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手,他轉頭看著戰場的方向:“新的獅子啊……”總有機會一戰。

赫爾首領想著,收回了目光,驅馬向前。………………空氣中瀰漫著粘稠濃重的古怪味道。

那是人的血,戰馬的血,燒焦的……這些種種氣味混雜在一起形成的。

年輕的奴隸呆呆地站立在一片死屍之中,手裡緊緊地握著劍。他的肩膀上有著一道長長的口子,此時已經不再血了。

他是從屍體堆裡爬出來的。

古倫底重騎兵幾乎將所有剛剛成為騎士的預備兵屠殺殆盡,此時戰場上沒有剩下幾個人。

不到半天的時間裡,整座班茲城的成年男子就埋葬在了這片土地上。

古倫底重騎兵衝殺而至的景象還殘留在他眼前,那些鎧甲怪物所過之處,地面上只剩下殘肢斷臂。等到他們離開之後,草原上已經只剩下一片死寂。

他踉踉蹌蹌地站起來,想要從死人堆中找到自己悉的另外幾個奴隸。

屍體和屍體疊在一起,殘斷的肢體被血凍結成一塊。他找不到其他人。

就在此時,馬蹄聲再次響起。

年輕的奴隸用冰冷的手抓住劍,他轉過身。

薔薇王旗在冷風中展開,在高臺上將劍搭在他肩上的國王一身鮮血地帶著騎兵歸來。

國王勒住韁繩,放眼看整片中軍的戰場。被他派來指揮這支預備兵的那一小薔薇鐵騎也沒能夠活下來,國王看到一面血的旗幟歪歪扭扭地在不遠的地方。在那面旗幟旁邊,一名穿著鐵甲的騎士伸手,猶自死死握著旗杆。

背後的騎士們全部摘下頭盔,低頭默哀。

他們有些人閉上了眼睛,不忍再看。

國王沒有閉眼。

他靜靜地望著這片橫滿屍體的戰場,過了片刻,他低頭去看那名握著劍的年輕奴隸。國王認出了他。

年輕奴隸一動不動地與國王對視,既不下跪也不說話。

國王看了他一會,伸手命令一名騎士牽過一匹戰馬——這匹戰馬的主人已經死在了剛剛的戰鬥裡。

戰馬停在年輕的奴隸身前,國王又將一枚象徵著薔薇鐵騎的徽章扔到了年輕的奴隸身前。

他沒有再說話,撥轉馬頭,帶著隊伍朝著副將所在的戰場趕去。

薔薇鐵騎們沉默地跟上了國王,沒有人再看那名一動不動的奴隸一眼。

過了許久,隊伍最後的一名騎士聽到背後傳來馬蹄聲。騎士轉頭,看到年輕的奴隸騎著馬跟了上來,他的前佩戴上了那枚薔薇徽章。

騎士放慢了速度,等待這名新的薔薇鐵騎走到自己旁邊。

騎士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天地皆血,天地皆白。

班茲城一戰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最終奇蹟般地獲得了勝利。與勝利一同到來的是沉重的悲傷。

反叛軍退去之後,班茲城的人打開了城門,按照國王的命令開始清理戰場,所有的屍體都集中起來統一焚燒。不是沒有人反對焚燒屍體,但是等到了戰場,他們就發現,就算不焚燒屍體,也沒辦法分辨出誰是自己的親人。

在出戰之前,所有預備兵都登記在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將被正式錄入薔薇鐵騎的陣亡名單中,享受王室親兵犧牲後所擁有的同等待遇。

葬禮將統一在七天後舉行,所有人的墓碑將集中立在城外的一片山坡上。

騎兵進行休整,等待後續軍隊到來的時候,剛剛處理好肩上箭傷的國王就匆匆走進了班茲城的監獄裡。

在接應左翼軍隊的時候,他們俘虜了反叛軍的一位將軍。

國王特地留下了這名將軍的命。

他要知道白金漢公爵陣亡時的詳細情況。

作者有話要說:因為考試周,所以這幾天更新不準時,辛苦大家等了qwq注:非軍事研究者,本文中所有戰役的合理均參考自歷史戰役。國王本次戰役主要參考英法百年戰爭中的克雷西戰役及韋爾納伊戰役,兼顧參考騎士制度中對騎兵軍事作戰的描述。

在以上基礎進行藝術加工。

上章中“大纛”,纛讀音為dao四聲。

記得上章好像有讀者問了關於軍旗的問題,這裡引用倪世光先生的《中世紀騎士制度探究》做個解釋“……中世紀騎士軍事行動中,許多命令使用軍旗發佈,軍旗用於進攻開始和停止的命令,也用於安營紮寨的命令。在戰鬥中騎士們圍繞旗幟而戰,旗幟成為軍隊的靈魂標誌,因而執旗和護衛軍旗是戰鬥中的特殊任務,由武藝高起的騎士們擔任”——引p113,此外還有使用號角發佈命令的,可參見十字軍東征和愛德華三世時期的英國軍隊。文中提及的號角為衝鋒標誌戰鬥中雙方會以徽章制服等來區分,文中提及的在鎧甲外的罩衣就是起這個區分作用。副將指揮的山坡長弓手採用的釘木樁,挖戰壕等為那個時代的軍事戰術,這部分主要參考自克雷西戰役。古倫底重騎兵和國王本人指揮的戰鬥主要參考自韋爾納伊戰役。克雷西戰役和維納爾戰役分別發生在1346年和1424年,是英法戰爭中兩場典型的英國以少勝多的戰役。

這裡順帶簡述一下一個觀點:並非後來的戰術就是先進的。

戰術應當是與當時的技術條件,社會生產力,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相適應的。在一個時代裡作戰,首先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