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張就像喝這杯茶求打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落花枝に歸ると見れば胡蝶かな。”一首可名垂千古,鐫刻於島國文化史上的俳句緩緩從葉予口中吐出。

身後,一直半眯著眼睛的北野海翔猛地睜開了眼睛,拿著茶杯的手重重一抖,茶水晃了出來而不自知。

正在吃點心的上原慎吾忘記了咀嚼,呆呆地張著嘴巴。

剛泡好茶的三木紀愣愣地轉頭,看著站在緣側上的葉予,美目大睜,忘記了讓人將茶端到葉予座位上。

上村浩則傻眼了,完全傻眼了——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了你不會俳句的嗎?這經典到足以載入島國文化史的俳句是怎麼回事?!你不是不會俳句嗎?!你不是不會俳句嗎?!

其他人也都傻了,一副活見鬼的表情。

看著葉予的背影,看著屋外那隨風飄落的櫻花,聽著逐鹿傳來的清脆撞擊聲,聽著他口中吐出的俳句,眾人心中竟是無端冒出了一個念頭——雖然他穿著羽絨服,但這一刻的他卻比所有人都更有古風。

氣質清雅,卓爾不凡。

葉予也不轉身,繼續道:“行くや鳥啼き魚の目は淚。”(翻譯為“匆匆將歸,鳥啼魚落淚”)身後之人更震驚了,腦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一首不夠,再來一首?這,這是什麼節奏?!什麼時候寫這麼好的俳句變得這麼簡單了?!

一會兒後,正當眾人以為結束了,有些人甚至下意識鬆了口氣時,葉予的聲音再次緩緩傳來:“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翻譯為“閒寂古池旁,青蛙跳進水中央,撲通一聲響”)“啪嗒!”聽到這一首,北野海翔手中的茶杯掉落在木地板上,滾動了幾圈,而他本人卻是毫無察覺。

這是前世本“俳聖”松尾芭蕉最有名的俳句,初看平淡無味。但細細品味之下,便能體味到它幽微深遠的意蘊。

當然,這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的,但北野海翔是誰?

他可是島國最有名的詩人!

他一眼便看出了這首俳句的妙處。簡直妙不可言,足以讓他回味三天三夜還不止!

唸了這樣三首俳句,葉予停了下來。

雖然讓他念三十首,三百首都可以,但他懂得適可而止。況且,這三首就已經足夠了。

第一首可是前世本“俳諧三祖”之一荒木田守武的代表作,而第二首和第三首則是“俳聖”松尾芭蕉的代表作。特別是第三首,可以說是前世本俳句的巔峰之作,難道還不夠?

完全足夠了。

葉予轉過身來,果然,所有人都呆呆地看著他,眼睛瞪得滾圓,心裡的震驚和難以置信完完全全地寫在了臉上。

術業有專攻。

面對一首經典詩詞,普通人的反應更大。

但面對一首超級經典的詩詞。文人、作家,特別是詩人,對它的反應反而會比普通人更大!

因為只有他們才清楚地知道這首詩詞經典到什麼程度,知道要寫出這種程度的詩詞有多麼不易。

當你苦心專研了詩詞數年,乃至數十年,也創作了詩詞數年,乃至數十年後,第一次看見諸如《將進酒》,《念奴嬌赤壁懷古》之類的詩詞時,你絕對會比普通人更為震驚!

簡直驚為天人!

也因此。當葉予這三首俳句出來時,那六名島國作家心中的震驚遠比三木紀和四名侍女更甚!

看了眼滾落地上的幾隻茶杯,又看了眼已經泡好的茶,葉予緩緩走回到座位上坐下。對著三木紀微微一笑,道,“三木小姐,我的茶好了嗎?”三木紀臉一紅,回過神來,看了一眼茶。躬身致歉道:“不好意思,葉君,這杯茶已經有些涼了。請稍等下,我再燒一壺。”

“不用麻煩了,這杯茶就可以。”葉予看了看,見茶還有熱氣升騰,便說道。

“好的。”三木紀是典型的島國古典女格,很溫順,聽到葉予這麼說,便答應道。

“我親自給葉君送去。”跟上前來端茶的侍女說了一聲後,她竟是款款起身,細步上前,將茶端到了葉予身前。

“謝謝。”葉予道了聲謝,接過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

溫水以上,沸水不足。

在葉予看來,倒也適合喝茶。

不遠處,此次聚會的發起人、主辦人上村浩此刻完全驚呆了,等回過神來後,頓時腦中一片混亂。

這是什麼節奏?!

葉予為什麼會寫出這麼好的俳句?!

不可能!這不可能!

“葉君,你會俳句?你之前寫過俳句嗎?”有人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在此之前,抵制他的人想要羞辱他,讓他難堪,旁觀的人也想著要給他個教訓,讓他吃吃苦頭,出出醜,但現在呢?

現在是什麼情況?!

那三首經典到極致的俳句還在他們耳邊徘徊!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

所以他們心裡不由這麼懷疑。

葉予淡淡道:“不,我不會俳句。在今天之前,我雖然聽說過‘俳句’這種古典小詩文體,但並沒有接觸過,連了解都沒有了解過,又如何談寫過?”葉予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眾人看來,他就算沒寫過,起碼也深入研究過吧?!

他居然說“連了解都沒有了解過”!

“那你怎麼能寫出三首這麼好的俳句?”有人脫口而出地問道。

葉予微微一笑,他並無意貶低島國文學,但以上村浩為首的好幾人之前多次想要羞辱他,他現在自然要還擊。再者,若是較真點說,這可是華夏作家和島國作家的一次較量,他不能退後,他需要強勢!

“我們華夏的古詩詞同樣在結構方面要求非常嚴格,特別是古詩,比俳句更長,也更嚴格。”就算是同樣嚴格的標準,寫兩句跟寫四句的難度完全不一樣,更何況古詩中還有好多是八句,十六句,甚至長詩!

“而且,上村先生剛才為我講解了俳句的注意事項。古詩詞寫多了,寫幾首俳句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說到這兒,葉予端起身前的茶杯,抿了一口,旋即將其一飲而盡,淡笑道:“就像喝這杯茶一樣簡單。”狂生之態畢

——ps:解釋一下,本,島國,中國,華夏,風物並沒有寫錯。在寫到前世時,風物用的是本和中國,在寫到這世界時,風物用的是華夏和島國。至於原因,大家應該都知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