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將計就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顛覆水滸之梁山我當家_顛覆水滸之梁山我當家全文免費閱讀_第二百章將計就計來自李助、方翰雖有邀功之嫌,不過宋清確實想聽聽他們能說出什麼來,這也未嘗不是對他們一種考驗。
李助向宋清告了聲罪,然後打開給宋清地圖,指著地圖道:“京兆府原為前朝都城,若是從前,別說鄧元覺只率五萬人馬圍攻,就是十萬大軍進攻,城內準備充足情況下,仍很難攻破,何況歷經戰火,城牆年久失修,許多地方都已經坍塌,鄧元覺人馬又非烏合之眾,怎麼會久攻不下?所以臣斷言他一定有陰謀”聽到這宋清確實對李助有些刮目相看了,自己得到情報只是京兆府官員如何如何,卻從未有過城牆方面。如果真按李助所言,鄧元覺很可能是前方給自己挖了個坑。
看來自己真是有點輕敵了,想到這,宋清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示意李助接著說下去。
見宋清重視自己說法,李助不由打起神,繼續道:“我們此去京兆府,原本有兩條路,沿著前面這條大路走下去,過渭水之後,經驪山直達京兆府,另一條則稍稍遠些,那就是繞道咸陽過渭水去京兆府”
“現京兆府危急,鄧元覺一定會認為我們心急救援京兆,所以若我是他話,一定會驪山設伏,打我們個措手不及。因此我建議千歲繞路咸陽,雖然遠些,但卻沒有危險”此時宋清思路已經沿著李助提示延伸開去。
鄧元覺號稱寶光如來,是方臘倚重人物之一,武功謀略皆是上上之選,同時又與自己有仇,他會只用這麼簡單計謀對付自己嗎?
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方為取勝之道。
老和尚,我承認小看了你,不過你恐怕也小看本王爺了。
同兩人又商討一陣後,宋清要他們回去休息,然後命人火速傳令李俊,率水軍趕到渭南與自己匯合,然後人馬沿渭水而行,即不走驪山也不走咸陽。
鄧元覺人馬不是很多,想要包圍自己是不可能,他依仗無非是突然襲擊,現自己帶兵水陸並進,護為犄角,他再想突襲自己,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通過這件事,讓宋清覺得李助心思縝密,似乎適合朱武那裡。而方翰則還需要繼續觀察。
正如李助所說那樣,鄧元覺並沒有全力攻城,他是等梁山救援人馬,按宋清話說,他也是玩圍點打援把戲。
他現用來攻城都是裹脅來百姓,他銳四萬大軍就隱藏渭水河畔密林中。河對面就是咸陽來京兆府渡口。
鄧元覺恨宋清入骨,但也並沒有失去理智,他知道僅憑這五萬人馬若太深入河北話,很可能就被梁山人馬包了餃子,所以他選擇距河南很近京兆府下手。攻梁山所必救之地,同時又不梁山勢力範圍之內。
而方臘那邊若是進展順利話,必可滅宋之後北上攻擊梁山後背,到那時梁山首尾難顧,鄧元覺這邊也可趁勢突如河北了。
當鄧元覺從斥候口中得知馳援京兆府居然是宋清本人時,他簡直欣喜若狂。為了這一天,他已經足足等了兩年。
外人把梁山宋清傳神乎其神,但鄧元覺看來,宋清不過是走了狗屎運而已,若是真刀真槍地對上自己,絕讓他討不到好去。
不過當鄧元覺從斥候口中得知宋清居然兩條路都沒有走,而是會同水軍齊頭並進時候,心中也不由對宋清高看了幾分,居然能猜到自己埋伏,看來還真是有兩下。
宋清三萬騎兵,一萬水軍,兵力與自己相當。但自己這邊是以步兵居多,所以若是對陣起來,還是自己吃虧。
鄧元覺沉良久,然後命大軍依據地勢紮下大營,都說梁山火器厲害,不得不做些相應防備。營中多備防火用具,營帳間距離也要加大,防止火勢串聯。
同時效仿宋清當年濟南城外大破金兵時伎倆,路上挖掘馬蹄坑,設置各種路障,以減緩騎兵衝擊力。
宋清得到消息後,不由笑了,都是自己玩剩下,老和尚就不能自己搞點創意出來嗎?
