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會變色的盤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和一臉的左山告了辭,楚琛就驅車來到自己的店鋪。
“楚老闆好!”
“老闆,您回來啦…”楚琛剛走到門口,就有人笑著和他打起了招呼。這次從去緬甸到昨天回來,都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再次回到自己的店鋪,楚琛聽著這些招呼聲,就覺得是無比的親切。
楚琛笑著和店員還有客人們寒暄著,另外還把一包從歐洲帶回來送給員工們的禮物了給周文平,讓他等下班的時候,發給大家。
這些禮物雖然不過是些小玩意,本身也不怎麼值錢,但當店裡的員工聽說有這等好事時,也都顯得非常開心。這也正是楚琛想要達到的效果,既沒花多少錢,又讓員工覺得老闆心裡一直想著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接下來,周文平就拿著本子,在楚琛的辦公室給他彙報這一個月,店裡的一應事務和收支。最後,還把謝功寫下的東西,也一併給楚琛決斷。
楚琛放下手中的清單,說道:“就按謝老寫的購買吧!”
“好的,我這就去準備!”周文平點了點頭:“那你準備讓謝老什麼時候來呢?”
“這事就聽聽他的意見吧!”楚琛回道。
“如果按他的想法,估計明天就想來工作了。”周文平笑著說道。
“得,他想來就來吧,我是沒意見!”楚琛笑道。
“那我買好了東西,就通知他。”
“嗯!”楚琛點了點頭:“周哥,這個月辛苦你了!”
“這有什麼辛苦的。比起咱們揀攤,現在的工作不要太輕鬆了!”說到最後。周文平顯得有些慨,想當年。為了生計,哪天不是起早貪黑,風裡來雨裡去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如果不是楚琛的話,他現在應該還過著這種
子,這也讓他更加堅定,今後要用更好的工作來回報楚琛的決心。
聽周文平說起揀攤的事情,楚琛同樣也很是慨,如果是一年前。他
本不會想到自己有這麼大的變化,就算是現在,他有時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做了個白
夢,生怕這個夢突然醒了。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啊!”楚琛暗自嘆了一句。
處理好了店鋪裡的各項事務,楚琛和周文平一起走出辦公室,他剛才走上樓的時候,就看到元弘建帶著一隻盒子進來了,這讓他當即就想到了之前吳叔跟他說的事情,現在他就想看看。元弘建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楚琛走到會客室,就聽到元弘建正在手舞足蹈的和吳叔說著話。
“元老,您今天又聽說了什麼事情啊,這麼高興?”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楚琛才知道,原來元弘建也有一顆非常八卦的心,只要是什麼奇聞異事。或者市場上的一些見聞,他都喜歡打聽清楚。
而且每次來。元弘建都會這些事情跟店裡人添油加醋的講述一番,再加上他口材不錯。這些事情,楞是給他說出了評書的效果。有時吳叔都打趣他,就這水平不去說評書,那真是廣大聽眾的重大損失。
“小楚啊,今天這事我可不是聽說,這是我的親身遭遇啊!”說到這裡,元弘建一拍大腿,臉上更是一副悔之晚矣的表情。
“啊!怎麼回事啊?”楚琛連忙問道。
“哎…”元弘建長嘆了一口氣,隨後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楚琛也是非常的無語,你道為何?原來元弘建說的這麼痛心疾首,只不過是錯失了一枚康熙通寶而已,雖說這枚康熙通寶的板式比較特殊,但也不過才幾百塊錢。
幾百塊錢也就別說了,畢竟對普通藏友來說,也不是什麼小錢,但這枚康熙通寶的小販給的價格和真實的價值相差一百塊錢都不到。就為了這點錢,元弘建就表現的這麼誇張,楚琛能不無語嘛。
“嗨!你們是不是覺得為了這點錢,沒必要這樣,如果是平時的話,就算丟了一百塊錢,我也不會心疼,但你們想想啊,我不過是晚了那麼一秒鐘,東西就被別人先拿到手了,你們說我鬱悶不鬱悶…”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鬱悶總行了吧!不過小琛事情多,你還是把你帶來的東西,讓小琛看看吧!”知道再這麼下去,元弘建估計得嘮叨個沒完沒了,吳叔連忙把他的話給打斷了。
“對對對!差點忘了正事!”元弘建一臉的恍然,隨後連忙把盒子裡的東西拿了出來,原來是一隻看起來很像是礬紅釉的盤子礬紅釉是紅釉之一,屬低溫釉,以青礬為原料,經煅燒、漂洗製成礬紅,故稱礬紅釉。主要著劑為氧化鐵,又名鐵紅,它的
澤往往帶一種橙子般的紅
