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讓練兵成為常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離開磨盤嶺前,陳華本每個隊員的訓練表現和特長,進行了正式的分班。

隊長兼總教官:陳華;狙擊班11人,班長武剛,副班長袁福;偵察班11人,班長朱山,副班長馮仁;警衛班12人,班長鍾平,副班長劉玄德,陳華的兄弟全部在警衛班裡;特一班11人,班長劉放,副班長陳百勝;特二班11人,班長趙德勇,副班長歐陽德;特三班11人,班長何文兵,副班長王劍。

在陳華的計劃裡,偵察班的發展方向是情報偵察;警衛班的發展方向一是近衛部隊二是教導隊,以後包括基地警衛等任務,都由警衛班負責。

其實,這三個月的文化學習的成績也讓陳華到欣,雖然規定每天至少學會5個漢字,但三個月下來,最少的人也學會了兩百字,而識字最多的,已經達到近千字的水平,這樣的水平,要寫一封家信是足以勝任的。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陳華不敢忘記太祖當年的教導。更重要的是這些傢伙的文化水平還在不斷地增長。

陳華自己在這三個月中也收穫不少。首先是個子增長了一大截,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三,在前世這個身高雖然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時代卻也算得上高個子了;其次是陳華的特戰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在與隊員們的較量中,從最初的一比三較量直到最後的一比一個班的較量,隊員們都沒討得好去,這種較量更讓陳華的威望空前高漲。士兵服什麼?士兵服的就是強者。

在離開磨盤嶺前,陳華將除警衛班以外的其他班的班長留下,同時每個班還留下了兩個隊員,一共15人留守磨盤嶺基地。這個基地,就是陳華不斷出兵、練兵的基地。基地由武剛總負責,另外四個班長則成為武剛的助手。

這三個月裡,武剛的活動能力和成長速度讓陳華深,這個普通獵人,似乎天生具有獨擋一面的領導才能,格理智而冷靜,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而且很快就能舉一反三,三個月中,除了練就一手出神入化,指哪打哪的槍法外,武剛還發動李家村的獵人青年,負責運送訓練給養,而且處事公正,帳目清楚。沒有李家村的人幫忙,68人的吃喝拉撒真還不好解決。

本來,陳華是可以通過兵工廠的儲藏室解決給養問題,基地升到1910年代(二級),空間也達到了20立方米,但是,為了避免太過驚世駭俗,陳華也只得採取常規的後勤手段。再說,儲藏室和兵工廠是陳華最大的秘密,偶爾出現一個小物件,還可以說成是魔術或者法術,但要說突然出現幾輛戰車幾門大炮,幾十袋大米的話,肯定會引起人們的猜疑。不到關鍵時刻,陳華是不會再在人前顯擺自己的這種異能的。

對於磨盤嶺基地,陳華寄予著厚望。在陳華與武剛分說的計劃裡,常練兵規模要達到300人左右,每三個月出兵一個批次,其中表現特別優秀的每期選30人再特訓三個月,讓其真正成為特種兵和各方面的專業人才。

這些人訓練好後,除少部分公開加入護廠隊外,大部分人都放在老馬山中,讓其佔山為“匪”陳華大概算了一下,按這個規模訓練下去,在未來的兩年半時間裡,陳華總共可以訓練出來3000人左右的士兵,其中還有300名左右的特種戰士。

當然,在此時陳華的這些東西還只是紙上談兵,要把它變成現實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前世的陳華就是一個謀定而後動的人,他不喜歡打無把握無準備之仗。前世的陳華也看過很多網絡小說,他對那種主角穿越之後立即就拉出一支隊伍大殺四方成就霸業的做法從來就嗤之以鼻,現實生活要真是那麼簡單的話就好了。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也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更不管是華夏還是外國,人,都是逐利的動物,在沒有明確的希望,沒有讓人動心的利益之前,想讓別人為你賣命那隻能說是你一廂情願。

前世太祖的部隊之所以從者如雲,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就其核心層面來說還是因為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解決了人們的利益問題,再加上給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願望遠景。當然,當政者的**與無能客觀上加劇了人們對於統治者信心的喪失。

也因為如此,陳華對那種埋頭髮展的網絡小說便情有獨鍾“廣積糧,緩稱王”才是真正的王道。雖然前世的陳華在現實世界裡只是一個小人物,但在網絡遊戲中早就練出了一身的領袖才華,數萬人的玩家隊伍,上百萬的npc部隊,被陳華調理得如臂指使,沒有一點本事顯然是不行的。

通過三個月魔鬼般的訓練,陳華不只是贏得了隊員們的敬畏和尊重,同時還獲得了隊員們的忠誠。通過陳華講的那些故事,讓隊員們明白了教官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前所未有的訓練方法,前所未見的武器系統以及未來觸手可及的事業,讓這些隊員們隨時都保持著高昴的情,一些進的傢伙甚至已經開始幻想跟隨陳華征戰天下的豐功偉績,只要命大不死,他們就是未來的元帥、將軍。

讓練兵成為常態,在保證數量的同時更要保證質量,練出的兵一定是兵,這是陳華對磨盤嶺訓練基地的要求。為此,陳華決定每隔十天上磨盤嶺去檢查一次訓練工作。

為此,三陳華等人離開磨盤嶺的第三天,300個青年就被送到了磨盤嶺上,而且由陳華親手訓練出來的第一批次隊員負責護送。

由於名義上是護廠隊,所以陳華並沒有為隊員們裝備chb-1型步槍,而只是為他們每人配備了一把雪楓刀,同時配備了一把chs-1型手槍,這樣的裝備出行方便利於攜帶。

至於麻盤嶺上,陳華則留下了1000支步槍、5重機槍和10輕機槍,子彈更是留下了近百萬發。

這樣的火力配備,再加上險要的地勢,即便清軍得知磨盤嶺上有一支隊伍,想要攻下來也是非常艱難的。

ps:昨,遞了簽約申請,沒有回信。呵呵,也許本書的成績還讓起點的編輯大大們看不上眼吧…所以,千殤繼續求收藏和推薦!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