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大總統也有主意尋求支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華甫,你的理由呢。\本章節貞手打\”袁世凱看了看馮國璋說道。
“大總統,我說實在話。從獨立軍展現出的實力看,要擊敗獨立軍一個師,我們至少要運用兩個師甚至更多,陳華現在有五個主力師外加一個炮兵師,我們想要獲勝,至少需要動用12至15個師,而且結局最多是慘勝。”馮國璋把基本的意思說了,剩下的自然由袁大總統自己去思考了,國防軍的戰略力量總共才21個師,而且第六軍和第七軍的六個師戰鬥力本無法和前五個軍的戰鬥力相比,難道,我們和陳華來個同歸於盡?
“芝泉,你又是什麼理由?”袁世凱一個一個地點將。
“大總統,我昨在看中華地圖,看著看著,我就在想,大總統佔據著中原大片江山,而孫龜縮在南方一隅,陳華又居西南,這很像三國時候的魏、吳、蜀呢。而且,這大總統就相當於曹魏,比曹魏更強大;這孫文相當於孫吳,但比三國時的孫吳要弱得多;這陳華雖然氣勢洶洶,也不過是蜀漢而已,蜀漢有劉、關、張、趙、黃五虎將,哪一個不是當世名將,但最終這一統天下的,卻是曹魏。”段祺瑞說完,有些得意地看著袁世凱。這番話,他可是思考良久才想出來的。
“說得好,芝泉說得好。”在場的人,除了袁世凱笑的外,其他人都出言讚美道。這不但是說袁大總統必將統一中華,而且還會像曹家一樣,
個皇帝噹噹。
待眾人表現完畢,袁世凱又說道“芝泉耍了個滑頭,這打還是不打,你並沒說明相應的理由。”
“我主張暫時不打,理由就是我剛才說的三國。當蜀、吳都沒有魏國的威脅時,他們會幹嘛?呵呵…”段祺瑞是越來越得意,這可是臨場發揮的了。
“芝泉,你是說他們之間有可能會打起來?”袁世凱有頓悟的覺。
“大總統,這我可說不準,不過,這陳華對外的第一仗卻是雲、貴,雖然這雲、貴是中央的地盤,但它們不是在南方嗎?他們離孫的地盤更近呢。”段祺瑞似乎沉在三國裡爬不出來了,有一句話叫過猶不及,就是說的段祺瑞現在的這種情形。-=會員手打=*果然,他最後的分析並未博得眾人的喝彩。歷史,早就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利益,也不完全就是地盤或人口。
“仲珊,大將裡可只剩你一個了!”袁世凱看著曹錕,等他表態。
“大總統,我也主張暫時不打。其理由,一,我們沒有取勝的絕對把握,要打,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二,國防軍現在的國防任務壓力也很大,東北、北面、西北都是我們在扛著,要調15-20個師的部隊顯然是不可能的;三,我想唐總理他們還有反對用兵的理由。”曹錕這傢伙也算急中生智,把唐紹儀等人拉出來擋駕。
唐紹義知道自己不表態已經不行了,心裡組織了一番措辭後,才說道:“大總統,及各位。我們政府各部總長這兩天也在議論西南之事。綜合起來的意思是,第一,目前政府財力並不足以支持一場大戰,特別是與西南的大戰;第二,各國態度目前十分曖昧,如要動兵,最好取得各國諒解;三,我軍分駐各地,想要將部隊調到一起至少需要兩個月,到時形勢也許發生了變化;四,冬季用兵,對於士兵、民眾均是一個考驗。所以,政府的意見是最好不用兵,即便要用兵也推辭到天之後更好。”唐紹儀之後,陸徵祥、趙秉鈞、周學熙都從各自的角度闡述了不用兵或暫不用兵的理由。看來,這仗是暫時打不起來了,但打不起來並不等於就什麼事也不幹。袁世凱很快就想好了對策,當然,這些對策也有類似於楊度這樣的人的智慧的凝聚。
“好。各位的意見已經表達完了,我說說我的想法,如果大家沒有意見,明天就在總統辦公會上決定吧。”
“首先是各部防區調整。第一,仲珊的第一軍自命令下達之起從東北調到湖南、江西,並主持兩省政務;第二,薑桂題第六軍隨命令下達之
起接替東北吉、黑兩省及內蒙防備;第三,升‘東北獨立師’師長張作霖為奉天省長兼獨立師師長,負責奉天防務;第四,第六軍原陝甘寧防備由聘卿接手。”
