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將點火元帥升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三陵大比武決不是欺騙主席,誰那樣說誰才是欺騙
主席…”賴傳珠、陳再道、王必成、皮定鈞、秦基偉、黃新廷等軍區領導人紛紛發言,或
烈,或誠懇,或含蓄,都認為“郭興福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大比武是
主席肯定了的,普及“尖子”經驗是
主席提出的,不能推翻。
結果,原準備開一天的會,開了四天大家還覺言猶未盡。
是非已有公論,以忠誠著名的羅瑞卿為了維護副主席林彪的威信,在總結時說:“對林總的指示要全面理解,而不是片面理解。林總對去年的軍事訓練不是潑冷水,而是有預見,敲警鐘。如果對訓練中的缺點不糾正,就可能發生偏向。”會議一結束,羅瑞卿就趕去向林彪彙報。在軍隊建設問題上,他贊成賀龍的想法和做法,但也明白,必須處理好同林彪的關係,否則工作無法做。
深更半夜,秘書緊急調車。昏黃的燈光下,葉群那過於飽滿豐腴的身影在晃動,兩隻手喜歡作手勢,胳膊揮動不停,嗓門高而亮,顯得底氣很足:“毯。還有被子,被子也帶一
。”老警衛匆匆將
毯和被子送上車。轉回頭時,林彪已經穿著大衣,戴著帽子,嚴嚴實實地穿戴整齊走出來,司機和服務人員一看他的臉
和神情就知道他又犯病了,正在受失眠和神經功能紊亂的折磨。
《病夫治國》的作者以為世界著名的國家領導人多數都是“病夫”甚至是患有奇病怪症;越是病得厲害,病得怪,治國越是方法怪得有特。如果說這種情況存在,那麼林彪大概可為一例;如果說這種看法在某種意義上講得有點道理,那麼這道理應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受多大難辦多大事,能得那怪病多半是有特殊的經歷和磨難,非一般人所能比。另一方面,怪病的折磨,既可以磨礪意志也可以影響和改變其心態,生出常人想不到的奇想,做出常人不會做的怪舉動。
林彪的病就怪得出格,科班出身的專家博士恐怕難有幾個能診出他的病,開適宜的藥方。倒是他自己久病成醫,摸索出一套以怪治怪,以毒攻毒的醫方。
比如他有時要聞聞燃磷的氣味,有時要用抖顫不止的手送點砒霜人嘴,有時又需用些諸如鴉片之類的毒品。在“九一三”折朝沉沙之前,沒有人嘲諷或指責他食毒品,反而是同情他身上那塊傷疤,偏偏壓迫著神經。若少點這種折磨,他的思維和行動會不會比歷史已經演出的那一幕有點不同?
他現在匆匆鑽進汽車也是治怪病的怪法子。知情的人說是治病,不知情的人說是“夜遊”
“開車。”林彪有氣無力吩咐一聲就閉上了眼。
“紅旗”車駛出院子,在人跡渺渺的街道上加速,箭一般衝向城外。當路燈連串閃過,終於都落到身後,能夠聽到農村的狗叫聲時,林彪眼也不睜地又吩咐一聲:“下公路,走野地。”汽車駛離平展的公路,走坎坷,碾石頭,在沒有人走過,沒有牛羊踩過,甚至狗也沒有跑過的大野地裡行駛;汽車時而跳起,時而沉落,司機兩手握緊方向盤,大幅度地滑來滑去,越顛得厲害越要去。
在這種大起伏、大搖晃中,林彪哽在喉嚨深處的呻消失了,痛苦
重的呼
漸漸平均,身體開始放鬆弛,頭也敢靠在椅背上晃走的是痛楚,晃不走的是賀龍。
算命的講,屬虎的不能跟屬龍的共處一方天地。林彪不信命,卻想起賀龍就渾身不自在,比身上那塊傷疤還要令他發愁、發蹙、發痛。
上午羅瑞卿來彙報,各大軍區、軍兵種領導幾乎都擁護賀龍的一套,對“大比武衝擊政治”的說法不滿,得他不得不違心地說:“向你們傳達的電話記錄不準確,《解放軍報》元旦社論的討論稿也可以修改…”這一回合的較量,他不得不退一步;賀龍勢眾,他必須平息一下眾怒。
羅瑞卿跟賀龍是一鼻孔出氣!這是他對葉群及一位秘書講的話…
“停車。”林彪小聲吩咐司機“我睡一會兒。”司機和警衛鑽出車很有經驗地帶了毯和被子,扯開來蓋在車上。他們像在家中一樣輕手輕腳,不出聲息地走開一點距離,忠心耿耿地守衛一旁。
他們無聲地燃香菸,無聲地望夜空,望田野,望那輛黑沉沉、孤零零的汽車。
《動物世界》介紹,虎不像獅子喜歡群居,虎總孤獨不合群,喜歡獨個兒漫遊,獨個兒生活…
他睡著了坐在汽車上能比躺在上睡得更舒服“唉,好久沒打仗”老警衛從嗓子眼裡輕輕嘆了一聲,他想的還是東北戰場。
可是,他卻不曾料到這位國防部長早已不是東北那位林總,令這位國防部長想得頭痛失眠的人物不再是蔣介石、衛立煌、杜幸明、廖耀湘等,而是那條“活龍”那個軍委第二副主席,正在主持軍委工作的賀龍。
澤東表揚了賀龍的大練兵、大比武,這不能說明問題,
澤東也表揚過高崗,還說彭德懷是“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呢。東南的臺灣海峽局勢緩和了,印度的人侵打敗了,西北的暴亂平息了…
在突出政治,擁戴澤東的至高無上的權威——賀龍在這方面
本無法與我林彪比。但是,龍爭虎鬥,有死也會有傷,輕易不能動…
當林彪結束夜遊,在晨光裡回到家時,痛苦的症狀已經減輕。下午,他還練了一會兒字。
他寫了“天馬行空”和“每臨大事有靜氣”賀龍打了林彪的股吃罷早飯,賀龍看一眼表。
還有半個小時的空閒時間。他瞄一眼餐桌,忍不住又抓起筷子,夾起一顆鹽水黃豆放嘴裡,津津有味地嚼。
他只夾了這一顆。雖然還饞,不敢再吃。他有糖病。這位元帥是個善於節制自己的人。女兒買回烤紅薯,那種甜絲絲的薯香味
逗得人心癢難耐,饞涎
滴。他訕笑著向
子討吃:“叫我吃一口吧,就嘗一口。”
“不行。”薛明故意肅容“別那麼沒出息。”紅薯高澱粉、高糖分,顯然對糖病患者不利。賀龍咽一口唾
,只好作罷。
子不叫吃是出於愛護,女兒見父親饞得可憐,也忍不住那份愛心,乘薛明到其他房間的機會,趕緊掰給父親一塊:“爸,快。
賀龍像偷嘴的小孩一樣,忙把紅薯嘴裡。大概太燙,他懂噬響地朝外吹熱氣,兩眼溼漉漉地閃出淚光。聽到拖鞋聲,忙起身朝窗前走,看景似地不讓
子發現嘴巴在動。急急忙忙嚥下那口紅薯。
這是個充滿溫馨愉快活潑的生活趣情的大家庭。
大概是因為他那傳奇式的英雄經歷吧,不少人把賀龍想成了哇呀吼叫的勇將悍帥,即便比“排頭砍去”的李逵強些,也仍然脫不開舉鼎的項羽、舞刀的許褚這一類人物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