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08-2119:10:14二、千古第一認錯書公元前90年,秋。蝗災。

這一年,劉徹六十七歲。真不知用什麼詞來形容,這個孤獨寂寞的老人。人生遲暮,心智疲憊?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巨大的空虛,向他撲如來。他突然覺得,冥冥之中,自己好像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綁架,讓他動彈不得。

那些看不見的捆綁,到底從何而來?劉徹看不見。或者是有什麼東西蒙蔽了他的雙眼?如果這樣,他真的渴望看清這世界的本質。

往事如戲,一幕幕地過。回首往事,他才發現他走得太遠,忘記了他從何而來,朝哪而去。或許,現在他應該反省反省了。

他的確是到反思自我的時候了。事實上,他也在反思了。他反思的第一件錯事,是為何將太子劉據上了絕路。

我們知道,自漢朝開國以來,圍繞太子位,從來沒少過血的角鬥。憶當年,劉邦寵戚夫人,改封劉如意為太子。結果惹得呂雉那隻老母雞跳起來,要跟戚夫人鬥狠。最後,既得利益總算是保住了。然而戚夫人和劉如意卻死得很慘。

再往後,慄姬因為兒子劉榮被封為太子,股翹上了天。劉嫖想跟他聯婚,卻一口拒絕,搞得人家好沒沒面子。於是,劉嫖聯合王夫人,兩個狠女人將慄姬和劉榮兩母子活生活拉下臺面。最後,劉徹才光榮升級,當了太子。

所謂前車之鑑,後世之師。對太子劉據來說,皇宮之內,弱強食,正是生物進化論演繹得最為烈的圈子。曾經的劉如意和太子劉榮之死,已經充分證明,當別人要搶你嘴裡肥的時候,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奮而反擊,反正都是死。

到底是誰縱容了別人要奪太子口裡之食?當然是劉徹自己。劉徹冷落衛皇后,寵上別的女人和孩子。就難怪那些見就撲,求利不要命的勢利狗聯想翩翩,前仆後繼。而作為以鬥爭起家的他來說,不應該忽視這麼一個現實:在巨大誘惑面前,永遠少不了陰謀。

事實上,就在劉據剛從長安逃難時,就有人認識到太子造反,肯定是他人陷害反的。

如果說,劉徹是將劉據上絕路的幕後人;那麼江充絕對是直接攻擊劉據的勢利狗。而對江充看不過眼的,不是什麼貴戚,也不是什麼大臣,而是一位來自遙遠的山西鄉下教育官(三老)。

當時,那位地位卑微鄉巴佬給劉徹寫了一封書。書裡一開始就引經據典,替劉據高喊冤枉。說劉據是造反,純屬自衛。如果非要拉個人頂罪,那他肯定就是江充了。江充那廝從來不是什麼好鳥,他攪亂趙國政局,破壞該國一片良好的和諧。現在又跑到長安來瞎折騰,真可謂是惡狼之心,天下皆知啊。

最後,那個鄉巴佬做好血獻身的準備。說賢君是不應該聽信挑撥離間的話的,請陛下下特赦令,將亡在外的太子召回。一片忠心,無以解懷。區區一言,如果皇帝您看得不,請來懲罰我吧。我已經在建章宮門外,準備聽您的杖了。

那時,劉徹看了信後,沉默不語,半天說不出話來。說不出話來,是因為人家的確說到他心裡去了。想想,他的確對太子太過了。

然而,他沒有下特赦令,啥表示也沒有。一句話,他還是捨不得放下面子。他還在等。不久,他卻等來了太子自殺的壞消息。

我認為,劉徹當時不是等劉據自首歸罪,而是在等一個或者一群恰當的人替劉據說幾句話。這幫人,就是朝中貴人。因為只要他們開口求情,他那個當皇帝的才有好臺階下。如果把搭臺階的機會,留給了那個山西長老,那不是等於說咱們朝中無人敢說真話了嗎?

但是,劉徹整整等了一年,長安政客選擇了集體失語。沒人敢替劉據說句公道話,連封申辯書都沒有。滿朝之下,肥碩之間,竟然找不出一個高喊撥亂反正,準備英雄獻身的牛人嗎?

然而,就在劉徹彷徨無語間,就在長安還在漫漫無際的黑夜中惶恐不安的時候,長安某人給劉徹上了一封書。伴隨著此書的到來,一顆政治新星亦在長安空中,冉冉升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