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破交作戰第三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白佑彬的幾個同窗好友中,謝昶倫最先與白佑彬合作,擔任白佑彬的參謀長,並且最先獨立發展,順利當上了主力艦的艦長。當初,白佑彬在推薦謝昶倫出任“果敢”號艦長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有點私心,也同時有點擔心。畢竟,謝昶倫的格比較懦弱,不見得能夠成為一名好的艦長。當然,這二年多下來,白佑彬的看法完全改變了。謝昶倫不但是一名優秀的艦長,還是當時帝國海軍數一數二的破艦隊指揮官。

談中,兩人說得最多的就是破作戰。

從謝昶倫那裡,白佑彬獲得了很多重要信息。

北大西洋上的情況與太平洋上完全不一樣。在德國海軍實力不夠強大,帝國海軍第四艦隊又沒有前出大西洋的必要時,戰雙方作戰艦隊的對抗並不烈,很多時候作戰艦隊簡直就是擺設。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主力艦並不重要。為了防止德國海軍殺出波羅的海,同時阻止帝國海軍進入大西洋,英國海軍的主力艦,特別是戰鬥力強大的“喬治五世”級與“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全都編在了本土艦隊與大西洋艦隊,沒有參加護航行動。

表面上,英國海軍佔有絕對的優勢。

當時,德國海軍只有四艘主力艦,且其中二艘還是戰列巡洋艦,而英國海軍本土艦隊擁有四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其戰鬥力遠在德國海軍之上。另外,帝國海軍第四艦隊僅有六艘主力艦,其中談得上有戰鬥力的只有“長江”號與“黃河”號,而英國大西洋艦隊則擁有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五艘“復仇”級戰列艦(後來被派往太平洋),戰鬥力也在第四艦隊之上。

可實際情況卻完全不一樣。

因為是否出戰,在什麼時候出戰的主動權掌握在帝國與德國海軍手上,而鍾長生又是一個以穩重見長的將領,所以在這二年多里。英國海軍一直疲於奔命,總在不斷的應付著各種各樣的威脅。

鍾長生採取的戰術相當簡單:拖!

當時,只要英國艦隊在海上活動,第四艦隊就返回港灣休整。只要接到英國艦隊返航的消息,鍾長生就會讓港灣內的戰艦點燃鍋爐,做好出發的準備。如果英國艦隊不上當。他則會率領艦隊出港,到海峽西面轉上一圈。

雖然這個招數相當簡單,但是其效果卻非常明顯。

到七十四年(42年)上半年地時候。在戰場上活動了近二年地英國大西洋艦隊才返回撲茨茅斯。進行了為期半年地休整。為了防止帝國海軍艦隊殺入大西洋。破壞英國地海上生命線。英國海軍不得不用本土艦隊頂替大西洋艦隊。結果。德國海軍抓住了非常寶貴地機會。發動了一次大規模行動。雖然結果並不怎麼樣。

“俾斯麥”號九死一生地逃回了威廉港。但是英國海軍也嚐到了不少地苦頭。最重要地是。在這半年中。英國海軍幾乎沒有辦法對付德國與帝國海軍在大西洋上活動地襲擊艦與破艦。

按照謝昶倫地說法。英國大西洋艦隊在去年八月份返回之後。其狀態也不怎麼樣。

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不可能在如此短地時間之內進行全面改進。最多隻是更換了一些老久設備。加上了一些新式設備。其戰鬥力只得到了有限地提高。而不可能像“復仇”級戰列艦那樣。得到全面提升。

白佑彬立即把這一點記了下來。這可是非常重要地情報。

因為雙方作戰艦隊都沒有決戰地決心。所以大西洋戰場上打得最烈地還是破戰與保戰。

在“果敢”號到達之前。同盟國地破戰打得並不是很順利。

當時,擔任主力的是德國海軍的幾艘裝甲艦。因為德國地地理位置並不理想,其主要港口在波羅的海,即便在北海上也有幾座港口,可都在英國艦隊的威脅之下。所以德國海軍的裝甲艦出動的時候,都需要其他戰艦來引英國海軍的注意力。當時,這個任務幾乎都是由二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承擔的。

對於廣袤的北大西洋來說,幾艘裝甲艦肯定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另外。隨著英國海軍組建了護航艦隊,美國在參戰之後也派遣艦隊參加了護航行動,之前被德國海軍寄託了巨大希望地數十艘襲擊艦也漸漸失去了用途。