。燒製方法是在已燒好的白胎上施釉,二次入窯在900度左右燒製而成。
礬紅釉在明中期開始有很大發展,因嘉靖時期麻倉土告竭和燒造銅紅釉的技術衰退。礬紅釉呈沒有銅紅釉
澤純正鮮豔,但其呈
穩定且易燒造。明清時作為紅
彩料廣泛使用,瓷都窯多用礬紅與多種
彩相配描繪龍鳳、花卉等各種紋飾,畫工
細。
元弘建的這隻盤子看上去好像雕工很細的樣子,上面的圖案也很有說頭,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燕京八景”又稱“燕山八景”或“燕臺八景”等,得名於金代明昌間,後代文人紛紛題詩,遂名聞遐邇。明代李東陽於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風”、“東郊時雨”並賦《十景》詩,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說。
西山是指京城西郊連綿山脈的總稱,所說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帶。香山是這一帶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
西山風景優美,唐、宋以來已成為寺院薈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開闢的園林。
“西山積雪”就是西山雪後著名景觀。
據史載,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帶建造大永安寺,還興建行宮。後來他的嫡孫,直接繼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顏璟,又在此地相繼構築了祭星臺、會景樓等建築,說這裡是章宗定西山積雪的景點,似屬無可非議。
可以想像,每當雪後初晴,從這裡憑高臨遠,但見山巒玉列,峰嶺瓊聯,旭照輝,一派紅裝素裹,倍極壯麗,應該說,“晴雪”要比“積雪”更富有詩情畫意。
這裡在元、明時期,都有文人在此寫下無數詩詞,而在明代的時候,這裡一度由西山晴雪改為西山霽雪。
到了清代,乾隆十年開始在香山大興土木,乾隆十二年這裡改名靜宜園。園內不僅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古剎和人文景觀,而且還具有深邃幽靜的山林野趣,保持著濃郁的自然生態環境。
乾隆來到靜宜園看後寫了《西山晴雪》詩,將“西山霽雪”改為“西山晴雪”並將詩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半山亭北,朝陽
登山道右側。
只是讓楚琛覺得非常可惜的是,香山雪景固然很美,但到了現在,京城的降雪已經不怎麼多見了,美麗雪景更是少有出現,別說外賓不易賞到,就連市民也難得一見。
於是,到了現在,曾經令許多文人雅士稱讚不已的“西山晴雪”聲譽漸薄。而香山的良辰美景,則被香山紅葉所取代。秋季丹黃朱翠紅炫彩,黃櫨紅葉層林盡染,成為遊覽觀賞的好地方。
這讓楚琛嘆之餘,也想起一個成語“時過境遷”楚琛把盤子仔細打量了一番,馬上就知道,這隻盤子應該是件贗品無疑,不過盤子的材質好像有些奇怪,看起來像是瓷器,但手
又不像瓷器,
覺很是奇怪。
“元老,不知道這隻盤子有什麼奧妙?”無弘建用一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表情,說道:“這隻盤子會變!”
“變?”聽到這樣的答案,楚琛也不
為之一愣。
“對,就是會變!”元弘建信誓旦旦的說道。
原來,前些子,元弘建淘換來了這隻盤子,因為覺得雕工很細,圖案又很有說頭,他是越看越喜歡,雖說剛買回來有點兒髒,不過洗洗就沒事了。
可這一洗不要緊,怪事兒發生了,原本通體紅的盤子在沾到水後,竟然立馬變成了綠
!這讓元弘建大吃一驚的同時,也不
猜測,難道這隻盤子掉
了?不過這也不可能啊,如果盤子真掉
,那也不可能從紅
變成了綠
啊!
而且讓元弘建更加覺得意外的是,當盤子被風乾以後,竟然又恢復成了原來的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元弘建冥思苦想,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當他看到花盆中的幾塊石頭時,腦中靈光閃,突然想到了他曾經聽說過的一件事情,有些盤子是用變石雕刻成的,會變顏
,而且非常珍貴。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元弘建還專門用燒紅的鐵針在盤子上試驗了一下,果真在燙過以後盤子不但絲毫未損,就連煙也沒冒一下。這下讓元弘建高興極了,難不成這個盤子果真是用變石雕刻成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