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水平有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私塾先生姓戴,名曉夫,人稱戴老夫子,據說早年也曾去太學讀書,原想憑一身所學報效朝廷,卻終因官場**而落選,一怒之下,發誓再不仕朝廷,這才回家開設私塾,開始教書育人。
市井之間藏龍臥虎,宋清不可能因為他曾入過太學,就請他出來做官,那梁山官也太好當了。
第二天處理完手頭公務,宋清身著便裝,只帶著兩個侍衛來到戴老夫子私塾。怕嚇到先生,鐵錘都被留家裡。
此時離放學還有段時間,隔著用籬笆編制院強,就能聽到孩子們稚又清脆讀書聲。
現宋清不是王爺,而只是以一個父親身份來考察教授他兒子學識地方。不過聽了一會,宋清眉頭卻皺了起來。
宋清預想中,現孩子蒙學也就是學一些三字經、千字文什麼,可聽到院裡傳出讀書聲,卻是些之乎者也什麼,孩子還小,先生教這些東西,孩子能聽明白嗎?
人學問有深有淺,不是說你學識高就可以隨便教授別人,教書育人也是要量才而教。
門沒有上鎖,宋清邁步走了進去,然後一處石凳上坐了下來。這回他是真準備要和先生好好談談了。
宋清前世學問就不高,到了這一世也沒想過要做學問,但他印象中,古代孩子蒙學都是從三字經、千字文等開始。至於什麼論語、道德經則應該是大一些學子所學。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但也應循序漸進才行,假若這個先生只會教這些,那他只好帶兒子回家,另外給他找先生了。
又過了好一會,書堂裡傳來一聲清脆戒尺敲打書案聲音,然後就見十餘個大小不一孩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宋清兒子小昊天也跟個小大人似,揹著母親親手縫製書囊,同幾個小夥伴一起走了出來。
今天小傢伙臉不錯,不過不知是不是先生管得太嚴厲,直到離開書堂很遠,才敢與小夥伴說笑。
單從這一點,也讓宋清高看了先生幾分,教育孩子懂規矩,而且不分高低貴賤,很有些文人風骨。
此時小昊天也看到了父親,忙步跑了過來。
宋清微笑著俯身抱起兒子,道:“今天有沒有聽先生話?”小昊天點著小腦袋,認真地道:“今天我聽先生講課時候,沒有說話”
“先生今天都教你什麼了?”
“先生今天教相鼠”相鼠?我怎麼沒學過?宋清腦門汗頓時冒出來了,暗道自己還這裝什麼大尾巴狼?居然連孩子學東西都不會。不過事已至此,當然還是要繼續裝下去。
“給爸爸背一遍好不好?”宋清不管是家還是外面,從來都不許兒子叫自己父王,聽著彆扭。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故不遄死”詩背完了,兒子稚聲音也嘎然而止,然後一臉期盼地看著老爹。
這首詩裡一會皮、一會齒、一會又死,只把這位叱吒風雲梁王千歲聽雲山霧罩,卻又不得不承認兒子記好,這麼長一首詩都能背下來。
“好樣,回頭爸爸讓鐵錘叔叔帶你出去玩”鐵錘那體格跟個熊瞎子似,小昊天喜歡爬到他肩膀上玩耍。聽老爹這麼說,立刻高興地拍起手來。
“咳!”爺倆正說高興,忽聞身後傳來一聲輕咳。宋清扭頭望去,只見一個身材高瘦,灰布長袍老者站身側不遠處。
兒子似乎很怕先生,怯怯地喚了聲先生後,就掙扎著從宋清懷裡跳到地上。
戴老夫子雖覺宋清氣質非比尋常,卻也沒想到面前這個人就是威名赫赫梁王千歲。
看著小昊天,一臉嚴肅地道:“人而無儀,下一句是什麼?”
