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打打跑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佩皮諾,以及德意艦隊裡的海軍官兵來說,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與美軍艦隊決戰,爭取在完蛋之前擊沉,至少重創幾艘美軍戰列艦,使美軍承受不住巨大的損失,而主動離開戰場。

這也正是佩皮諾的真實想法。

凌晨零點,佩皮諾下令將航向轉到了二百七十度,並且將航行速度提高到了二十二節。

這一決策表明,佩皮諾仍然想縮短戰距離,而不是立即與美軍決戰。

另外,佩皮諾肯定心存一絲幻想,認為美軍艦隊在幹掉了“德意志”號與“耳曼”號戰列艦之後,會主動離開戰場,而不是與六艘價值不大的“老式戰列艦”決戰。

只是,佩皮諾的這一想法很快就落空了。

凌晨零點二十五分,把距離拉開到二萬米左右的時候,美軍主力編隊的航向轉到了零度。

顯然,米切爾非常準確的控制著艦隊的航行軌跡,並且非常清楚“俾斯麥”級戰列艦與“維內託”級戰列艦主炮的直距離。

轉向還沒有完成,八艘美軍戰列艦再次開火。

這次,打擊的對象是“俾斯麥”號與“提爾皮茨”號。

面對美軍的炮擊,佩皮諾再次下令加速,繼續近美軍主力編隊。

此時,快速戰列艦與擁有快速戰列艦的速度的條約型戰列艦的差距表現了出來。不說別的,條約型戰列艦的加速能明顯不如快速戰列艦,其航速從二十二節提高到二十七節,花了足足五分鐘的時間,而快速戰列艦將航速從二十二節提高到二十七節,只需要二分鐘的時間。

千萬別小看這三分鐘的差距,這足以讓戰列艦完成三次齊了。

凌晨零點三十一分“俾斯麥”號中彈起火。

因為一直躲在“俾斯麥”號的後面,所以“提爾皮茨”號痺篇了所有打來的炮彈。可這卻讓美軍八艘戰列艦全都把炮口對準了“俾斯麥”號。

凌晨零點三十四分“俾斯麥”號連續被二枚穿甲彈擊中。

結果可以說是災難的,不但從航海艦橋向上的所有上層建築被穿甲彈炸成了廢墟,連階都被穿甲彈炸脫了十多米長的一段。

本來“俾斯麥”級戰列艦的防護設計就存在重大缺陷,在北大西洋戰場上,甚至被威力本來就很差的十四英寸節打殘過,在面對十六英寸穿甲彈,而且是威力強大的重型穿甲彈時,其防護更是嚴重不足。

連“德意志”級戰列艦都扛不住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的轟擊“俾斯麥”級又怎麼扛得住呢?

凌晨零點三十八分“俾斯麥”號的速度降低到了二十節以下。

“提爾皮茨”號也迅速減速,繼續躲在了“俾斯麥”號的股後面。

凌晨零點四十分,雙方的戰距離再次縮短到了一萬二千米左右。

就在佩皮諾準備下令轉向的時候,美軍主力編隊再次轉向到了二百七十度,並且在五分鐘之內就將航速從十六節提高到了二十四節。

面對這一情況,佩皮諾只能下令繼續加速前進。

這是個很無奈的決定,面對加速能好得多的快速戰列艦,六艘“老式戰列艦”只能望洋興嘆。

米切爾的戰術也很簡單,就是不斷轉向,保持足夠的戰距離,不給對手任何機會。

當然,在海戰中,往往越簡單的戰術越能奏效。

凌晨一點過五分,雙方的距離再次拉大到了一萬五千米左右。

因為雙方的速度都已達到了三十節左右,所以距離不會繼續擴大。在此情況下,米切爾再次下達了轉向的命令,美軍主力編隊的航向轉到了一百八十度。

佩皮諾沒有讓艦隊轉向,因為他知道,在這次轉向之後,美軍就很難繼續採用之前的戰術。無論如何,戰距離都將縮短到一萬米左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