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08-2900:37:55三月二十九,劉徹登泰山封禪。所謂封禪,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中國之內,五嶽之中,泰山為高。所以祭天選擇了在泰山。這個傳統,自秦始皇開了風氣,每有自詡為武功建樹的皇帝,總渴望登上泰山,膜拜蒼天。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泰山封號,此風才由此罷休。

冥冥之中,劉徹覺到,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登泰山了。在人生的旅途中,他跑得太遠,也跑得太累。他渴望消停消停,他折騰了幾十年,也必須消停消停。

於是,劉徹以無比虔誠的姿勢,用謝罪般的口吻,對他的眾卿說了一句眾卿等待很久很久的話。此話如下:朕即位以來,做了不少荒唐瘋狂的事,拖累了天下,後悔莫及。從此之後,凡是傷害人民的法令,一律廢除。凡是費國庫錢財的工程,一律停止。

終於認錯了。終於頓悟成佛了。

劉徹以上一話,核心思想是大反思,是大懺悔。其反思內容,具體反析,我認為可以總結兩點。一點是他終於認識到,平生以來任用酷吏管理天下政策的失敗;二點他五十年如一燒錢無度,瘋狂地追尋神仙,卻連個影子都見不到。終於清醒認識到,所謂神仙,是多麼的不靠譜。

那時,劉徹此話一出,漢朝那些高級打工仔,無不舒出了一口沉重的悶氣。多年以來,他們習慣了劉徹強勢鐵腕,習慣他一言既出,雷劈不回的領導作風。現在突然發現,這個剛鐵般的偉男人內心深處,亦藏著一顆柔軟的心。

我認為,懺悔,從來不是人類應該遵守的道德遊戲規律。然而懺悔神,卻是人類個體,甚至是民族必須具有的神品質。西方思想啟蒙者盧梭,晚年將他一生做過的許多齷齪事,都寫成了回憶錄,並將這回憶錄定名為《懺悔錄》。

更讓人震憾的是,他高舉他的《懺悔錄》,敲著膛,對那幫自詡高貴尊嚴的道德紳士們吼道:不管末審判的號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著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說:‘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請你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自己的心靈,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盧梭以憤怒的吼叫,撕破了人類那層遮蔽骯髒的臉皮。然而,幾百年以來,他一直都贏得全世界人的尊重。

歷史也再一次證明了,肯懺悔的跪者,永遠比站著的狡辯者高貴!所以,劉徹仍然是高貴的。在他人格力量貌似滑坡的最後,懺悔動作,猶如雄鷹回沖,在歷史的天空裡劃下了一道優美的弧線。

事實也證明,劉徹的懺悔不是漂亮的口號。最後,劉徹罷掉所有忽悠他說世上有神仙的方士。多次在公眾場合,對群臣說自己曾經多麼傻瓜,被這些寄生蟲活活欺騙。

是啊,這世上哪有什麼鬼神仙啊。

六月,劉徹下詔,向天下認錯。此認錯書,名震千古,影響深廣。此認錯書出臺,是因為車千秋等人聯合給他上書,建議皇帝派軍隊前往輪臺(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屯田開墾。劉徹就此建議,批駁不準。於是,史稱又稱劉徹此認錯書為“輪臺罪己詔”此詔寫得很長,有興趣看原文者,可以去翻《漢書?西域傳》。總結此詔,內容如下:首先,漢朝不允許對外戰爭,但有一定要鼓勵民間多養戰馬。其次,大力發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本,就在於發展農業。最後,與民休息,天下同樂。

五十年大跑,大戰,大汗,大血,大傷。經歷漫漫搏鬥,劉徹,漢朝歷史上這隻最強悍的雄鷹,終於從天空迴歸大地。

在這片廣闊無限的土地上,雄鷹著受傷的翅膀。他突然發現,安詳的大地,牧童的笛聲,嫋嫋的炊煙,比起風起雲湧的天空,更富有漫的詩意。

人,要詩意的棲居。這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的。我想,穿越時空的煙塵,雄鷹般的劉徹,他應該懂得了恬靜的棲居,比什麼都更為重要。

期:2009-08-2919:16:45三、太子問題公元前88年,天,正月。昌邑王劉髆薨。

劉徹生有六子,白頭髮卻送走了三個黑頭髮。他們分別是,太子劉據,齊王劉閎,昌邑王劉髆。剩下的黑頭髮當中,還有三個。他們分別是,燕刺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以及還在地上蹲著玩耍的劉弗陵。

那麼,太子到底花落誰家呢?

答案揭曉之前,先將以上三名對手實力比較一下:劉旦,能言善辯,博學多才,門下游士甚多;劉胥,劉旦胞弟。其人劉胥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好倡樂逸遊;劉弗陵,本年七歲。身體發育正常,智慧發育正常。

如果沒有看錯人的話,太子這樽獎盃,應該留給劉旦。

事實上,自太子劉據自殺後,劉旦就堅定地認為,他就是太子熱門人選。首先,排資論輩,在活著的兄弟中,他是老大;論能力,那幫小弟無人能及。於是,劉旦越想越得意,就差沒高興得飛起來了。

人類一思想,上帝就發笑。須不知,劉旦一得意,劉徹就想踢人了。劉徹想踢劉旦,是因為這個人很不謙虛。當劉旦得知太子死後,竟然身而出,主動要求入長安宿衛。宿衛,那是文雅說法。說得俗點,就是進城準備接太子位。

太子是劉徹的,你想要,劉徹還不想給呢。於是乎,劉徹大發脾氣,不但拒絕劉旦入京,還派人去翻他老底,投入監獄。最後,削去劉旦三縣,以作懲罰。

至於劉胥,此人也是四肢發達,頭腦容易發熱之徒。賢名沒聽說,錯事沒少做。很有道理的,他也被劉徹拉進了黑名單。這下子,太子位就成了劉弗陵的囊中之物。

鐵一樣的事實告訴劉旦,做人謙虛點好。人一驕傲,就容易做傻事。一做傻事,多好的前途都被毀光了。除此之外,劉旦還要學好一門功課,那就是歷史陰謀學。

曾憶否,當年呂雉政權傾覆,劉氏的皇子皇孫中,凡是有能耐的,都跑出來爭。爭來爭去,誰都不服誰。於是乎,陳平和周卻決定,皇帝應該留給某人。那個某人,就是寂寞窩居代地,兩耳不聞天下事的劉恆。

劉恆之所以清心寡慾,是因為受了老媽薄氏的影響。薄錯之所以主張不與天下爭鋒,是受了一本書的影響。這本書,就是老子著名的《道德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