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撲滅女真叛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兵法曰:凡戰,晝以旌旗旄幡為麾,夜以金鐸鼓菰荻為節。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則進,金之則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三軍服威肅命如此,則前無堅敵。

**大宋軍標準配置的蹶張弩分三等,第一等便是距在一百四十步的普通蹶張弩,因軍士們自身的力量有所不同,這樣一百四十步的蹶張弩雖然距較近,但幾乎所有從軍的將士們在簡單訓練過後都能張開。第二等便是距在二百五十步的中等蹶張弩,又叫神臂弓,特製的方鏃弩矢能在二百五十步入馬身,能在一百八十步入革甲,能在一百三十步入鎖子連環甲,必須要有一定素質的軍士才能張開。第三等便是距在四百步開外的超強蹶張弩了,無奈軍中有此神力的不多,而且能張開的軍士往往也只能發出四箭左右便渾身無力,實在不是對敵的首選。

遼人雖兇悍,但特製的方鏃弩矢畢竟不凡,遼人並馬六騎上來搶橋,被輕鬆的死於大石橋頭,竟然沒一匹能衝過來的,即便遼人不畏死,在衝了幾次之後也停了下來,點算人手,已經是失了一百五十人。

驍騎營一千重裝步兵中前排手持大盾的便只一百人左右,持槍的有三百人,餘下六百蹶張弩完全控制了眼一百三十步的距離,而遼人善用的麻背弓不過能八十步,若說到能穿透鋼片甲的距離,則只有三十五步而已。完全不再威脅範圍之內。

秦明見遼人衝不過來,哈哈大笑,儘管他這邊只有千人驍騎營步軍,卻一點兒也不害怕,只是下令叫兒郎們“進陣。”前排手執大盾的驍騎營軍士們齊齊喝叫前進一步,後面持槍軍士跟上,弩兵緊隨其後。這樣,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在那邊林沖還在帶著那遼將繞圈子的時候,這邊秦明已經過了大石橋。

蕭幹見了大怒,卻無可奈何。秦明的戰術很明顯,穩紮穩打,六百支明晃晃三著寒芒的方鏃弩矢對準了遼人,像一個移動堡壘一般,只叫遼人不能寸進,這便是兵種剋制,誰也沒法兒。秦明在大石橋橋頭停下,穩住了陣腳不再前進。而遼人的月牙大陣生生退了百步,陣形已見散亂。

林沖率著一千五百輕騎又兜了半個圈子,突然反捲著殺向那隊遼人,連環三箭出,口中高呼“破。”莫敢當被遼人追了半天,早就怒氣發了,只是林沖曾跟他說過『要想痛打落水狗,便要學會先遛狗』的經典比喻,他也不得不跟到林沖身後疾奔。這下林沖突然兜轉回來要殺敵,哪裡還會客氣,手中丈八長矛捥了個花,大喝一聲“破”緊跟林沖身後往面而來的遼人陣裡衝。

照樣是雙方對,遼人追了許久原本有些懈怠,眼見林沖轉身過來對戰,自然鼓起士氣齊聲吶喊,那箭矢,卻是的更加疾了。此時正是天亮前最黑暗的時候,雙方距離又遠,只能看個大概的人影,遼人是不折不扣的盲,大宋軍也是應景。哪知雙方距離八十步,正進入程範圍的時候,不少遼人驚訝的發現,沒箭了。

沒箭便也不怕。遼人跟大宋軍戰時,哪裡在乎過宋人的箭矢,悍不畏死的馬背生涯叫他們有了莫大的衝擊力和震撼力,每回應敵的時候都是一個衝鋒破敵,雖然有傷亡,但對於破敵之後那一邊倒的屠殺,卻可以忽略不計了。

大宋軍的兩輪勁叫遼人損失了不少人,但遼人依舊喊打喊殺的壓上來,林沖頭上熒光的紅纓成了不少遼人矢的對象,而林沖舞成一團的透骨槍叫遼人密集的箭矢盡數落空,終於,兩軍廝殺到一處。

透骨槍的紅纓翻飛中,林沖直接把面來的遼將一槍刺於馬下,那遼將下的青驄馬莫名其妙的失了主人,依舊奔出去老遠,在亂軍中呆立不動。這次來的是遼人的正規軍,比上次林沖踹營的時候遇到的那三百蕭乾的親衛軍還要弱上三分,林沖自然更是如魚得水的亂殺一氣,手下竟沒有一合之將。透骨槍偶爾跟遼人手裡的鑌鐵大槍撞擊摩擦,發出一陣陣尖銳的,刺透人耳鼓的聲音,遼人聽了便覺得是死亡的前兆,而左右的大宋軍士,卻越聽越興奮。

莫敢當把遼人的一個小校硬生生穿了個透心涼後,輪著這小校又砸翻了邊上兩人,一帶丈八蛇矛,堅硬的矛狠狠地撞上另一側舉刀砍來的遼人脯,在那遼人口吐鮮血的當兒,犀利的矛刃快速從身前劃過一條弧線,把一個遼人的大好頭顱瞬間拿掉,那人頭在空中飛起的時候還在張嘴呵斥,可惜,卻再也叫喚不出來。

