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千里追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讓他和方麗麗見面,讓方麗麗曉之厲害,並告訴他,主犯是呂黃秋和錢虎。只要他主動、有立功表現…”金安說:“王處長,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吳龍知道自己活不了命,他能吃這一套嗎?”
“試試吧。”王處長說:“有時候,女人的力量能戰勝一切。”一5月2614時。晴。
湯縣常河鄉,陳剛說,這種信要用事實來打破。
在去引水工程工地的路上,陳剛說:“聽說湯縣有一個特窮困的村子,我們路過正好去看一看。”于波說:“好吧,不過那要耽誤事兒的,說不定今天就去不了工地了。”陳剛說:“沒關係,今天去不了,我們明天早晨去。那個村子很遠喲,要走好多土路的。我文革當中在那個村子裡住過一段時間。”于波說:“現在還沒有多少改變,只是土路變成了石子路了。
陳書記,是不是給縣裡說一聲,讓王瓊書記也一塊去?”
“好吧。”陳書記點頭同意了。
“小李,王書記的手機號碼是多少?”于波問秘書李玉。李玉回答說:“9018110。”于波很快撥通了王瓊的手機。他問:“王書記,你在什麼地方?”一個女聲傳了過來“你是哪位?”于波說:“我于波。”那邊的女聲馬上說:“噢,是於書記呀,我在常河鄉政府。請問,有什麼事?”于波說:“那你等著,我們馬上趕到。”于波關上電話說:“前面幾公里就是常河鄉,不過,陳書記,你這紅旗車可是去不了下常河村的。”陳剛說:“亂彈琴!
…
先到鄉政府再說,或許王瓊坐的是吉普車呢。”窄窄的鄉村柏油馬路很平坦,沒有多久就到了常河鄉政府,院子裡停一輛中巴車。陳剛說“怎麼樣?于波,這中巴車不錯吧,我們就坐它去下常河吧。”王瓊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女縣委書記,很幹、很漂亮。三十年前陳剛在下常河村勞動改造時,就住在她家裡。陳剛返省城後,他們就失去了聯繫。陳剛說啥也不會想到,三十年前他給教過文化的小丫頭會出息成了湯縣的縣委書記。
經于波介紹後,陳剛說,想不到我們的縣委書記還是個女將呢,不簡單。
王瓊說:“是副書記,於書記還沒有提升我為書記呢!”于波對陳剛說:“老袁病了也到點了,正在辦退休手續,她呢,是常務副書記。…王書記,我們不進去了,上下常河村!”上下常河?王瓊有點吃驚,她說:“陳書記,下常河那地方你這高級車可是去不了哪!”陳剛說:“沒麻搭,坐你的麵包車去吧。”王瓊說:“天啊!陳書記還會說常河的話呀!這麵包車可不是我的,是常河鄉的,剛接回來要跑客運呢。”在場的常河鄉鄉長王大進說:“沒麻搭,我立即派車。可是司機…哎?於書記,讓你的司機開吧。”陳剛說:“真是亂彈琴,堂堂一級政府連個司機都沒有?
…
我們的司機還正好開過中巴。那咱們上車吧。”王大進說:“不成,先進屋裡。我得去找鑰匙。”進辦公室後,王大進張羅著殺了兩個大西瓜:“嘗一嘗,這是我們鄉自己種的西瓜。”說完他就出去了。
陳剛說:“于波,你這位王書記可是領導有方呀,看看這常河鄉,省裡的錦旗還拿了不少呢!”王瓊說:“不瞞你陳書記,這個鄉要不是下常河拖後腿,早就進小康鄉了。說起下常河來,還是我的出生地呢,可惜,那是個窮得一羊皮拉不起柴花子的地方。”
“你是下常河人?”陳剛問。
“是呀,陳書記去過那裡?”于波說:“王瓊,說不定你還認識陳書記呢,三十年前,陳書記在下常河勞動改造過呢。”
“陳書記?”王瓊一陣驚喜“你,你是桑樹哥吧?”
“你是?”陳剛也大吃了一驚。
“我是王家的丫丫,你就是住在我們家裡呀。”
“丫丫,”陳剛驚呼了一聲愣在了那裡,他怎麼能想到這個女縣委書記會是和他一個鍋裡攪過勺子的王家丫丫。
陳剛馬上平靜下了情緒說:“你,你爹媽還好嗎?”王瓊哽咽著說“你走後的第二年,他們把我爹拉出去鬥,說是偷隊裡的玉米養你這個壞分子。你知道的,我們隊裡沒有地主富農、壞分子,我爹就被他們抓去當壞分子鬥,被鬥死了。”陳剛說:“真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小丫,你別哭。我進城後,亂彈琴!情況也是不好,1978年我才進了省委,可是工作忙,始終沒出時間來看你們。你媽她怎麼樣?”王瓊擦去了眼淚說“我媽媽好著哩,身體也不錯。她和我弟弟一起過,我弟弟也成家了,生了個男孩還不行,又生了個女孩。”
“好!好!”陳剛說:“王瓊,今天我們就去看你媽,怎麼樣?”王瓊笑著說:“好。”于波說:“王鄉長,有酒嗎?”王大進從櫃子裡取出了一瓶皇臺麴酒遞了過來。于波打開蓋,倒了五半杯,首先端起一杯遞給了陳書記,又一杯遞給了王瓊,他說“來呀,為陳書記和王書記的相逢乾杯!”
“乾杯!”大家齊聲說。
陳書記說:“亂彈琴!我喝不了這麼多。”王瓊說:“給我倒一點吧。”陳書記驚訝的:“你?”王大進說:“陳書記,說出來嚇你一跳,我們王書記高興了喝一斤兩斤沒問題。去年當鄉長時,為跑貸款辦企業,她一個灌醉了三個行長!”
“是嗎?”陳剛問王瓊。見王瓊點了一下頭,他給她倒進去了一半,另一半和大家幹了一下,喝了下去。
“我們出發吧。”陳剛說。
“出發!”麵包車離開鄉政府,開上了彎彎曲曲的沙石路。
陳剛對王瓊說:“你還真有出息,這是我決然想不到的。”王瓊說“多虧了你教我學文化,不然的話,我絕對上不了市農校。上完了農校,我才轉了正。轉正後,我當過鄉婦聯主任、縣婦聯副主任、副鄉長、鄉長、副縣長,去年被提為副書記。”陳剛說:“看到你進步這麼大,我真高興。我沒有記錯的話,你今年四十五歲了吧?”
“是啊!你走省城的那年,我才十五歲。那時候真不懂事,要是現在,我就到省裡去找你。”
“找我有什麼用呢?”陳剛說“沒找我你照樣出息。”王大進說:“陳書記、於書記大概不知道,我們王書記可是真正的實幹家。新城市過去冬天吃不上蔬菜,王書記就發動農民種大棚菜,現在全縣60%以上的農戶種大棚蔬菜,新城市一半以上的菜都是我們湯縣供應的。我們的蔬菜還發到了省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