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袁氏集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幽州,凌雲已經將重心移到遼西,樂給了李海負責。

李海武力謀士上的天賦都不行,但是在處理政務上,卻是有些手段。

李海也是當初最早和徐福一起跟隨凌雲的。

因為天賦的原因,一直都默默無聞,即使幾次上戰場,也沒有什麼亮點。

如果在往武將方面發展,以李海的本事現在頂多也就只能是當個百人隊或者千人隊的隊長。

但是往政務方面發展,凌雲現在已經可以放心將樂給他。

草原的威脅也已經解除,只要不要打戰,以李海現在的能力,治理樂甚至比凌雲還要有效。

雖然凌雲轉移到遼西,但樂的三艘萬人船還是在不停的前往其他大州,將民送回樂。還有一艘萬人船馬上也可以下水了。

覺羅以及他的幾個女人也全都被凌雲帶到遼西,留在樂,凌雲不怎麼放心。

雖然李慧已經給覺羅的雙腳做的手腳,覺羅的實力不可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但李海對於這種事情並不在行,凌雲擔心自己不再,會被覺羅偷偷逃回草原。

還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比較安心。

在控制了整個幽州後,凌雲也已是自領幽州牧,幽州十郡,其中九郡太守都是他的人,只有玄菟郡太守還是公孫瑛的表哥高樂。

對於凌雲自領幽州牧,高樂不可能出聲反對,實際上在凌雲宣佈自領幽州牧後,高樂也是差人送來了一分禮物,表示願意聽從凌雲的調遣。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凌雲的生活很是平靜,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修煉太平要術,在拿出一點時間聽聽各地傳來的消息。

董卓手了貂蟬的事情,凌雲也已經知道,畢竟當時紅樓中也有玩家,即使沒有,在貂蟬去了太師傅,也肯定會被朝中其他大臣知道。

而且董卓也沒想過要隱瞞貂蟬的事情,畢竟早已經玩家說過貂蟬的事情,現在擁有了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董卓怎麼可能會隱瞞,恨不得天天拿出來炫耀呢。

貂蟬的出現,讓許多玩家都開始尋找呂布,特別是呂布的家鄉五原郡九原縣再次來無數的玩家。

有的人是想投靠呂布,有的人是想一睹三國第一勐將的風采。

不過他們註定失望,除了貂蟬,沒有人知道呂布早已經化名李方進入太師府中。

袁紹和曹之爭是凌雲現在最關心的,雖然得知董卓已經貂蟬收入府邸,但凌雲也沒去多想。

反正就董卓那德行該死的時候肯定逃不了的。

袁紹和曹的結果對凌雲最為重要,無疑凌雲也是希望曹勝利的。

只有曹勝了,袁紹現在多擁有的冀州幷州青州才會亂。

凌雲才有機會南下,如果袁紹勝了,實力再度增強,就真的沒人是他對手了。

凌雲現在奪下的六郡到時候還要重新被袁紹奪走。

又是兩個月過去,戰局對曹越發不利,曹的糧草已經只能堅持一個多月。

這段時間曹也想過要去燒了袁紹的糧草,但是打聽了幾個月,還是不知道袁紹將糧草放在哪。

烏巢曹也去過,但是那裡本沒有糧草,就連一個袁兵都沒有。

顯然袁紹也知道史上火燒烏巢的事情,不可能在將糧草放在那裡。

不知道袁紹的糧草有多少,但顯然他的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多久。

要麼退軍,將大半個兗州甚至整個兗州都讓給袁紹,還要加上隔壁的徐州。

最後只有一個豫州的他,就更加無法和袁紹抗爭。

但是顯然曹的運氣和史上一樣好。

在這個時候,袁紹集團的謀士再次出現分裂。

審配田豐郭圖逢紀辛評荀諶等幾乎都是互不服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覺得自己的計謀才是最好的。

當中無疑是田豐的才智最高,但說話太直,讓袁紹不喜,特別是袁紹知道官渡之戰的事情。

知道在另一個世界田豐勸說他不要去官渡,他沒聽,戰敗後又將田豐給殺了。

以袁紹的猜忌,自然認為田豐肯定也已經知道另一個世界自己殺他的事情。

因此現在的雖然現在還在重用田豐,但心中一直覺得田豐對他懷有怨恨,這樣一來,幾乎田豐說什麼,袁紹都不會聽。

雖然史上郭圖逢紀做的事情也很不地道,但是兩人的事情卻是沒有玩家告訴袁紹。

實在是這兩人都是真小人,玩家就算想說也找不到機會和袁紹說,而且能靠近袁紹的玩家都是經過他們審查的。

史上郭圖因為自己出的計謀失敗,為了免於責罰,將過錯全都推到執行計劃的張和高覽身上,致死這兩員大將直接帶人投降曹

而逢紀在袁紹官渡兵敗後,也是像袁紹進言,說田豐得知他兵敗後,在獄中大笑,嘲笑袁紹不聽他的計謀。

袁紹本來就覺得不好面對田豐,自然就下令讓將田豐殺了。

也不管逢紀說的是真是假。

袁紹的這些謀士忠心是有的,但是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一些背後的事情。

自以為自己計謀百出,可以扭轉幹坤,私心太重。

也就田豐荀諶好一點。其他人在外敵還在的時候,都只顧著內鬥排除異己。

此時田豐是要堅守的要打持久戰,因為他早已經看出曹的糧草肯定無法和己方相比,要拖垮曹

但是郭圖逢紀卻是主張偷襲,辛評則是要正面攻打。

袁紹這人優柔寡斷,覺得眾謀士所說的都有道理,不過因為覺得田豐有異心,雖然覺得田豐說也有道理,但袁紹本不聽。

而逢紀辛評幾人的想法雖然不同,但卻可以同時實施,一面攻打,一面準備偷襲,並不相沖。

雖然郭圖知道自己史上偷襲曹失敗,但他並不覺得現在還會失敗。

畢竟是偷襲,只要謀劃好,曹不可能每天每時每刻都有防備。

抓住機會,偷襲成功的可能並不小。

史上執行此計的是張和高覽。不過如今張已經投降了凌雲不在這裡,郭圖還是讓高覽執行,同時另外派了一名叫呂明的將領。(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