吩咐大軍緩慢前行,同時命花榮率五千鐵騎趁夜出營,繞行數百里出驪山,突襲鄧元覺派去假裝攻城雜牌部隊,先解京兆府之圍。
負責率領一萬方臘正規軍和五千雜牌軍是方臘手下驃騎將軍昌盛。
其實昌將軍對這種假惺惺地攻城早膩歪透了,守軍雖英勇,可四處漏風城牆本無法完全防住,若不是國師有嚴令,他早帶人殺進城了。
聽說國師已經將梁山人馬攔渭水河畔,昌將軍知道自己可以放開手攻城了,他可是答應弟兄們進城可以搶掠,再不兌現,士兵就該不聽指揮了。
其實這也是他同國師商議好,一旦梁山人馬出現,就要短時間內攻進城去,然後以城牆為依託,拖住梁山人馬,為聖公爭取時間。
剛剛吃過早飯,昌盛就命人吹號集合隊伍,告訴他們今天全線壓上,務求一舉攻入城去,第一個入城,美女隨他挑,銀子隨他搶。
這道命令一下,士兵們頓時跟打了雞血似,嗷嗷叫著撲向城牆。
眼見敵軍如此無所顧忌地攻城,城牆上司馬夏侯成真絕望了,朝廷援兵指不上,可不是說梁王會派兵來救嗎?怎麼同樣連影子都沒有?
不管怎麼說,城中是同同源父老鄉親,自己絕不能眼看著他們被亂兵禍害,城人、城破人亡。
就夏侯成組織軍民殊死抵抗時候,忽有士兵喊他。
“大人您看,遠處那是什麼?”京兆府城牆雖然殘破,但畢竟曾是帝都,許多地方還是很高。所以城中官兵才能站高看遠。
夏侯成舉目望去,但見目光所及之處,似乎有條綠線移動,近些終於看清了,是一群身著淺綠軍服騎兵,而為醒目還是軍中那杆杏黃大旗。
夏侯成猛地醒悟過來,是梁山援兵到了。原來梁王早已派出援兵,只等佳出擊時間。
想到這,夏侯成忍不住高喊起來“弟兄們,梁王千歲派兵救我們來啦!我們有救啦!給我狠狠地殺這些叛賊,殺啊!”夏侯成這聲喊叫有如一針興奮劑,瞬間就讓已經出現潰敗跡象守城軍民起死回生。鼓起剩餘力氣同昌盛士兵廝殺起來。
昌盛為了能一舉攻入城去,幾乎將人馬全派上去了,身邊只餘不足千人侍衛親兵。以他想法,梁山人馬都已經被國師擋住,這裡不可能出現別軍隊。
不過當五千匹戰馬鐵蹄踏地上,形成有如輕微地震般震動時,昌盛不由亡魂皆冒。
傻子都能聽出這是大隊騎兵奔馳,而國師麾下本沒有如此多是騎兵,那剩下就只有一種解釋了、梁山騎兵。
別說軍隊都攻城了,即便是有所準備,自己帶著這些雜牌軍遇到大隊騎兵,恐怕也只有逃跑份。
沒時間召集手下人馬了,昌盛調轉馬頭,第一個逃了下去。身後則是不足一千侍衛親兵。
至於那一萬多正攻城手下,就自求多福吧!
此時正攻城軍隊也看到了越來越近梁山鐵騎,這些雜牌軍本不用召喚,自行從進攻狀態變成了逃跑狀態,撒開腳丫子如沒頭蒼蠅般四散而逃。
五千梁山鐵騎都是有過無數次戰鬥經驗老戰士,不用花榮傳達具體命令,立刻分成三股,兩面包抄,正面突擊。兜著這些潰兵殺了過去。
昌盛這些雜牌軍攻城都費勁,別說遇到虎狼一般梁山鐵騎了。見機還知道跪地投降,逃跑或是頑抗,不是被砍掉腦袋就是被踏成了泥。
這那是戰爭啊?簡直就是一場屠殺。戰後清點,因投降早倖存下來不足三千,其餘一萬多人都成了刀下鬼。
但見京兆府城下屍橫遍野、血成河。
而那些俘虜則成了好勞力,梁山士兵監督下,負責埋葬他們昔同僚。
夏侯成出城拜謝花榮,卻被告知方臘叛軍很可能還會去而復返,必須加固城牆,整軍備戰。這支梁山人馬則會留下幫助守城,直到徹底消滅這股叛軍。
夏侯成聽說叛軍還會來,頓時嚇了一跳,不過聽說梁山人馬會留下幫助守城,頓時又放下心來。
忙一邊組織民夫修補殘破城牆,一邊給梁山人馬準備營帳。
其實鄧元覺知道宋清派兵奇襲昌盛人馬之後,已經有了退兵想法,本就不可能再回來攻城。
這只是宋清為控制京兆府所行第一步。
鄧元覺現真是處了兩難之地,進攻宋清人馬,成功幾率微乎其微。撤退也不太可能,因為宋清人馬已經紮下營盤,他那些措施現看來,簡直如同兒戲一般,對梁山人馬本不起一點作用。
他這邊撤,梁山人馬一定會銜尾追來,步兵對陣騎兵後果是什麼,不用想都知道。
該怎麼辦?
身處困境中鄧元覺思緒不由飛到了方臘那邊。
“聖公,你那邊戰事如何了?能否出兵力攻擊梁山後路,解我於危難?”顛覆水滸之梁山我當家_顛覆水滸之梁山我當家全文免費閱讀_第二百章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