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存棚戶區中的居民居住條件,普遍都很差。這些房屋大多建成時間久遠,很多房屋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曆史,建成時間短的也大多是簡易的土坯、磚結構房屋,且已經破舊不堪。簡單壘起來的磚房上,多數屋頂都是用氈子糊起來的,修了不知有多少次。居民們最怕的就是下雨天。下了大雨基本都不敢睡覺,總是怕屋頂塌下來。雨下得小可以用盆接,雨下得急就只能一盆盆往外淘水。有的幾輩人或者兄弟幾家同住在一起,居住擁擠,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

同時,危房棚戶區還都存在著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的房屋年久失修,基礎下沉,牆體傾斜開裂,隨時有倒塌危險。生活用煤以及老化的電線極易形成火災,加之私建、濫建的房屋連綿成片,區域內過道狹窄雜亂,一旦失火將火燒連營,難以控制。

基礎設施嚴重落後,居住條件惡劣,已經是居住在危房棚戶區的居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狀況。棚戶區內大部分無燃氣、排水、集中供熱等設施,垃圾遍地,汙水橫,供水管老化,經常斷水,取暖以及炊煙粉塵汙染嚴重,環境十分惡劣,居民只能把生活汙水倒在附近,久而久之,在每家的房前屋後都有臭水溝。由於空間狹小,多數居民家中的廚房,只能設在室外,將青菜倒入油鍋中時,與香味一起湧入居民鼻孔的,往往還有腳下排洪溝裡汙水的惡臭。幾十年來,棚戶區的居民幾乎每天都是這樣度過,惡劣的環境似乎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夏天,刺鼻的氣味,使居住在這裡的居民本無法開窗,加之屋內溼,絕大多數居民家中衣櫃中的衣物都會發黴。由於沒有固定的垃圾處理場所,棚戶區內幾乎每一段路上都會有好幾個垃圾堆,包括糞便在內的生活垃圾,隨意堆積著,讓這裡看起來像一個大垃圾場。棚戶區如此惡劣的環境,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全市整體環境質量。

“這可是天字第一號的民心工程。”餘德意味深長地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對於新任省委書記鍾興邦來說,其實這也是贏得民心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抓住棚戶區改造這件暖民心的大事,以此為施政的突破口,可以起到迅速凝聚人心、樹立執政形象的最佳效果。既符合中央執政為民的要求,又切合北方省的實際。餘德覺到,鍾興邦絕非等閒之輩,他今天的棚戶區微服私訪,或許就是戰略決策前的實地考察。

“老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我們常在報告中講的話。棚戶區老百姓真是太偉大了,太能忍受了。他們祖祖輩輩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生活,讓我們這些共產黨的官員無顏面對啊!就是砸鍋賣鐵,我們也要讓老百姓有個窩啊!”餘德點了點頭。

“我聽說,臨海市不是已經在解決棚戶區改造問題嗎?”鍾興邦問。

“事與願違啊!”餘德嘆了一句,不再說下去。

鍾興邦明白,餘德一定是不方便繼續說下去,便不再問。他提出,要去“難民部落”看看。

“難民部落”在海邊,佔地面積看樣子有200萬平方米左右。這裡依山傍海,地理位置優異。空闊的地面上已不見低矮擁擠的棚戶住宅,一年前便結束了拆遷。本來,居住在這裡的老百姓對棚戶區改造寄予很大希望,盼望著政府出力為他們建設更好的家園。拆遷時,家家戶戶過年似的,男女老幼喜滋滋的。可是,他們很快就發現,政府拆掉棚戶區,要在這裡建設世界最大的廣場。廣場的規劃面積為120萬平方米,周邊要建設歐式酒店、寫字樓、餐飲等商務區。也要建幾棟超高層高檔住宅,標準同樣是世界一水準的。棚戶區改造政策規定,居民可以享受三種補償政策。一是就地回遷至高層豪宅,享受售價80%的優惠;二是貨幣補償,每戶補償5萬元人民幣;三是遷往郊區。