“不死何為”小昊天本不敢看夫子臉,低著頭小聲說道。
“君子知禮,不因年紀小而費,要時刻自省其身。”宋清實有些聽不下去了,孩子才多大啊?這麼嚴格管理,還不管傻了?忍不住開口道:“夫子,孩子還小,正是活潑好動年紀,您這麼管,是不是有些太過了?”戴老夫子冷冷地看了宋清一眼,道:“你一定是孩子家長了,我知道你是個有身份人,但這無關老夫教授學生方法。此子頑劣,卻又聰明異常,剛才那首相鼠,學堂其他孩子至今還沒有一個能背誦下來。所以老夫才對他格外嚴格,以免他家中被驕縱壞,折了一顆好苗子”得,我這還是狗咬呂賓,不識好人心了。
其實宋清還是比較主張對孩子嚴格管理,尤其是兒子這種含著金鑰匙出生。
當下毫不遲疑地向戴老夫子深施一禮,道:“剛才多有失禮,還請夫子不要見怪”宋清舉手投足間無不投著久居人上者氣息,所以戴老夫子雖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人,但想來也絕不簡單,而這樣一個人能主動向自己認錯,倒也出人意料。
點點頭道:“為人父者需注重言傳身教,切不可讓優越生活毀了孩子志向。貴人請便吧!老夫還有事,就不陪你了”宋清點頭稱是,卻沒有走,又道:“下很贊同夫子話,但並不是全部。首先,下覺得教育孩子還應張弛有度、循序漸進,其次下想問問,夫子為什麼不教授孩子三字經,或是百家姓這些適合這個年紀孩子蒙學?”戴老夫子很想接著反駁宋清,不過他還是被宋清說三字經什麼給引住了。老頭雖有些頑固,卻還沒到不化程度。皺著眉頭道:“三字經是什麼?老夫怎麼從來沒聽過?”宋清汗又出來了,原來不是他不教,而是他
本不知道有三字經,難道三字經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嗎?自己莫非還要充當一回文壇大盜?
自己有多少斤兩自己知道,文人不是那麼好裝地。不過若是能把三字經這些蒙學東西提前傳播出去,對現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作為統領大半個中原王爺,宋清當然不能像個孩子似站這給老夫子背三字經。回頭命侍衛取來紙筆,然後就石桌上揮筆寫了起來。
要說前世宋清也就這水平了,別沒記住什麼,三字經倒是背得差不多。
時間不大,就將一部三字經寫了下來,然後吹了吹上面墨跡,笑著遞給戴老夫子,道:“寫得不好,讓老夫子見笑了”戴老夫子自覺學問不差,若是真有什麼三字經話,他應該知道。可當他接過宋清寫好三字經,打眼看下去之後,不覺越看越心驚。
“人之初,本善,
相近,習相遠、、、”單個看,每個字都是通俗易懂,可連一起則不同了,朗朗上口不說,卻又意義深遠。而正如這位貴人所說,這才是適合兒童蒙學教材。
戴老夫子拿著這篇三字經,簡直有些愛不釋手了,抬頭看著宋清道:“這可是閣下所作?”我那知道是誰作?
宋清可不想擔那文壇大盜名聲,搖頭道:“這是多年前,我別處看到。打攪夫子多時,實抱歉,告辭”說著抱起兒子轉身離去。
戴老夫子還沉浸得到這篇東西驚喜中,問過宋清後就又把注意力轉到這篇三字經中,連宋清告辭立刻都沒有意。
看著看著,戴老夫子忽然覺得這字跡有些悉,彷彿是那見過。凝神思索片刻,眼睛猛地一亮。
“不會是他老人家吧?”想到這,戴老夫子如捧珍寶一般捧著宋清寫東西回到學堂。宋清沒有進學堂,如果他進來,就能看到懸掛中堂一副字。
“山河一統”這是宋清收復幽州頭一個年夜趁興所作,這副字也許算不上什麼,難得是它意義和時間。
當收復幽州消息傳回之後,有不少像戴老夫子這樣文人士子前往幽州,有很多詩作賦以示留念,多則是臨摹了宋清這幾個字。
戴老夫子愛國卻不愚忠,甚至相比來說,他擁護梁王統一天下。而家時候,一旦高興想喝幾杯時候,這幾個字也能成為他下酒菜之一。
仔細比對了一番,老頭眼淚下來了。嘴裡一個勁地喃喃道:“真是梁王千歲、真是梁王千歲、明主啊!”戴老夫子一時也不知該用什麼語言形容自己心情,擦了擦眼淚恭恭敬敬地將宋清寫三字經供奉堂上。
戴老夫子心中已經肯定,這篇東西就是出自梁王之手。既然是梁王所作,自己怎能埋沒它,一定要將之傳播出去,同時也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此文出自梁王。
宋清還不知道自己戴老夫子心中已經成了大才子。抱著兒子剛回到府上,內衛就送來了高進蜀中飛鴿傳書。
回到書房,打開密信觀瞧,宋清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啟蒙書網∷∷無彈窗∷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