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10-1300:10:45接上頓然之間,田千秋彷彿覺到,有一隻手死死地掐住自己的咽喉,窒息死。現在怎麼辦?曾經股穩穩的田千秋,人生第一次到恐慌了。

慌忙之中,田千秋覺得腦袋總是不夠用。心中亂如麻,彷彿千萬只蛇在裡面爬著,得他骨悚然。然而,恐懼永遠是力量的源泉之一。這時,田千秋總算找出了一招。

他認為,要保住自己頭上這顆人頭,必須保住女婿徐仁和延尉王平。保住他們倆人,就必須要保住侯史吳。保住侯史吳,就得無條件替他辯護,咬定他無罪。如果要替侯史吳辯護,等於和霍光撕破臉皮,瀟灑鬥一回。

一想到這,田千秋心中不由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壯。自己當了這麼多年的軟蛋,竟然還要在臨死前硬漢一回,不容易啊。冥冥之中,這是命運的安排。在命運這趟單程列車上,他必須直身子,勇往直前。

生存還是死亡,沒力氣回答這個問題了,幹活吧。於是,田千秋立即行動,秘密召集了一個部長級擴大會議。漢朝所有部長級以上人員都到場,除此之外,還有漢朝的博士官。

田千秋喊這一幫人來開會,主要是討論侯史吳犯的罪,到底算不算叛亂罪。田千秋此舉,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希望他的部屬能夠替他排憂解難,想出法子洗去侯史吳的叛亂罪名。罪名一洗,徐仁就得救了,他田千秋當然就有能繼續有機會練混功。

當然,田千秋也知道,他此舉行為可謂是豪賭。不通知霍光,擅自召部長們開討論會,後果那是很嚴重的。然而,嚴重也要拼。就這樣,今天就看部長們的表現了。如果有人替他說話,那這個會還算沒有白開,丞相這位還不算白混。

很快的,結果出來了。這個結果就是,部長意見高度統一,會議十分失敗。這個結果,大大超出田千秋的接受範圍。所謂部長意見高度統一,就是一致痛罵侯史吳不是東西,早就應該判他死罪了。

看來,田千秋腦袋不夠用,部長們頭上長的,還是夠用的。關鍵時刻,田千秋想召集他們開會,目的就是想拉他們下水。想下水,很容易,不過要拉別人一起下水,還是拉倒吧。

此情此景,田千秋真想在地下挖個,直接鑽進去算了。

事實上,今天這個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怎麼說呢,儘管一直在位上混,多少他還是個丞相。然而沒有一人替他說一話,的確超乎想象。田千秋覺他會輸,沒想到會輸得這麼慘,鬱悶啊。

所謂情理之中呢,就是形勢人。秦朝趙高牛哄哄的時候,還當著贏胡亥的面,搞出一個前無古人的指鹿為馬事件,竟然沒幾個敢跟他唱對臺戲。如今,霍光和田千秋力量對決,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上飛著,一個在水裡淹著。大家全都替霍光說好話去了,一點也不意外。

到了這個時候,田千秋只好攤牌認輸了。於是,他只好叫人將部長們討論的結果,寫成報告,專程向霍光送去。

果然,霍光一聽說田千秋揹著他放了一槍,一下子就火大了。給你臉,你不要臉,偏偏還吃了豹子膽,撐著幹一場。既然你想死得快,那就成全你吧。

於是,霍光立即派人逮捕延尉王平和少府徐仁。消息傳出,滿朝震動,誰也沒想到,霍光動真格了。如果這樣,下一個被扔到牢裡的,非田千火不可了。

一想到自己的老領導就要光榮退休了,部長們心裡甚是難過。然而就在滿朝坐待田千秋受難的消息時,突然,只見天空雷電啪啦一響,平地裡就跳出一個人,將田千秋救下了。

期:2009-10-1413:20:12四、尋找傀儡公元前74年,霍光特別的孤獨。孤獨的原因在於,對手走了,不是對手的也走了,連他的朋友也跟著走了。這年夏天,四月十七,劉弗陵崩於未央宮,年僅二十。

劉弗陵英年早逝,對於生者霍光是一個極大打擊。此時,估計死靈劉徹老人家在地下聞知此訊,更是痛得翻滾。什麼世道,該走的都走光了,不該崩的卻也崩了。

霍光一時真是手足無措。首先是,劉弗陵騰出來的空位,由誰來坐;其次,屬於他的這個時代,漢朝到底走向何方,他心裡沒底。不要說後面的問題,僅選任新皇帝,就讓他頭大了。劉弗陵走了也沒關係,問題就在於,他連個兒子都沒生拍拍股就走人了,實在太不負責任了。