但是,沒有高興多長時間,老百姓就發現自己上當了。因為,開發商透,新建豪宅每平方米售價在1。8萬元左右,即使每平方米優惠20%,售價也是天文數字。居住在棚戶區的居民,低保戶佔70%,大都靠政府救濟生活,本買不起這樣的高檔住宅。而貨幣補償每戶5萬元錢,實在是杯水車薪,要在城裡任何一個地方購買房屋都不可能。最後一條出路是遷往郊區。開發商在那偏遠市郊山溝裡,已經新蓋了簡易的多層住宅,戶均38平方米。老百姓需付5萬元,才能換得住宅的使用權。山溝裡新房居住條件看起來是有所改善,可是,就醫就學等常生活多有不便。而能夠付得起這5萬元錢的,僅佔全部住戶的5%。老百姓認為實施中的棚戶區改造,和廣播、電視裡講的中央神不一樣,是變相拆除了他們的“老窩”驅逐他們離開市區。他們還對市政府無償劃撥這塊棚戶區土地使用權,讓開發商獲得鉅額利潤強烈不滿,認為是“官商勾結”斂財,置老百姓生死於不顧。

但是,老百姓畢竟是軟弱的,在他們疑慮之際,這一大片棚戶區已經被強遷了!發現受騙上當後,老百姓們選出代表,並你一元他五角地籌集路費,長期進京上訪。與此同時,大多老百姓又返了回來,在已拆遷平整的土地上支起了各“房屋”堅守著不挪窩,與開發商抗爭。

“難民部落”老百姓持續進京上訪,並且長期堅守在原地抗爭事件影響甚大,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關切,國內外媒體也予以廣泛報道。但是,市政府卻始終沒有把這一事件解決好。政府領導與老百姓的幾次“談判”也沒有任何進展。不久前的一場大火,把老百姓臨時搭起的住處全部燒燬了。可是,灰燼上還有零星重新搭起的窩棚,一些老百姓還在頑強地堅守著…

鍾興邦聽著餘德的介紹,目睹著眼前的一切,眉頭皺得緊緊的。

“開發商是誰?”鍾興邦問。

“是…是大方房地產開發公司。”餘德回答“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是一位名叫朱思涵的女強人。”

“市裡對這個項目實施情況不清楚嗎?”

“朱思涵總經理和郭醒世很。合同早已經簽了,要改回來,把這個地塊用作開發回遷安置棚戶區居民的普通住宅,有一定的難度。”

“難在哪裡?”

“那樣做,屬於政府違約,賠償數額巨大。”

“噢…政府再難,也沒有老百姓難。”

“是這樣的,關鍵是能不能下這個決心。”鍾興邦決定到近處一間用舊苫布搭建的屋子裡去看看。他敲了敲用破木板拼成的“門”見裡面沒有應聲,便推“門”走了進去。一不小心,低矮的屋頂下,一橫樑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腦袋。

“哎喲”著叫了一聲的他猛然回頭,見“門”後一個頭戴狗皮帽的小夥子,正舉著一向他襲來,說時遲,那時快,鄭跨前一步,奪下了小夥子落下來的木。然後,一個利落的動作,把小夥子摁翻在地。

鍾興邦腦門,示意鄭放開小夥子。

“小夥子,我們是路過的,順道到你家裡來看看,你總不會對客人這麼不禮貌吧?”鍾興邦笑著說道,有意使氣氛緩和些。他發現屋裡的溫度,和外面沒有多少差別,冰涼刺骨。幾塊木板支成的書桌上,放著幾本翻爛了的法律書。還有半碗沒有吃完的炒白菜,幾個饅頭。能夠看出,飯菜已經凍成了冰點。

小夥子看了看鐘興邦,又看了看餘德幾個,傻笑了笑,說:“我還以為…以為你們是‘棚防辦’的人,來強迫攆我走呢。”

“沒關係,沒關係,不知者不為罪嘛。”鍾興邦說。

“也是,看你們幾個慈眉善目的,不像是壞人。”小夥子說著,態度友好了起來。

鍾興邦看了看,屋子矮矮的,直頂他的腦袋,很不舒服。於是,他想坐在身邊的一個被垛上。可是,他的股還沒落下,小夥子“啊”的一聲衝了過來,猛地把他推開了。鍾興邦一愣,不解地看了看小夥子,覺得他的行為有些反常。難道,家裡來了客人,連座位都不肯讓嗎?

小夥子覺到了鍾興邦的不解,遲疑了一會兒,掀開了被垛。鍾興邦一看,原來,被垛下面,是一位老人。老人雙目緊閉,面部有明顯的燒傷痕跡。

“這是…是我90歲的…她…在前些天的火災中被燒死了…”小夥子說著,淚水不住地落了下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