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敲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心裡把自己裝扮好似凶神的紀沉魚,支著架子帶文杏一路回來。到房裡才啞然失笑,居然失態。
第二天,紀家早早收拾水榭,又請了一班小戲子。秋水帶風怕冷,又生上火爐。
武王氏來得最早,武彩蓮在轎子裡幻想自己修理紀沉魚:“母親,等下她再犯壞,你得幫我。”武王氏不以為然,她一直不相信女兒說的,紀家四姑娘有這麼厲害,故意滑腳托起她的手肘。女兒是個什麼子,紀家四姑娘怎麼敢這麼做?
淡淡道:“這是做客,你去了最好老實。”武彩蓮不依扭扭身子,手指緊了幾緊,彷彿握住紀沉魚的脖子。
武家三房裡姑娘要尋死,不過是裝裝樣子。不過惹得三房裡又和二房鬧一出,不管武二太太王氏還在生病。口口聲聲:“裝病躲事!”幾乎把武二太太氣得要吐血。
車在紀家大門停下來,武二太太往車外看,這一眼,幾乎呆住!瞬間她的面上浮出驚嚇,惱怒,暴躁的神。
舅太太姜氏穿一件做客的衣服,正笑逐顏開往裡面進:“老太太在等我,我也想她呢。”
“舅母?!”武彩蓮咬牙,武王氏拉不住,一頭鑽了出去,在外面響亮的道:“母親,快下車,姨媽只怕等急了。”武王氏原本不想下車,紀老太太請她,打的名頭是商議庶子們親事。紀家的姑娘武王氏都見過,她才把庶女算計過沒多久,因為她和陳三公子多說幾句話,武彩蓮不依不饒,一定收拾她,個爛攤子,當母親的為她收拾才幹淨。
庶女的事出了醜,常會的人家背後裡說,當面也說,武王氏打定主意庶子們親事們給自己撐個光回來,紀王氏一去說,武王氏就答應。
她答應的快,是她早就相中紀家的姑娘。生得好,配給庶子們,難道沒有?難道說自己不上心?
再有紀家的姑娘在孃家有紀王氏,那是自己的親姐姐,出了門子,有自己,是婆婆。就分家出去,武王氏也不怕,因為親事還沒有定,她今天是來和紀老太太商議家怎麼分?以後按月按年孝敬她什麼。
不想舅太太在!
自從姜氏鬧了一出後,武王氏氣病,往孃家送信,自己兄長也不見來,那是個怕老婆的,只有一個管事提了一食盒點心來看。
呸!誰稀罕那點心。要的是句公道話,至少也要暖心話吧。不想一個人不來!
武王氏今天一來說親事,二來再和姐姐說說,起她往
對舅太太的恨,姐妹一起殺回孃家大鬧一場才解氣。
沒想到,紀家請了舅太太!這不分明讓自己難堪。
待不下去,女兒在外面喊出來;要下車,武王氏才不想和舅太太打招呼。
舅太太姜氏自己笑過了來,她身邊總有兩個丫頭。左手一招:“香憐兒,”右手一招:“玉憐兒,”再笑得格格:“這裡還有一個可憐的,我說三表姑娘,那陳公子不記掛你了是吧?”顧家的家人沒必要守口如瓶,還有顧老太太,有笑話不傳她就傻了。紀家四姑娘是胭脂虎,白長一個好胚子;武家三姑娘是胭脂虎,倒貼陳家,人家還不要。
最後也啐,這就是老世家,祖宗手裡規矩出來的這樣好人!
這是顧老太太原話。
紀沉魚落了個兇,武彩蓮落了個賤!
姜氏此時提起來,自己笑得很開心,武王氏繃緊面龐下車,冷冷道:“嫂嫂,這是你外甥女兒,她不好,你好在哪裡?”門上人趕快往裡通報,王氏急急出來,姜氏拉著她訴苦:“大姑太太,您這是請客,是給我添堵?”武王氏冷眉冷眼:“姐姐,我們回去!”紀四老爺肅然出來:“慢著!舅太太,姨太太,老太太在等你們。不是孩子,脾氣鬧過就算了!”
“姨丈,這全是你家的賤丫頭害的我!”武彩蓮忿忿不能再忍。紀四老爺大怒:“咄!你不認表親,我還不想認你!”站在大門上,把武彩蓮一通數落:“我們去顧家,有你這沒出閣姑娘什麼事!你帶人去砸門,顧親家天天在提,你大表姐過得不好,全是有你這門好親!”正說著,轆轆又有馬車停下,沒停穩,車裡先起怒聲:“好啊,你這個賤丫頭也敢在這裡!”陳三公子的母親陳太太到了。
她還算好些,下車見到紀四老爺在,收起怒容勉強招呼:“四老爺在,”再對武王氏母女憎惡地一撇嘴:“老太太三請四請讓我們來,沒想到是想說合,我們不依!”這一個多少好打發,紀四老爺給她一個笑臉兒:“陳太太,老太太催呢。”陳太太還顧大面子,高昂著頭帶著幾個孩子進去。
陳家的兒子女兒,就沒有那麼客氣,雖然不橫眉,也丟下無聲的嗤笑。
姜氏一見趁心,笑嘻嘻進去。
紀四老爺留下王氏姐妹單獨說話,他一行走一行又嘆息,世人多浮躁,以浮躁為美!
還不自知!
武王氏滴淚:“姐姐,我們回家的好。”才說要走也沒那麼容易,後面來了兩輛車,車上趕車的是武家的管家,他帶著幾個公子姑娘都過來:“老太太說,做客呢,讓小爺們和姑娘都來逛逛。”武家二房裡,除了那一個倒黴房裡有男人的姑娘立志披髮修行,另外兩個庶子,兩個庶女都過來。
武王氏彆彆扭扭來見紀老太太,紀老太太熱情萬分,丟下眾人道:“我有一個好東西,只給姨太太看。”姜氏沒好氣,陳太太虛假一笑,武王氏面上有了光彩,跟著紀老太太單獨進去。
內室中坐定,紀老太太滿面笑容:“姨太太,你我親上做親,你不嫌我們家不如以前,我們要高攀你呢。”武王氏心裡更舒服。幾家沒落世家裡,紀老太太為人頗有口碑,她放低身段來客氣,武王氏大大方方說出來:“老太太,姑娘們沒話說,我打小兒看著長大。只是有一件,以後怎麼孝敬我?”此時不拿蹺,又待何時?
一份整齊的嫁妝,中間出來若干,武王氏想的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