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落井下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拓跋玉看著李未央,終究不能讓她這樣去和親,不顧德妃的阻攔,他已經走到了皇帝面前,眾人的眼神都望著他,他卻也顧不得了,正要開口向皇帝請求——就在此刻,突然見一名太監飛奔而入,大哭道:“陛下,陛下,吉祥殿走水了!”皇帝臉一變,陡然從皇座上站了起來,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厲聲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太監哭喪著臉,道:“陛下,吉祥殿突然走水了!”眾人聽聞,臉上都出極為震驚的神。太后如今所居住的宮殿乃是前朝皇室遺留下來的,秋溼,夏悶熱,宮室也略微狹小、陳舊,因此,太后整裡悶悶不樂。皇帝見母親不樂,便反覆追問,可是太后擔心皇帝大興土木會耗費國庫,堅持不肯說出自己的心思,直到太后的貼身女官主動向皇帝陳情,他才知道真實情況,為了顧全太后體恤的心思,皇帝降旨動用自己的私蓄在皇宮北面地勢最高的地方,為太后建造一座新的宮殿,起名曰重陽殿,盼望太后住進去後,能夠鳳體康復,永享安樂。

說起這座重陽殿,代表的是皇帝對母親的孝心,同時也是大曆開國以來第一個動用皇帝私產建造的宮殿。在重陽殿破土動工不久的一天,工匠們正在挖大殿的地基,突然地下放出了耀眼的金光,工匠們不敢再挖,便去稟報了皇帝,皇帝大為驚奇,竟然親臨工地,命工匠們繼續挖下去,挖著,挖著,忽見一物光芒四,耀人眼目,原來是挖出了一隻鳳凰,金光閃閃,清輝可鑑,鳳羽上花紋古樸,塵埃不沾,皇帝大為驚喜,以為吉祥,便正式將重陽殿改名為吉祥殿,並將這挖出來的寶物供奉於殿上,派專人把守,同時命令欽天監擇定期,準備為太后正式遷居。

吉祥殿是皇帝一片孝心的彰顯,更是大曆光輝盛世的象徵,在皇帝的心裡,地位無以倫比的重要,平裡都派了專人把守,片刻不離,再加上殿內還沒有住人,本沒有明火蠟燭,這樣的宮殿居然會走水?簡直是太匪夷所思了!

皇帝不顧一切地大步跨下了臺階,頭也不回地向吉祥殿的方向走去,眾位大臣見情況不對,趕緊跟了上去,他們站在遠遠的地方,就看見北面那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已經有一半兒都陷入火海,此刻火趁風威,風隨火勢,須臾間燎徹天關,火勢大得驚人,真真是濃煙衝上雲霄,黑霧鎖斷半空,那場景實在是可怕之極。

皇帝愣愣地望著,實在無法相信自己耗費了那麼多心血派人建造的宮殿竟然會走水,旁邊的太監連忙道:“快!全都去救火!快去!”於是,大批的宮女太監們飛奔而去,只是皇帝卻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像是連說話都忘記了。

蓮妃看了那火勢一眼,眼睛裡閃現一絲冷嘲,口中卻更加溫柔道:“陛下,吉祥殿怎麼會突然走水呢?”皇帝從自己的思緒中驚醒過來,大聲道:“周天壽,周天壽!給朕出來!”被皇帝點名叫到的周天壽快步從人群中走出,臉上卻不見絲毫驚訝或者慌亂的神情,和周圍的人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道長,吉祥殿無緣無故走水,究竟是什麼緣故?”皇帝看著被火光映紅的天空,一種不祥的覺兀然而生,他不由自主地皺著眉,冷沉問道,其實他的心裡頭早已如同油煎火燎,著急的不得了。

李元衡看到這一幕,顯得十分納悶,他是漠北人,並不知曉大曆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大家都認為失火本來就是鬼神造成的,無緣無故的走水,這是上天在警示眾人。尤其是火災發生在吉祥殿,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皇帝第一個反應就是認為自己犯了錯,以至於天神降罪。

