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林兒上與相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侍衛們何在,趕快給我抓下來。”那些侍衛聽了元妃的吩咐,都伸拳攘臂地要來捉拿。奇兒乞雖然潑辣,卻是個無用的人物,見了這般景象,不覺驚慌失措,正在為難的當兒,朵兒只早已回到府中,派了個衛士,前來說道:“王爺剛才回府,聞得王妃到東宮來混鬧,命俺前來請娘娘從速回去。”元妃早已向奇兒乞道:“你說丈夫被我關在宮內,怎麼還在自己家中呢?現在太子雖然歸天,我也是一位殿下的妃子,你敢這樣的血口噴人,毀壞我的名節,我也沒有別的法子,只和你到金殿上算帳去。”奇兒乞見朵兒只已經回府,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壞,又聽得元妃要金殿上去算帳,不十分慌張。
那朵兒只派來的衛士又上前向元妃恭身說道:“王爺知道此事,不勝憤怒,命我前來請罪,要求娘娘念著骨至親的情誼,不要去奏聞皇上,免得獲罪不起。
至於王妃開罪娘娘之處,王爺自當以家法處治,決不寬貸的。”元妃聽了這話,還故意不肯甘休,定要和奇兒乞去見駕評理。
後經宮人們做好做歹地再三勸阻,方才答應放奇兒乞回去。奇兒乞受了元妃的羞辱,回到府中,朵兒只又將她毒打一頓。奇兒乞懷著一肚皮冤枉,無處可伸,呼天呼地大哭一場,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拿了三尺白綾,居然上起吊來。未知奇兒乞妃的自盡還有救星否,且聽下回分解。
***話說鐵木迭兒聽見太皇太后說了不少的氣語,不由得自己憂慮起來,他的來意本要太后給他想法害殺那個趙世延,卻被太后這一番話,不但阻住了興頭,反而憂起後事來了。
又問道:“當今皇上究竟怎樣的來由,老佛爺就值得這樣氣麼?”太皇太后聽他再一再二地問。
只是長吁短嘆一語不發地微搖著頭。鐵木迭兒也沒有一個意想的話去解釋她的愁慮,忽旁邊走出一個老婦,向著他微微地示意,輕輕地說道:“太師這樣的聰明伶俐,難道還看不出太皇太后的意麼?”這一問倒把鐵木迭兒越發糊塗起來。
心裡想道:“究竟當今皇帝對太皇太后的如何情形,我並未看見的,哪裡會知道呢?便乘勢就向那老婦私問道:“亦剌失,你每天在太皇太后面前,想總知道的。”亦剌失道:“太皇太后的病…”說至此,怕太后聽見,忙拉鐵木迭兒的袍袖,讓到外面便殿裡去,才說道:“太皇太后的病,是由當今皇帝發生的。
從前先皇帝在,太后怎樣說便怎樣應,到了今上就不是了。太皇太后說的話,不但不從,反說太皇太后未免多事。
所以太皇太后心中一想,實在是今上在與她作對,不由得氣憤起來,先與太師爺說的那番話,就是說當今皇帝心裡很惡恨太師爺這班人,叫太師爺注意著。
太皇太后恐怕管不了太師爺的事了,是不是這樣呢?”鐵木迭兒聽她說得很是,皺著眉道:“是倒是這個緣故,但又怎麼辦呢?”亦剌失道:“是了,要與太皇太后分憂解愁,還請太師爺速速想個法吧!”鐵木迭兒道:“我現在也老昏了,一點辦法也沒有,還是請教於你罷!”亦剌失冷笑道:“好一位坐鎮的太師,怎麼說在我當面請教呢?但是我為了此事確實也思得有一個意見在此。”鐵木迭兒忙問道:“怎樣的你說罷!”亦剌失言又止,惹得鐵木迭兒拉著她的手道:“彼此相知,何必半
半吐地遮飾呢?”亦剌失仍然沉
著,像煞不敢直說的樣子。鐵木迭兒立起身軀固請道:“你說罷,就有天大的事,我誓不走漏風聲。”亦剌失道:“果真麼?”鐵木迭兒道:“有如天
