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最後死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擊很猛烈,卻並不突然。

在第12艦隊到達之前,美軍第53艦[:艦隊,並且判斷出了其身份。

只是,第53艦隊並沒有急於轉移炮火。

這一現象很奇怪,可以說,當時處於第31艦隊與第12隊之間的第5艦隊受到的威脅最大,不管怎麼樣,威利斯-李都應該立即轉移火力,與第12艦隊戰,而把對付“河北”號的戰鬥給哈爾西指揮的第51艦隊。

另外,以威利斯-李的格,他肯定會意識到第12艦隊的威脅。

很明顯,哈爾西肯定下達了直接命令,要求第53艦隊首先幹掉“河北”號,再去對付已經到達戰場的第12艦隊。

從後來獲得的資料來看,當時哈爾西確實下達了這麼一道命令。

並不是說,哈爾西仍然認為第31艦隊才是主力,而第12隊不是主力。

即便哈爾西沒有判斷出二支作戰艦隊的身份,他也應該知道,擁有四艘主力艦,且擁有三十多艘輔助戰艦的第12艦隊明顯具有更大的威脅,並且是名副其實的主力。

毫無疑問,哈爾西再次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因為旗階先被摧毀,包括金凱德在內的艦隊司令部的官兵悉數陣亡,所以沒有能夠及時向哈爾西彙報南面的戰鬥情況。在被第12艦隊殲滅之後,第52艦隊的最高指揮官僅為一名巡洋艦的少校艦長,而該艦長在彙報情況的時候,明確提到,第12艦隊的四艘主力艦都遭到了重創,戰鬥力有所降低。

大概就是這份報告。讓哈爾西覺得第12艦隊並不是一個巨大地威脅。

畢竟。第52艦隊地戰鬥力在第五艦隊地四支作戰艦隊中最為強大。即便第12艦隊再厲害。在消滅了第52艦[=可能保持完備地戰鬥力。甚至不可能保持太強地戰鬥力。

實際情況也差不多。

在與第53艦隊火地時候。第12艦[~創。

“臺灣”號只有七門主炮還能繼續使用。

“廣東”號則只剩下了五門主炮。

“江蘇”號還有六門主炮。

“吉林”號也只有六門主炮。除了主要火力減少了三分之一之外。四艘戰列艦地副炮火力也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且電子設備。特別是雷達都出了問題。比如“臺灣”號地火控雷達就被炸飛了。

“廣東”號地火控雷達與搜索雷達都不見了蹤影。

“江蘇”號地主火力指揮中心被摧毀。

“吉林”號地前後二個火力指揮中心都被摧毀。

只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小看四艘還浮在海面上地“省”級戰列艦。

在喪失了雷達之後,四艘戰列艦都只能依靠光學設備。而“省”級戰列艦的光學設備並不差,除了主副光學測距儀之外,每座炮塔都有一副單獨的光學瞄準儀。在與第52艦隊戰的最後時刻,四艘戰列艦就完全依靠光學設備在指引炮擊,而沒有過分的依靠雷達。畢竟,在一萬五千米內,只要天氣狀況良好,光學設備的作用不比雷達差多少。如果戰距離縮短到一萬米之內,光學設備的測量度甚至在雷達之上。

也正是如此,第12艦隊才在十二點四十五分參加戰鬥。

此時“臺灣”號距離第53艦隊最後一艘主力艦,即“佐治亞”號戰列艦不到一萬一千米,排在編隊最後面的“吉林”號距離“佐治亞”號也只有一萬五千米。如此一來,四艘戰列艦都能夠用光學設備瞄準敵人,不用擔心炮擊命中率的問題。

恐怕正是第12艦隊在到達戰場之後,遲遲沒有開火,放棄了其擅長的遠距離戰方式,不斷的近第53艦隊,才會讓哈爾西認為第12隊的戰鬥力明顯降低,其威脅程度也就明顯降低,從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這個錯誤的直接後果是:第53艦隊失去了逃跑的機會。

前五輪齊,第12-1主力編隊的四艘戰列艦全都瞄準了“佐治亞”號,並且至少擊中了“佐治亞”號八枚穿甲彈。一百二十枚炮彈命中八枚,命中率高達百分之六點七。顯然,這個成績足以讓任何一名指揮官到驕傲。

結果也就不言而寓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