“陛下,貧道遵從您的旨意,一直負責監視天象地徵,為您佔兇卜吉,預先示警,可是這麼大的火,貧道事先卻一點徵兆都沒發現,實在是太不尋常了。”周天壽裝模作樣地道。

皇帝面上出吃驚的神情,卻因為對方的說辭符合了他自己的心思,不由脫口道,“那麼上天究竟要告訴朕什麼?”周天壽手指掐成蓮花狀,閉上眼睛沉思,只是不回答。旁邊的人都開始變得焦急,只有人群裡的李未央臉上微微出笑容。

果然,只見那周天壽快速睜開眼睛,面不改道:“剛才陛下賜了一門婚事,依貧道看,安平縣主八字清奇,貴重非常,非尋常凡夫俗子可以匹配,更遑論外族呢!不管是對大曆還是對漠北,這門婚事都是大大的不吉利!”周天壽擲地有聲的說法,讓大殿前一片死寂。德妃不由皺起眉頭,心裡迸出一句話:“這個老道士,又要無事生非了!”她這樣想著,不由陪笑著上前道:“陛下,周道長不過是猜測,安平縣主只是個女之輩,八字又怎麼貴重了,漠北皇子可是堂堂皇孫貴胄,又有哪裡配不起?”周天壽冷冷地望了德妃一眼,道:“吉祥殿早不走水,晚不走水,偏偏在陛下剛剛賜婚的時候就走水,德妃娘娘如何解釋?”德妃一愣,隨即辯駁道:“那也不能說明這件事一定和婚事有關啊,說不準只是巧合。”周天壽的笑容變得冷凝,卻是不再理會德妃,轉而對皇帝道:“陛下,還記得明蘭之禍嗎?”所謂明蘭之禍,說的是前朝的明蘭郡主。當初前朝寧元帝親自為這位侄女明蘭郡主賜婚,將她嫁給了當時的威武大將軍王豐。這本是一門很好的親事,可就在許下婚約的第二天,皇宮的安定門無緣無故塌下了半邊牆,便有很多人說明蘭郡主這門婚事很不吉利,不該進行,可是皇帝認為聖旨已經下了,本沒有改變的道理,便依舊把明蘭郡主嫁給了王豐,只不過卻找藉口把王豐留在了京都看守糧庫,以為只要在眼皮子底下看著就不會出什麼大事。然而正是這位王豐,仗著岳家的身份,越發趾高氣揚、囂張跋扈,甚至不惜剋扣軍糧、中飽私囊,等到軍臨城下,皇帝打開糧倉,這才發現所有白花花的糧食,全都變成了糠、砂土,拌著草皮、樹…原本只是如此還不至於徹底潰敗,偏偏恰好是這個王豐打開了國門,了大曆開國皇帝進城,最終前朝的江山,當真是一半兒都斷送在王豐的手上了。

後人因此便說,老天爺早已經警告過寧元帝,偏偏他不肯順從上天的旨意。若是他沒有將明蘭郡主嫁給王豐,王豐既不會留在京都,也不會懷著滿腔憤憤去做守倉的戶部官員,一切都不會變成後來無可挽回的局面…也許在旁人看來,這不過是個牽強附會的故事,前朝的覆滅當然跟這段婚姻沒有太大的關係,沒有王豐,一樣有無數的貪官汙吏在敗壞前朝的江山,可是在如今的皇帝眼裡,周天壽擲地有聲的說辭,句句打在他的心窩上,讓他雖然難受,卻深信不疑。

李元衡雖然不通大曆的習俗,卻也知道這情況不對,連忙對著拓跋真使眼,然而拓跋真卻彷彿沒看見一樣,只是兀自低著頭,不言不語。他一著急,便去看蔣華,可是蔣華官職低微,這裡本沒有他說話的份兒,他只能悄聲在蔣旭的耳邊說了幾句話,蔣旭卻搖了搖頭。

若是別的事情,皇帝可能還會聽從他的說法,可是眼前一場大火發生,皇帝這樣信的人,一定相信是上天的預警。若是這時候蔣家開口勸阻,只怕反而要倒黴,不如三緘其口的好。在蔣華看來,驅逐李未央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在蔣旭看來,這樣的舉動實在是太危險了,為了一個李未央,本不值得這麼冒險!

