了點頭,又道:“諸營也要從陝地、巴蜀補充青壯,補齊二十五萬兵馬,另外,本閣會致令兵部,從諸省都司調
鋭衞軍,補充京營。”後者也算是例行的強幹弱枝之策了。
賈珩道:“閣老,調
鋭衞軍,也需適量,不宜
調過多,以防影響地方諸省安定局面。”他曾和兵部侍郎施傑有一場關於京營需要多少兵馬的討論,當初施傑認為十二團營每營萬五,京營二十萬足矣,但他當時並不贊同,認為維持二十五萬的兵額才堪堪夠用。
顯然,李瓚認同了他的這種主張。
京營兵額幾許,如果沒有一位內閣閣臣的鼎力支持,文官集團肯定會趁着這次裁汰將校進行縮編。
“子鈺所言不錯,地方諸省這二年也不太平,都司衞所之兵軍紀敗壞,戰力不堪,如京營一樣,亟需整頓。”李瓚面漸漸凝重,沉聲道:“昨
,河南都司以及河南巡撫,送來緊急軍情,河南都司三千官軍剿捕盤踞雞公山的一夥賊寇時,為其所破,損兵折將,而雞公山據聞盤踞匪類多達千餘人,經此一戰,賊勢大振。”賈珩皺了皺眉,道:“這……怎麼會?”幾個月前,他就聽兵部下令諸省,於年前肅清匪患。
曾記得,他還向兵部提議,不以剿寇多少為賞,而以戡亂治平為功,不想這才沒多久,河南都司就吃了敗仗。
轉念一想,也覺得正常,京營戰力尚且不堪大用,遑論地方都司衞所之兵,賊寇蜂起,官軍剿捕不力,也是平常中事了。
念及此處,出言道:“閣老,下官以為,俟京營練兵事畢,可揀選卒,派往河南、山東剿寇,順便以實戰磨礪戰力。”
***********************************
第三百四十七章賈家的當家人李瓚聽完賈珩所言,點了點頭,贊同道:“本閣正有此意,以剿匪以檢驗軍卒整頓成效,練出的兵馬不是用來擺架子的。”賈珩見李瓚應允,心頭大定。
這些天最大的體會就是得文官助力,做事明顯順遂許多。
李瓚轉而看向賈珩,説道:“子鈺,開在即,本官也需得籌備經略安撫司諸般事宜,京營整頓,需你多多
持。”賈珩凝了凝眉,心頭微異,問道:“閣老此言何意?”李瓚説道:“本閣不可能久鎮京營,最近邊將返京述職,本閣要與邊將商討防務,為來年做準備,於京營整頓事務,幸在已開了個好頭兒,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因為李瓚年後將要出鎮北平,於京營整頓事務就分不開身。
賈珩聞言,心頭恍然,面鄭重道:“閣老放心,下官必竭盡心力,不負聖上和閣老期望。”李瓚點了點頭,臉上也帶着認可與肯定,道:“子鈺勤勉用事,本閣會奏明聖上,由你執天子劍,署理京營整頓、作訓事務。”至於賈珩年輕?猜忌云云。
恰恰相反,正是因為賈珩年輕,功勳不著,基淺薄,上下頂多服其能、敬其威、而非
其恩、望其德。
沒有人望,誰會跟着反?
這也是崇平帝多用着賈珩,而李瓚這等閣臣並不猜疑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