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物鏈,是分三六九等。
比如鐵匠坊原本就是大德聖人內定的支柱產業,嶽萬峰給兒子量身定製了一個不可撼動的地位,連帶著鐵匠坊在墨宗也跟著水漲船高。即便後期因為全員失蹤導致技術斷層,但這個地位還是一代代地保存了下來,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土木組的躥升則是因為實際生存的需要。
跟著矩子離開舒適寬敞的雲浮山學宮,墨宗一下子陷入了窘境。鐵匠坊全員失蹤,剩下的人還要躲避各個世家的打壓和追捕,生活一直處於顛沛離的狀態。
直到五代矩子率眾出關,雍西關是封家的地盤,中原世家不能再伸手到關外,這才勉強算是找到了落腳之地。
然而關外並不是天堂,一樣要有片瓦遮風擋雨,於是修建塢堡就成了頭等大事。別看現在塢堡修建得金湯鐵桶,當年起步的時候真是萬分艱難。但是礦組選石料就死了不少人,更別說還有胡人在一旁虎視眈眈,時不時就來襲擾。
魚山的師父,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一步步奠定了土木組的地位,成為能與鐵匠坊一較高下的墨宗重要組成。
相比之下,木工班就顯得十分平庸了。
寧非問過謝老,在本朝的少府監和將作監中,木工的地位其實是高於鐵匠和泥瓦匠的。頂級的木工大匠,負責宮室的營造,可以做到以榫卯構建整座亭臺樓閣,不用一釘,不用任何粘合劑,建築的堅固度和耐久卻
傳百年。
這已經不能叫做技術,而是建築的藝術!
當然,墨宗不需要造殿,是以木工班從開宗伊始,做的便是些巧的小玩意,比如魯班凳和機關鎖之類的,定位是鐵匠坊的輔助工種。
墨宗木工班已經擁有一套完整的定製程,的只要客戶提出要求,或是提供簡易的圖紙,他們就能攢出符合要求的器物。
墨宗的反其道行之其實也受到不少非議。比如當年就曾有公輸大匠的後人站出來,言說大德聖人辱沒了木工的祖師爺,墨宗的木工匠人不配為公輸大匠的門徒。
畢竟自古木匠地位就高於鐵匠,接連幾個朝代都施行鹽鐵官營,入鐵匠坊做工的都是罪人後裔,終生不得自由身,連寒門庶民都比不上。千百年來,木工才是九匠的頂,生活在技工食物鏈頂層!
“但是木工之技也不是隨便就能學的啊。”說到這裡的謝老長長嘆了口氣。
“別的不說,想從師父家裡出徒,那二三十年都是少的,人家能吃一輩子的手藝,不榨乾你的勞力如何能教?!更別說那些建造宮室的大匠,那都是父傳子,子傳孫,家中的小娘子都不能偷看,更別說教給外人了。”
“也就是我墨宗,雖然造不出宮室,但卻是能自由學習技藝的。”站在九凌湖邊,謝老說得一臉滿足。
“塢堡裡好些機關都是我師傅當年設計的,他老人家若是能活到現在,一定會高興得到處溜達,哪想到咱們宗門有朝一,還能佔下這麼大的地盤?!”
“機關?”正在查看水質的寧非心念一動。
他甩了甩時候手上沾到的湖水,站起身,轉頭向謝老詢問道。
“你說塢堡裡的機關都是咱們的匠人自己造的?”
“自然!”一說起這個,謝老的膛就不由自主地
了起來。
“我們木工班在開宗的時候,便是學得公輸大匠發明的連環鎖釦,這也都是公輸匠人的不傳之秘,大德聖人全部分解成零件讓我等觀摩,那些匠人自然是生氣的。”
“聖人離世後,大家再也拿不到機關,便仿著以前的模子自己琢磨,一代一代的,倒也得出不少趣味。咱們宗門的摺疊角簷和城上的連弩,那便是我們自己研究的,大家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呢!”他這麼說,寧非就想起自己第一天來墨宗時看到的城中機關,的確是灌注了巧的心思。原本還以為是嶽萬峰從系統商城兌換的,沒想到竟然是木工班的原創!
後來他特地去城牆上看過,墨宗為了節省人力,在連弩中使用了扭杆式傳動裝置,而且還造出早期的木質齒輪。雖然齒輪有些糙,滾軸的弧度也設計得有些問題,但只要把齒輪再做的
細一些,這就是完整的齒輪傳動機械。若是能再加上一條皮帶,那就是在目前時代技術下的超級想象!
寧鋸子摸了摸下巴。
如果真是這樣,木工班這哪是沒主業啊,人家這主業可是太厲害了!這都是研究機械的人才啊!
這兩研究軋棉機和織機他就隱約覺得,木工班這群弟子好像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傳動規則,現在的短板就是知識零散,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只要再系統地給這些人梳理一次,填補一些空白,就能迅速培養出一批初級機械工程人員。
這哪是什麼木匠!這都是工程師,研究員的好基友、好朋友!
繼擁有一個專屬工程隊之後,難不成寧鋸子的私人團隊又要加入一個機械改造組!?
嘿嘿嘿,不愧是他,真厲害。
寧鋸子心情略動,也顧不得還在勘察九凌湖地形,摸出自己隨身帶的樺樹皮小本本,隨手畫了一個水輪機圖。
“謝老,這東西你們能造嗎?”在蒸汽機發明之前,水輪機是最容易實現的機械裝置,九凌湖連通著烏知河支,水
自西向東,一波推著一波,是很好的水力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