“其次是擴軍。第一,每個軍新增1個炮兵師,其費用由中央政府和各軍長各出一半;第二,陝西、山西、河南、黑龍江、吉林四省增編1個獨立師;第三,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各增編2個獨立師,並在省會城市增編1-2個警備旅;第四,成立首都警備區,原警衛師擴編為三個師,即警備一師,警備二師,警備三師。”袁世凱這個建議一出,眾將軍紛紛叫好,突然增加了19個師,12個警備旅,有些人又要升官了,而自己又可以肥一肥了。
“再次是對川對策。第一,即起加強上海、南京、九江、漢口、安慶、宜昌港口督查,對來自四川的貨物加徵20%的口岸稅;第二,在宜昌江面設
動查稅點,凡運往四川的貨物一律徵收貨物價值20%的過境稅;第三,凡四川在中央政府轄區內的辦事處,必須加強人員、事項、物資的專項檢查,以防不法分子趁機破壞全國的大好局面;第四,由外
總長陸徵祥負責,給各國駐華公使館致函,要求他們駐各地領事館除商務、人員往來外,不得與各地方政府洽談除上述兩個問題之外的其他任何問題,中華,只有中華民國政府才是惟一合法政府,各地方政府必須與中央政府保持一致;第五,中央控制的媒體要有計劃地批駁四川地方政府的軍閥本質,要呼籲四川及西南人民敢於起來反抗暴政;第六,凡四川地方政府官員在中央政府其他省份的直系親屬等,必須加強管理…”
“第四項是關於財政和稅收。由於中央政府財政壓力過大,決定從節後開始增稅:第一,各地鹽稅新增20%,其新增部分全部收歸中央;第二,各地田畝稅,旱地每年每畝增加5分,水田每年每畝增加1角,其增加部分全部收歸中央;每三,全國新增國防稅,每人每年5分,其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分成,中央政府佔六成,省政府佔4成;第五,凡在中華境內銷售之商貨,一律按其價值徵收2%的所得稅;第六,凡從事姻脂行業之婦女,每人每月徵收1元的營業稅,其中中央政府收五成,其他則由各地自行分配;第七,凡買賣田地者,每畝
契稅1元,由賣方和買方各
一半;第八,凡買賣房物等不動產者,按成
額的20%徵收
易稅,由賣方負責繳納…”
“大總統,好啊,好啊,這下子不愁軍餉了!”幾個將軍齊聲讚道。
只有財政總長周學熙面憂慮,真不知這些個政策一旦公佈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周學熙乃清末民初的著名實業家,其產業涉及到多個方面,為北中國實業界的代表人物,與南方的實業界代表人物張謇並稱為“北周南張”作為搞實業,搞經濟的專家,周學熙自然知道袁大總統這是在“竭澤而漁”但他卻不能出言反對,也知道反對不了。
其實,周學熙對四川實業的發展不但頗有研究,還頗為眼熱。他知道,他雖然有“北周南張”之譽,但“北周南張”加起來,也不如“川陳”四川的陳華,早就組建了一個實業帝國加商業王國,產品廣泛分佈在軍工、機械、化工、食品、電器、用百貨等十數個方面,上千種商品,而且每一種產品的品質都非常優良,高於列強的同類產品。
周學熙擔心,袁大總統針對四川的招數,極有可能起四川的強力反彈,說不定會引來全國大戰。
周學熙知道,袁世凱屬羊,這屬羊的人,急了就不只是吃草,也是要吃人的。
袁世凱並不知道周學熙在擔心他,而是沉浸在自己剛才的“一攬子計劃”裡,他覺得,這樣對付陳華不外兩個結果,一是陳華爆起反擊;二是陳華逆來順受。
前者,是袁世凱希望的,眾人表示不對四川用兵,他也覺得用兵不好,但是,不對四川主動用兵,不表示四川爆起時還不能用兵吧?所以,他將曹錕調到了湖南和江西,湖北有馮國璋,湖南有曹錕,再加上安徽方向的段祺瑞隨時可以上溯長江進行支援,三個軍9個師總兵力達15萬(後來有所增加,主要是加強了重火力)人,看你陳華能夠出動多少人。
如果是後者,袁世凱就有點瞧不起陳華了,那麼重的稅,經濟、政治、人身、輿論立體圍剿都還受得了,這樣的人,又有什麼危害呢?
所以,就是袁大總統自己,也不相信陳華會選擇“逆來順受”的。
ps:鞠躬謝“小小1”朋友給本書的評價票。今天的票票增長得同樣很快,看來,千殤的人品還是不錯嘀…意y的,別見怪…碼字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