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狼煙漸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舒暢淋漓妙不可言的溫柔鄉里,我沉醉留連了兩夜一,真是閨房之樂,有遠勝於畫眉者!直到第三天上午,我在三玉柔情意的伏侍下梳洗時(霞兒有玉霞郡主的封號,所以我把她連同皎玉、玉雪稱我三玉),看著自己的眉目間的一片柔脈之意,猛然記起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所面臨的局勢,在暗啐自己過於荒唐之餘,不暗歎三玉的美威力,當真是能使英雅氣短心志消磨,併為自己疏於打理朝政的作法而到慚愧不已!

當即,我向共枕同食的三玉柔聲說道:“玉兒啊!今天我得到前府理政,就不陪你們了!一會兒你們到君兒那裡去,姐妹之間要融洽相處,這是為了我,也是為了我們有個溫暖和諧的家!好嗎?”自四人同以來,我特意以一個“玉兒”囊括她們的稱謂,她們初為人婦之際,終是有些羞怯慎謹,倒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個三人的總稱。

“我們自會找君姐,用不著你再三的提醒!”霞兒眼中滿是嬌媚,口中卻有些刁蠻起來。唉!與其餘兩玉悉以後,霞兒倒慢慢有點出自己本的苗頭。皎玉兒眼波向我一瞟,柔聲言道:“棠郎身擔萬千臣民福祉,正該勤於政務!至於內府之事,棠郎以後萬勿掛心,玉兒們縱然萬般不濟,也不會讓郎君有一絲擔心!”玉雪在一旁深情地看著我,隨著皎玉兒的嬌聲溫柔地點點頭,我心頭一陣溫暖。

及至我步入靖安堂,腦海裡仍舊是三玉依依脈脈的嬌俏模樣。我搖了搖頭,試圖把三玉柔媚嬌美的形象暫時拋開,卻見郭子儀和岑參正在堂上暑理公文。我心裡不由有些納悶,李泌向來勤於政而務於實。怎麼不見他的蹤影?當下,我出聲問道:“子儀,子明,長源呢?”二人聞聲見人,立即起身拜見。

冰子儀恭聲稟道:“長源為籌劃織造局之事。昨已經動身前往蘇、杭二州,體察民間織造之事了!因殿下按禮有新婚的三之期,長源未便驚動殿下,只請臣等代為備報一下!”我不發出一聲嘆,我才佈置籌建織造局的任務,他就親往蘇、杭實地考察了。這個李泌真是講求實效的人!岑參也開口言道:“如今朝堂清明,一切政務都在殿下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運行著,而殿下新婚不過二,殿下倒也不必如此忙於理政,何不再休歇一?”依照大唐禮儀,皇儲納正妃的婚儀,稱為“大婚”而娶納側妃的婚儀則稱為“新婚”也可。而新婚之時,有三天可以不理事問政,所以岑參才有此言語。

我微微一笑。溫聲回道:“如今國事雖不維艱,卻也途有棘荊,本太孫只能居安思危,愛民勤政以期國運興坦,怎麼敢稍有懈怠!”我接著話鋒一轉。向郭子儀問道:“不知這月餘以來,兩京軍務進展得如何?”無論什麼時候,軍隊都是權力得以行使的保障,有道是槍桿子裡出政權嘛,我當然得勤加探問。

冰子儀聞知我的詢問,當即直接回答道:“兩京兵馬均已整合完畢,只留下十萬壯之士,只待臣等再勤加練,相信在十個月的苦訓之後。兩京兵馬必定成為我大唐數一數二的兵勁旅!”十個月?一個生命誕生的長度!嗯!我想想目下的形勢,我應該能有十個月太太平平的等待時間。

我又向岑參問道:“於今再過二就是制科之考了,關於這次科考,各方面的準備怎麼樣了?”岑參略一思索回道:“據子美呈報,國學府全然準備妥當,兵衛也已經嚴設完畢!”大唐帝國向來十分重視科考,為了嚴防虛作假、挾帶舞弊,每逢科考,按例森嚴兵衛,以防假濫!我點了點頭,對後天的科考之事大為放心了。

正當此時,孫六急匆匆地疾步而來,見及我端坐在堂上,彷彿有了主心骨似地暗吁了一口氣,躬身稟道:“啟稟殿下,有八百里驛站軍情急報到來!”一聽“軍情”二字!我心裡“咯噔”一沉,現在百事待舉,最怕的就是有軍情,但不知是哪裡的邊鎮出了什麼樣的狀況!不會是安祿山已然起兵了吧?這是我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但我馬上否決了它的可能,安祿山既沒有準備妥當,又是在宇內靖平之時,怎麼能倉促起事?他還不至於這麼沒有頭腦吧?難道是大食國進擊西域?可是白衣大食的統治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被推翻了吧?更不可能是忠、永二王,他們現在既人單勢孤,又暫時沒有起兵的因由…

在我心念疾轉間,郭子儀接過那份八百里加急的信件,敬呈於我。我凝住心神地拆開一看,卻原來是渤海的靺鞨屯糧整軍,竟然暗與東瀛、新羅聯絡!想要引它們作為後盾,圖謀擁兵自雄!我氣憤之餘,卻也不由暗暗地鬆了口氣。要知道,渤海原本只是大唐的一隅之地,地處大唐的東邊,隔海相望於東瀛。後有靺鞨的部落前來投奔大唐,玄宗皇帝就封靺鞨部落的頭領大榮祚為都督,掌管渤海都督府,後來,便漸漸以渤海為名成為了大唐的屬國。大榮祚對待大唐倒是頗為恭親,但接位於他的第二代國主大武藝卻思夜想地要擴張強大,並曾於十餘年前,斷然派水陸兩軍分路攻打大唐的登州和馬都山!結果當然是慘敗而已。如今是第三代國主大欽茂當政,難道他也自不量力地雄心發?

我心中暗暗思量著,以地理位置來看,離渤海最近的軍鎮卻是安祿山的范陽、平盧兩鎮,如果調軍鎮的力量前去鎮壓,勢必得動用安祿山的軍隊。如此一來,安祿山必定藉此因由大儲軍資廣做兵備,由此,他發動叛亂的程也會相應地提前,我應該怎麼應對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