“果敢”號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北大西洋上破戰與保戰的局勢。

當時配合“果敢”號作戰的還只有四艘“漢江”級與“揚子江”級輕巡洋艦。相對於廣袤的太平洋,北大西洋的面積小得多,且直布羅陀距離北大西洋航線也近得多,所以“果敢”號與幾艘輕巡洋艦隻有一萬海里出頭的續航力已經足夠了。

在執行了二次破任務之後,德國海軍終於“開竅”了。

按照謝昶倫的說法“果敢”號破艦隊的前二次破行動並不是很理想。一共只擊沉了二十多艘商船。戰果與消耗基本上持平,沒有佔到多大地便宜。可是。相對於德國海軍的襲擊艦與裝甲艦來說“果敢”號破艦隊絕對是北大西洋上的“巨無霸。”在第二次破行動中“果敢”號就襲擊了一支有四艘輕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掩護的船隊,並且在戰鬥中擊沉了三艘輕巡洋艦,二艘驅逐艦,以及十多艘慢速商船。

毫無疑問,德國人的學習與模仿能力非常強。

“果敢”號破艦隊取得的“輝煌”戰果讓德國海軍立即意識到,速度快的戰列巡洋角最佳的破戰艦,用輕巡洋艦協助戰列巡洋艦,能夠有效的提高戰列巡洋艦在破作戰中地戰鬥效率。

也就在“果敢”號第三次出港之前,德國海軍也採取了類似地行動。

相對而言,德國海軍的手筆更大。其派出地第一支破艦隊就由二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二艘裝甲艦,以及四艘驅逐艦組成。只是,這支破艦隊剛剛衝入北海就遭到了英國艦隊的圍剿,結果二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被迫返回波羅的海,二艘裝甲艦與四艘驅逐艦則躲入了挪威的海灣裡面。

顯然,德國海軍在應用破艦隊的時候還顯得有點稚

與之相反的是,從第三次破行動開始“果敢”號破艦隊就在北大西洋上大開殺戒了。在“海豹”號大型巡洋艦到來之前“果敢”號破艦隊一共在北大西洋上執行了六次破任務,除了前二次的行動不太順利之外,後面每一次破行動都擊沉了至少四十艘商船,且繳獲了大量物資,俘虜了不少的敵國船員。

在“海豹”號大型巡洋艦到來之後“果敢”號在直布羅陀港進行了改裝。

當時,破作戰的主戰場在美英航線,與美俄航線上。以“果敢”號的續航力,在北大西洋中部的美英航向上執行任務的難度並不大,可是在以直布羅陀為基地,前往北大西洋北部執行破任務的時候“果敢”號的續航力就顯得有點短了。

為了今後能夠更好的執行破任務“果敢”號必須進行改進,以提高續航能力。

因為直布羅陀港的條件有限,且沒有足夠多的純工人,所以“果敢”號的改進並不徹底,主要就是將一些壓載水艙改為油艙,並且將軍官娛樂室改為了食物冷凍艙,將艦體後面的三個水兵艙改為了淡水艙。

經過改進之後“果敢”號的續航力提高到了一萬五千海里。

當然,為了提高續航力,戰艦上的官兵必須做出犧牲。軍官只能在餐廳裡舉行娛樂活動還不算什麼,因為減少了三個大型水兵艙,結果導致三分之一的水兵必須睡“熱鋪”即一張鋪要輪換著供二人使用。

在“果敢”號進行改進的時候“海豹”號破艦隊在北大西洋上的表現更加搶眼。

半年之內“海豹”號沒有返回直布羅陀,而是一直在海上活動,前後襲擊了至少八支運輸船隊,擊沉了近二百艘商船。在其返航的時候,僅繳獲的商船船徽就多達六十八面。另外,在其俘獲的一艘運兵船上還俘虜了幾十名美軍高級軍官!

相對而言“海豹”號更適合破作戰。

除了其強大的續航力,超過“果敢”號百分之五十的主炮火力,高達三十五節的航行速度,以及先進的雷達與通信設備之外“海豹”號上裝備有完善的自我保障設備,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俘獲船隻上的燃油、淡水〕物等物資,並且可以在海上從提供支持的普通船隻上獲得補充彈葯。

這些,都極大的提高了“海豹”號的持續作戰能力。

另外“海豹”號強大的自我保障能力,還能夠用來幫助隨行的其他戰艦,比如為其他戰艦提供“夥伴式”燃油與淡水補給,用配備的起重機向其他戰艦提供彈葯與食物,甚至可以救治其他戰艦上的傷患官兵。

當然“海豹”號的到來,受到影響最大的絕不是帝國海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