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10-05-2523:31:14接上正月食引發的不良事件,還在繼續。正月十七,長安城傳出一個天大的消息——傅老太婆死了。王氏外戚盼星星盼月亮,終於還是讓她先走一步了。

然而馬上的,王政君太后就發現,傅太后太狠了,竟然死了也還要跟她爭地盤。

我們知道,王太后是漢元帝劉奭的正,理所當然的,享受將來與劉奭合葬一起,同眠地下的,也就只有王太后。然而,傅太老婆先搶一步,竟然被移到渭陵,與劉奭葬到一塊了。

在中國古代,活人的事重要,死人的事更重要。皇帝太后都是活著的時候,就要準備死地葬地了。然而人,傅老太婆把王太后好好一塊地盤搶了,那將來王太后死了該埋哪裡?這個問題,估計只有鬼知道了。

更讓王太后目瞪口呆的還在後面,傅太婆死後,劉欣給他定了一個名分——孝元傅皇后。王太后當了多年皇后,又當了多年太后,他還沒死,人家竟然還把她曾經的皇后正位也搶了。

說得不好聽,人家簡直都要欺負到頭頂上來了。

但是,那又怎麼辦?那好吧,比短命比不過你,那就比長命吧。看看誰才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於是,王太后就先忍著,她倒要看看,劉欣到底還想整出什麼花樣。

王太后真沒看錯人,劉欣的花樣還真不少。接下來,他假借傅太后的名義,造了一封遺詔。劉欣很實在,傅太后死後,他主動替她老人家辦了那麼多事,現在,他當然想借傅太后的名義,替他也辦件好事。

劉欣就像被套上了魔咒,千頭萬緒,想的都是董賢。這次,他就是想替董賢爭取多封兩千采邑。為了遮人耳目,他還故意加了傅晏等三人的名字。

寫完詔書,他就派人轉給王太后,然後讓王太后轉丞相和御史大夫,請他們允許批准給董賢等人增加采邑的決定。

丞相王嘉一看,就笑了。虧他還想得出來,傅晏剛剛被他藉口趕走,又給人家長封邑,安的啥心,沒人能看出來?王嘉看完詔書,兩話不說,就將詔書封好,派人退了回去。

王嘉意志很堅決,什麼話都好商量,唯有給董賢那偽娘長工資加采邑,沒得商量餘地。

古往今來,凡是有男人氣的,都瞧不起吃軟飯的。其實,在漢朝,男人逢場作戲,吃軟飯也不是不可以的,問題是有個度。如果吃的軟飯上升到危及國家安全地步,就難怪人神共憤了。

在王嘉看來,董賢就是這麼一個雜種。一步步,一次次地將劉欣套牢,然後劉欣還心甘情願地,用虛弱的身體,替他扛起一個權力的明天。董賢每前進一步,何止踩的是皇帝的背,在皇帝的底下,還墊著千萬漢朝人的生命。

無論是從國家利益出發,還是從男人的脾出發,王嘉都必須將董賢討伐到底。所以,他將詔書封還以後,又親自寫了一封長篇奏書,將董賢從頭到尾批了一頓。

奏書太長,我就只能羅列王嘉的基本觀點:高安侯董賢,不過是憑著媚功取寵的偽娘,陛下為了填滿他無盡的**,竟然獅子大開口,將大量財富贈送給他,可謂前無古人,您不心痛,漢朝人民都替您心痛,這是其一;董賢第一次封為關內侯,緊接著就封高安侯,按理應該滿足了,現在突然又想增加采邑,實在沒什麼道理。這是其二。

最重要的還在後面:陛下,您現在身體很不好,您還是多關心自己,少關心董賢。而且你大把大把替董賢燒錢的時候,也要想想當年漢高祖老人家創業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最最後,王嘉還總結道:將陛下詔書退回,違反皇帝旨意,我應該自我彈劾,立馬下臺。但是呢,我怕彈劾書一上,天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那時陛下您的臉往哪擱呀。所以,為了董賢,為了陛下,我還是沒有自我彈劾,您還是自己看著辦吧。

劉欣一看王嘉這奏書,暈死還是輕的,他就差沒崩潰了。孃的,反了皇帝,竟然還那麼振振有詞。好你個王嘉,我不收拾人你,決不姓劉。

在劉欣看來,王嘉這種丞相,可謂死豬不怕水燙,僅給他顏瞧,那是永遠不夠的,所以必須動真格,給他亮刀子。很快的,他就找到了一個藉口,一個可以置王嘉於死地的理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