既然這樣,就只能翻開血統譜,看看哪個最為合適。如果按血統論,那非劉胥非屬了。劉胥是劉徹兒子群中,最具生命力的一個,目前只有他一個人還在世上瞎活著。

霍光知道世上有一劉胥,但他什麼都沒說。很快的,他召開了一個部長級會議,跟眾卿磋商物新皇帝人選。沒想到,在會上果然有人提議立劉胥為皇帝。這時候,霍光想閉嘴都不行了,他不得不表態。

霍光的意見是,讓劉胥當皇帝,肯定不妥。原因很簡單,劉徹生前,就特不喜歡劉胥這廝。因為劉胥除了好玩好鬥,基本無學無術。

事實上,此翻意見,只是擺在桌面上的話。霍光不選劉胥,原因有二:首先,劉胥本不是什麼好鳥,德才不兼備,及壯年登皇帝,那還得了。其次,劉胥和劉旦是同母兄弟,劉旦被霍光整死,難道劉胥上臺會放過霍光?

如霍光所料,劉胥的確不是什麼好鳥。須不知,一直以來,劉胥兩隻眼睛輪值班,盯住劉弗陵不放。他之所以盯劉弗陵這麼緊,是因為他發現了新情況。這個新情況是,劉弗陵年紀越來越大,卻始終不見的女人們替他生出一子。

如果劉弗陵生不出兒子,那他這個當哥哥,希望可是大大的。於是乎,劉胥天天祈求蒼閉眼,少管閒事。同時,他還請來女巫,詛咒劉弗陵斷子絕孫。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弗陵斷了子,絕了孫,還崩了命。這下子,劉胥樂壞了。是的,天堂彷彿就在眼前,只欠一步,就可登堂入室了。

然而,劉胥卻不知道,他有當皇帝的機會,卻沒那個命。霍光猶如攔路虎,讓他半步也不得前。更可怕的是,霍光已將目光鎖定了一個新人選,要徹底斷了劉胥的野心。

霍光瞄上的人,名喚劉賀。你可以不知道劉賀,但你應該知道昌邑王劉髆,劉賀是劉髆費了不少力氣生出來的。如果還不知道劉髆,那也沒關係,你肯定知道另外一個與他關係密切的人。那個人,就是正兩不立的李廣利。

曾記否,李廣利當年出征匈奴,臨走前強烈建議劉屈髦丞相,力扶劉髆登太子位。沒想到的是,李廣利在前線奮戰猶酣之際,後面卻傳來壞消息。劉屈髦受巫蠱牽連,同時立太子的陰謀又洩,被拉出去斬了。因此,李廣利走投無路,最後投了匈奴。

在那場恐怖事件中,劉徹放過了劉髆。儘管如此,太子之位,徹底與劉髆無緣了。後,劉髆卒,其子劉賀接班,當了昌邑王。

然而,劉胥和劉賀倆人,從輩分上說,一個長輩,一個是晚輩。而我們知道,漢朝的繼承皇帝的規矩是嫡長制。沒有嫡,就應該立長。霍光要立劉賀,廢劉胥,廢長立幼,憑什麼呀?

的確,這是個頭痛的問題。封建王朝,凡是上位者,必須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天下不服。霍光如果不能從理論上解釋廢長立幼的合理,冒然立劉賀,接下來就算劉胥不鬧事,也不知道哪個人會跳出來惹事生端。

事實上,要解決這事,也不是很難。所謂理論,全在嘴上,就算你會不會說。當然,這話不必霍光查經閱典,親自張嘴。此時,有一宮延郎官主動給霍光上了一道書,引例論證了廢長立幼的合理

郎官主上書,那是胡扯。我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戲。霍光是導演,郎官不過是臺上蹦的。那郎官引的周事,說了兩例廢長立幼的故事,最後還總結說,古人都能做的,我們當然能做。只要合適當君王的,怎麼能管他是長是幼呢?

郎官這道奏,霍光仔細看了,並做了批閱,然後轉丞相。田千秋走後,漢朝新換了一位丞相。誰也沒想到,這新丞相竟然是那個膽小怕事的楊敞。

楊敞看了,又轉眾卿傳閱。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廢長立幼,立劉賀。很快的,上官皇后下詔書,派少府和中郎將等人,昌邑王劉賀進京,準備登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