德妃著急了,若是李未央不被趕走,那拓跋玉還是不會死心,她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皇后和太子,知道他們是會明哲保身,不肯參與這件事情了,不由咬了咬牙,賠笑道:“周道長,那明蘭之禍早已過去多年,本是個傳說罷了,你這麼說,分明是牽強附會!”蓮妃冷笑一聲,美目轉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可怕的事情就在咱們眼皮子底下發生,德妃娘娘還能視而不見嗎?大曆的美人兒多得是,漠北皇子喜歡哪一個隨便挑選就是,非要咱們安平縣主不成嗎?老天都說了這婚事結不得,怎麼能繼續進行呢?德妃娘娘這麼一意孤行,是有意要害我大曆的國運嗎?”李未央的畔,浮現出一絲微笑,蓮妃果然很有進步,說話一針見血。

果然,皇帝冷冷呵斥道:“德妃,你聽見了沒有,還不快住口!還是你就是故意要壞我的國家?”德妃臉頓時變得煞白,趕緊道:“陛下,臣妾不敢,臣妾只是——”皇帝一揮手,止住了她的話,冷聲道:“夠了,朕不想再聽。漠北皇子,你另外再挑一個美人吧,安平縣主不能嫁給你!”這門婚事不吉利,很不吉利,剛一答應吉祥殿就燒了,豈不是大大的危機?皇帝轉念想起了李未央的聰明才智,陡然驚醒過來,若是把這麼一個聰明的丫頭送去給漠北,豈不是在壯大他們的力量嗎?若是李未央倒戈對付大曆,就等於是自己送了一個幫手去給漠北!換了其他閨閣千金就不同了,那些女子不懂政治、不懂爭鬥,嫁過去只會作為一個擺設…皇帝左思右想,終於下定了決心,決不能讓李未央嫁給李元衡!

李元衡面一變,他聽懂了此刻皇帝所說的話,趕緊道:“不,陛下,我就要她!”說著,他指向人群中的李未央。

李未央略略抬起了頭,只是看了他一眼,一副毫不掛心的樣子。

皇帝冷冷望著李蕭然道:“愛卿,朕的意思你是知道的,既然未央是你的女兒,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皇帝不願意跟表面很不懂規矩的漠北皇子直接槓上,這是要李蕭然表態了。李蕭然當然看懂了皇帝的意思,雖然有點可惜不能將李未央給賣了,但轉念一想如果此時得罪了皇帝才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便微笑道:“漠北皇子,老天已經給了示警,這一門婚事的確是不吉利的,若是你非要娶,只怕會給你漠北和我們大曆都帶來災禍,貴國的皇帝也不會答應。所以我覺得,這門婚事必須作罷,只能請您原諒了!”李元衡不敢置信地看著大曆的皇帝,又看看李蕭然,他聽說這裡人說話都是一言九鼎德,尤其是皇帝的聖旨,竟然朝令夕改,真是太可笑了!

李未央目光悠然地望著原本要娶自己的男子,笑容中帶了一絲鄙薄,原本她要推拒這門婚事多的是法子,但多少要費事,這場大火實在是太及時了,簡直像是為她量身訂造好的,專門為了推辭這門婚事而著的火…不,等一等,老天爺可從來沒這樣幫忙過,或者,這件事情,是有人故意為之。李未央這麼一想,便四下尋找李德的身影,可是,哪裡都找不到他。

這人,這麼關鍵的時刻,究竟去哪兒了呢?