戰場上沒有仁慈。

遼人即便不畏死,但大宋軍跟著那黑夜裡分外搶眼的熒光紅纓,耳裡從喝叫慘叫馬嘶悲鳴中分辨出林沖那透骨槍特有的尖刺聲,只覺得有生以來便從沒有這麼快活過…

漸漸亮了,東方天際的魚肚白叫整個戰場漸漸的清晰起來,蕭乾等遼將因雙方混殺成一團,還看不清楚,並沒有盲目的再派人加入戰團,可等他們看清兩邊的局勢的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一千多名大遼最勇武的漢子被那天踹營的一千多人幾乎殺了個乾淨,僅有的三百多人還在苦苦支撐,雖然沒有失卻大遼兒郎的血,可是,面對被屠殺,那些僅存的微不足道的血又能有什麼用?

蕭幹揮手叫身邊的傳令軍卒過來,口中喃喃的說了幾句,那傳令軍卒背令旗飛馬而奔,傳遞主將號令,戰鼓聲響,眼看在灰濛濛的天際裡,遼人原本巋然不動的中軍大旗往前猛壓,戰鼓擂動的更加密集,七千遼人以月牙陣換雁形陣,左右各三千人馬從月牙大陣中脫出,分兩路包抄大宋軍。剩下的一千人馬組成方陣,不停的對大石橋頭那宋軍放箭,權作威懾。

林沖大聲叫喚著“殺”嗓子卻是早喊啞了,莫敢當更是奮起突刺,丈八蛇矛從不落空。遼人剩下的三百人見有同袍來救,使了死力抵擋,無奈終於寡不敵眾,被大宋軍一窩蜂的包了餃子。林沖大叫“換馬,走”莫敢當接著大叫,各統領聽了同時嘶喊。

經過這一番拼殺,大宋軍下的戰馬多有氣,剛黑暗中看不分明,大宋軍距離近了殺死不少遼人戰馬,有的箭矢甚至從遼人戰馬的嘴巴鼻子裡透進,眼看便廢了,還有的無主戰馬被驚,跑得沒影,不過左近始終留下來一些。大宋軍士聽令,紛紛把跟前的遼人戰馬牽過來騎了,手裡還握著勉強能跑的大宋戰馬馬韁,紛紛跟著林沖轉身,邊退,邊整理隊形。

蕭幹見大宋軍又退,差點氣死。宋人什麼時候學的這麼狡猾了?以往與宋人對戰的時候,便都是遼人佔據主動,宋人騎兵稀少,多依仗步兵,但重裝步兵的移動速度極其緩慢,遼人往往輕鬆寫意的帶著宋人的重裝步兵兜圈子,等把宋人的隊形拖垮,便趁機殲滅之,即便是遇到比較穩重的种師道大軍,通常也能在對持的時候把宋軍的箭矢消耗不少,再趁機一舉突破宋人陣勢,開始屠殺…卻沒想到宋人今竟把這戰術用到自己身上來了。

蕭幹見宋人遠逃,知道就算追上,也到了先前那座棄營,那裡便兩側都是高地,最利衝鋒埋伏。帶慣了兵的蕭幹好像一拳頭砸到了空處,頓時一陣無力,只好鳴金撤令。一鼓作氣的遼人聽到鉦聲響起,只好勒馬迴轉,這一次擺了個圓形大陣,千人一團,共計六團,把那個一千中軍牢牢的圍在中央,在蕭乾的將令下,遼人保持陣形按兵不動。

秦明帶著一千兒郎早看得熱血賁張,只是苦於身披重甲不能殺敵,眼見遼人出擊又自迴轉,同時轟然大笑。

遼人看在眼裡聽在耳裡,只覺得自己便從來沒有這麼窩囊過,紛紛請戰,說定要把宋豬拿來宰了吃。

蕭幹自己也差點暴走。一千步兵一千多騎兵,硬生生便把自己八千人馬吃掉一千,還不能寸進,而對方不過是憑藉著永定河的地勢而已,這樣的窩囊仗,大遼開國以來對上宋人,什麼時候打過?遙想不久前,自家和那太師耶律大石一同來定南疆,號稱十萬的宋軍,在對上大遼三萬軍士的時候輕鬆被破,白溝楊村兩場打仗直殺得屍橫遍野,連大宋最有前途、最有聲望的那個經略种師道,也被殺得丟官棄爵,如今竟然被區區兩千人擋住了退路,怎能不覺得窩囊!

不過蕭幹也不是好相與的,審時度勢中,知道武清城今定要回轉,否則等耶律大石回去,不定會變成什麼樣子,妹子現下失了夫君,也正傷心難過沒主心骨,自己正好藉機立了妹子為國主,效仿那百餘年前的承天皇太后蕭燕燕治國,富國強兵,先撲滅女真叛逆,再橫掃宋人全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