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接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三十六章接應至於在兩軍戰時曾派人暗中窺視的篾兒乞人,顯然已經被宋軍乎想像的強悍嚇破了膽,雖然他們主力全出、一百人打他們一個的話,也未必消滅不了趙旉他們這一百多號人,但是損失必然十分慘重,而篾兒乞人一向都是以自保為處事的第一原則,自然不願幹這種賠本買賣了,金錢雖好,也得有命去拿啊!萬一自己戰死,好處全被別人拿了,豈不是太可悲了?

雖然趙旉從一開始就看不起膽小怯懦的篾兒乞人,但畢竟自己這邊人少,見他們沒有跟來,心中還是略略鬆了口氣,而釋放了大部分戰俘以後,全隊的行進度也大大加快,沒用幾天工夫就來到了阿爾山腳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趙旉讓訶額侖拿出一件隨身的飾品人帶上山去,讓弘吉剌部的人下來接。可還沒見山上有人下來,西南方向的地平線上卻突然塵土飛揚,而且傳來了雷鳴一般的巨響,連大地也在微微震動,顯然是一支至少數千人的騎兵正朝這裡趕來。趙旉眉頭一皺,正想下令不等弘吉剌部的人下山就先進山躲避一會,卻突然一個閃念,想到來人的方向,頓時心中釋然,示意一臉警惕的辛棄疾他們放輕鬆“別緊張,來的大概是自己人。”辛棄疾也是聰明人,立刻就明白趙旉為什麼作出這個判斷,鐵嶺以南地近宋境,並沒有能夠一次派出幾千人馬的大部落,而北邊的大部落又沒必要繞個圈子從南邊過來,所以來的十有**會是大宋的軍隊,至於他們出的原因,辛棄疾用股都能想得到,無非是為了追回趙旉這個不負責任的未來皇帝…

雖然大體上放下了心,但辛棄疾還是派出了幾個斥候一探究竟,若是因為他的答應而令趙旉陷入危險,他可就百死莫贖了。隨著那支人馬的近,辛棄疾終於看清了來者依稀的模樣,不由一驚道“準備敵,是胡騎!”

“雖然已經相當厲害,但畢竟還是了點…”趙旉暗想,嘴角透出一點笑意,隨即揮手示意辛棄疾稍安勿躁,來者是自己人“胡騎哪有這麼嚴密的陣型?看人只看衣冠的話,是會鬧笑話的,打出我的旗號,讓他們的主將過來!”以旗幟來指揮軍隊行止的辦法在中國古已有之,趙旉掌權後又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形成了類似於旗語的指揮系統,並在海軍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6軍所用的版本雖然簡易許多,但一些淺的意思還是可以表達出來的。趙旉讓幾個遊騎兵按他的意思打出相應的旗語之後,那支大軍果然很快停止了前進,只分出一支十餘人的騎兵小隊來到趙旉跟前,這下辛棄疾也知道沒問題了,雖然來人一身胡服,但看他的模樣,不正是自己少年時的偶像岳雲嗎?

岳雲見到趙旉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對於當年的那次風波,他也是親歷者之一,到現在都心有餘悸。雖說趙旉現在的基已經比當初穩固了許多,但是如果在外逗留的時間太長,抑或是遇到什麼意外,也未必不會再次生什麼大的亂子。而且身為人父的大宋皇帝趙構這次更是徹底抓狂了,父母最怕的就是子女離家出走,而趙旉這小子(在父母眼裡不管兒子多大歲數也都還是小孩子)似乎是上癮了,居然還“二進宮”急得他都想下旨徵大軍北上救子。

在趙構眼裡,當年趙旉遠赴西遼也沒有這一次兇險,遼人雖然也是胡種,好歹也算是一隻腳踏進了文明社會,就算趙旉遇到什麼意外,也不至於有命之憂,總有辦法將其救回,可現在趙旉北入大漠,那裡的韃子一向不服王化,可比遼人危險多了,而且萬一真出了事,恐怕連趙旉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就更別談將他救回來了。

好在虞允文等閣臣雖然也很氣憤,卻還沒有像趙構那樣關心則亂,他們討論後決定先派人和以前大宋派到草原上潛伏下來的內衛探子聯繫上,看看能不能打探到趙旉他們的消息,結果果然得知有一隊上百人的“商隊”進入了草原,其所攜帶的商品價值遠遠出了一般的漢商,十有**便是趙旉他們那些人。

虞允文經過分析,斷定趙旉回來的時候肯定會走鐵嶺以南的那條路線,因為別的路線各方面條件都要差很多,趙旉雖然並不貪圖物質享受,卻是個好逸惡勞的人,不會在目的達成以後還自己找苦吃。他這才簽署命令,派岳雲率領特戰大隊的五千騎兵(注1)偽裝成胡騎進入大漠接應趙旉他們,並出動燕雲和遼西地區幾乎全部的熱氣球部隊幫他們做好基礎的偵查工作,否則即使是已經明確的那片趙旉必經之地,也有數百里方圓,就算將幾千人馬扔進去找人,依然如同大海撈針一樣困難…

虞允文向趙構請旨只派岳雲的特戰大隊進入大漠找人,是經過深思慮的,草原與荒漠地區作戰,難點從來都不是如何戰勝敵人,而是如何解決後勤補給問題,如果派的兵力太多,糧草補給的壓力就未免太大了…

要知道這種出兵境外的行動,在正常情況下,每出一個士兵,就得至少多派兩個民夫。而且大宋目前大部分的徭役人口都被幾個大工程所佔用了,能夠騰出空來的人力也就區區幾萬人而已。而派出特戰大隊來執行這個任務,則可以令朝廷在人財物力上所受的壓力大大減輕…

注1:隨著火器的新月異,與不利於騎兵馳騁的南方領土迅擴大,這兩年裡特戰大隊一萬五千人中騎兵的比例被削減了不少,從最多時的將近八千人減少到了如今的五千多,但由於中選的緣故,這支騎兵的素質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更強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