皇帝先是反了口,接著李蕭然也翻臉不認人,這一對君臣在這一點上無比的相似,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管他要臉不要臉。皇帝消除了讓他不安的婚事,又轉頭去問:“吉祥殿的火滅了沒有?”太監連忙道:“陛下放心,一切都已經辦妥了。”這就是說,火勢已經熄滅了。

皇帝看著那邊人頭攢動的吉祥殿,不由嘆了一口氣,轉身道:“回座位上去吧,宴會繼續。”眾人面面相覷,雖然眼前的這樁婚事是泡湯了,但是沒了李未央在前頭擋著,只要李元衡和漠北皇室不肯死心,非要娶一位大曆的小姐回去,這些家族可就都麻煩了。他們家中未婚女子適齡的也不在少數,今天為了皇子選妃,一個個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若是不巧被李元衡看中了,送到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下所有的小姐們都用扇子掩住臉,生怕被李元衡看中。

李元衡憤憤不平地盯著皇帝的背影,等看不到了又盯著李未央,快步追了上去道:“我不會死心的!”孫沿君警惕的看著他:“你想怎麼樣!”李未央卻拉住她的手,回身微笑道:“四皇子,你這樣執意於我,並不是喜歡我吧,畢竟我們是萍水相逢,說一見鍾情,未免太可笑了。我勸你,好好想想背後挑唆你來娶的那人的意思,千萬別成為別人的墊腳石,對於你漠北來說,絕對不是好事。”她的這幾句話,頗有警告的意思。李元衡一愣,頓時收斂了原本的不悅,認真地看著眼前這個女子。說她聰明有謀略暫時還看不出來,但說話一針見血倒是真的,父皇讓他在這裡娶一位和親公主回去,但是所謂的和親公主,一般是捨不得用真公主的,若是漠北衰弱,大曆就會選擇一個出身卑微的宮女權作公主來應付,但是如今的漠北很強盛,所以大曆最少也會選擇一個出身高貴的大臣之女送給他——這具體的人選麼,當然是由他來定了。

原本蔣華給他送來一幅美人圖,他還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可是後來他又寫了一封信,說了很多李未央的事情,讓他對這個少女起了好奇心。他當然知道蔣華若是真的為了李未央好,絕不會在他面前頻繁地提起這個少女的,可那又如何?能夠讓狡猾的像是一隻狐狸一樣的蔣華上心的女人,他也一樣有興趣。

今天他親眼見到了李未央,不免對她起了更深重的好奇心,看著這麼冷心冷面的,卻鎮定的完全不像是這個年紀的少女。他原本那一丁點兒的好奇心,立刻變成了燎原的火焰,他想要明白,李未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姑娘。從前那些女孩子,只要見到他都像是蜂一樣地盯過來,為什麼她卻如此冷漠呢?

蔣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知為什麼咳嗽的更兇了,彷彿連肺都要咳出來,他躺在上都在殫竭慮,心策劃的這一齣戲,這麼簡單就被一場大火給毀掉了。李未央,你還真是個膽大包天的丫頭,居然連在宮中縱火都做得出來,若是能夠找到證據就好了,可是想也知道,對方既然敢做,就一定留有後路…李未央,實在是太好命了,彷彿連老天爺都在幫她。蔣華強自壓下心頭的一口熱血,面上出若無其事的表情。

拓跋真突然將一杯酒遞給了他,蔣華抬起頭來。

“三公子,雖然為我分憂是好事,但是做過了頭就惹人討厭了。”拓跋真面上帶著微笑,可話裡卻是明裡暗裡敲打他,要他絕了對付李未央的念頭,“她的婚事自有人會為他心的,三公子以後就不要手了。”拓跋真幾次三番要狠心對付李未央,卻都莫名其妙地失敗了,如今連他自己都說不清,到底是愛她多,還是恨她多,但不論是哪一點,他的東西都不容許別人覬覦。哪怕是死,李未央也必須死在他的手中,不能假手於人。他的這番話顯然是非常不講道理的。蔣華既然是他的盟友,對於礙事的李未央自然有義務除掉,但是身為皇子,拓跋真要不想講道理的時候,有再多的道理在他面前也是沒理。這一點,蔣華怎能不明白。

“很抱歉。”蔣華微笑道,“此事是我考慮欠妥,好在不也沒有成功麼,殿下不必著急。”若是蔣華髮怒,他自有辦法勸他放手,但對方偏偏若無其事的,反倒說明他是絕不準備收手了,拓跋真的目光微微一擰,終究只是冷笑了一聲,不再多言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