。”亦剌失復向四周一望,然後附耳密語,鐵木迭兒皺著眉頭連說“不易不易”繼復又說道:“好是好,我只是不能幫助。”亦剌失說完計策,聽他不肯幫助,反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太皇太后如此的恩遇,我已安心犧牲自己的命,去給太皇太后解除瘴疫。太師既不允助,那又怎能辦得了呢?”鐵木迭兒道:“我給你尋幾個人來,同你商量吧!”鐵木迭兒遂出宮,暗召爪牙平章政事赫嚕、徽政使失列門、平章政事哈克繖、御大夫脫武哈…暗暗領他們與亦剌失密議。
亦剌失語他們道:“此事須煩四位恩官盡點責任,將來事成之後,太皇太后當然有重大的賞賜。”赫嚕便問道:“計是這樣的。但須得一人下手方好。”亦剌失道:“這個責任,要煩四位商量一下誰人去行罷。”赫嚕等四人都面面相覷,似乎都有不敢作為的樣子。大家想來想去,還是你推我讓,結果還是亦剌失想著一人,拍手道:“若用此人前去,必肯努力了!”赫嚕忙道:“是了,莫非是我舅父亞列斯巴麼?”亦剌失道:“不錯,你們看如何?”四人稱善。
亦剌失當即請亞列斯巴來會議,並告以此託。亞列斯巴道:“蒙太皇太后恩寵備至,正思報答聖德。奈我深居宮,不染朝事,除盡心服侍外,別無甚事效勞。
今既以此事託我,我何敢辭呢?”大家見他肯了,便議定見機行事,亦剌失復以此事竊告太皇太后,於是病軀稍愈。
這且不表。再說英宗皇帝自即位以來,心中明知道太皇太后不滿意他,必有它種行徑,故必時常提防著。朝中又另舉賢良輔佐政事,以防小人權,倒也很是善法,這時便出了一個大大的忠臣名叫拜住。
他本是開國元勳木華黎的後裔安童之孫,幼年五歲喪父,母怯烈氏青年寡居,盡力輔育,而拜住亦天聰明,不與俗子相匹。既長,
通文武,頗諳戰略,治國之道尤
在心目。
曩時英宗為太子便聞其名,嗣使徵聘,凡三請不至,既語使者道:“此時尚非見太子之時也,請勿復來。”使者回報英宗。英宗愈加敬服。繼仁宗徵為宿都衛,勤職勉任。英宗復請見,回報曰:“都衛言,嫌疑所關,君子宜慎,我掌天子宿衛,私自往來東宮,我固得罪,太子亦幹不便。”英宗聞言嘆曰:“真君子也!”及即位,即擢拜住平章政事,暗命他訪拿黨。拜住奏道:“臣最可慮的,便是鐵木迭兒丞相一班人,恐朝夕有變。”英宗點頭道:“朕也是這樣想,卿為朕注意罷!”當時拜住受皇上之託,便竊命心腹家將四出探訪,在下談到此間,略把東方四俠的歷史說說。
何以叫東方四俠呢?原來遼東進海方面有一隱者闕其名,年過八十,尚如年幼的神,
食鬥糧,獨行千里,到遼東時,鄉人也不知他的來歷,他亦不與鄉人往來,每
獨坐深山,間亦來到村市遊玩。一
走一村落,見有一群健兒在草地上互相搏鬥。
他即立駐足在一旁觀看,見內中一孩生得柔弱贏瘦,被眾小孩嬲著他相鬥,這孩子最初不肯,後來被不過,只得說道:“鬥是斗的,我只鬥一人,第二個我便不來了。”內中一強壯小孩道:“只要你肯,就與我鬥罷。”瘦孩搖頭道:“不行,你的氣力太大,我只與林哥鬥就是了。”強孩道:“我難道是三隻手麼?你不肯同我鬥,我偏要跟著你,好容易今天把你騙到這裡來,正想玩你一下,你若不肯,這也不難,你可答應我前天要求你的那件事。”瘦孩紅了臉道:“你這話太胡鬧了,我又不是女兒家,可這樣地說麼?”旁邊又一孩道:“蘋哥,你不要同他善說,你只須如此便行。”蘋兒便不作聲,任他同林哥兒去拼一對,當下瘦孩擺了個架子,林兒上與他相鬥,只來往了三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