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此,賈雨村滿懷信心。林家沒有姬妾,後宅清靜,然就是如此,才令黛玉不懂妾爭鋒之道,出閣後縱使有著嫡的名分,未必鬥得過自己心□□出來的幾個俏丫鬟。他想得很周全,天底下沒有不好的男人,正經千金小姐個個自持端莊,木頭似的,有何幃之趣?哪裡比得上姬妾妖嬈嫵媚。自己能將嬌杏扶正,何以見得俞恆不能?

賈雨村明白俞恆在長慶帝心中的地位,將來勢必權傾朝野,為了攀上俞恆,他甚至為自己的次子求娶了俞恆的表妹賀喜兒為

賀家早就敗落了,家業漸消,除了老夫人明強幹外,孫兒皆不成器,唯知吃喝嫖賭罷了,所幸有俞家管著,不敢惹禍。當年他們從粵海避難京都,起先京城中不知,後來林如海和張大虎去了粵海,漸漸大家都知道了,雖有願意和俞家連親意求娶,但是皆是官職微小之人,不然便是達官顯貴為自家庶子求親,偏生賀老太太心比天高,不肯應允,直到賈雨村這位大司馬為子求親,其官極高,其勢亦大,賀家方才稱心,兩家已經辦過喜事了。

林家和俞家結親,和賀家卻無瓜葛,且賈不喜賈雨村家和賀家的為人處事,所以兩家兒女成親之時,她不曾道賀,也不曾提起過。

可是俞家和賀家的來往十分疏離,並不親密,成親後,賈雨村仍舊不得以親戚的身份登俞家之門,似是當年賀家人在俞家被克患病一事所致。賈雨村並不信這些,雖和俞家牽扯到了一點親戚,他還是不滿意,娶俞恆的遠房表妹為媳,終究比不得俞恆本人。

賈雨村倒是想將嬌杏生的一個女兒送與俞恆為二房,偏生這個女兒容貌肖似嬌杏,雖是眉目清明,儀容不俗,卻無甚美貌動人之處,才氣亦是平平,而林如海的女兒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有詠絮之才,幾乎人盡皆知,如何與之相爭?

於是,賈雨村特地買了幾個風嫵媚的江南姑蘇女子,充為養女,請名師教以琴棋書畫,歌韻舞藝,並諸般勾心鬥角的手段。

嬌杏對賈說的幾個丫頭,其實便是賈雨村的養女,不過對外的說法不同而已。

嬌杏本是個丫頭出身,無甚見識,不過是運氣好,先給賈雨村做了幾年二房,生了兩個兒子,然後等賈雨村的正室夫人死後,被賈雨村扶正,全了當年的回首之情。這些年來她在家中頤指氣使慣了,又因賈雨村位高權重,很多人不敢小覷於她,致使嬌杏說話行事無所畏懼。和他們家相的多是暴發新榮之家,但凡基略深厚些的,多不大與之來往,也是因此導致低於賈雨村品級的官宦女眷們處處奉承她,往往順從她的意思行事,才有這般結果。

嬌杏飄飄然地前去賈家,早將當年賈家獲罪時賈雨村落井下石的所作所為拋到了九霄雲外。若是其他人早就沒臉去了,偏她不是,她覺得賈家已經落難,又是官奴出嫁,自己親自前去便是給了他們極大的體面,諒他們不敢不受。她自覺以自己的體面,當著許多人的面兒提出這些好意,賈總要給幾分面子,誰知賈不僅當面拒絕,還夾槍帶地數落了自己一番,心中如何不氣,如何不怒?回來就學給了賈雨村聽。

賈雨村聽完後,立刻火冒三丈,拍案而起。

他已經不是當年託人往林家謀求西席一差而不得的落魄人了,他現在官居大司馬,位列三司之一,縱尊崇不如前朝,可身份不比相國遜多少,他們家居然如此不給顏面!

林家越是如此,賈雨村越是不能容忍。

一下朝,他微笑攔住了俞恆,“俞公爺,請留步。”賈雨村生得直鼻權腮,面闊口方,瞧在別人眼裡,顯得十分雄壯,而且一派正氣。如果俞恆不知道他的為人,只怕也會被其皮囊所惑,當他是正人君子了。

想到昨林智無意中透出來的消息,俞恆目光深沉。他自小就疼黛玉,黛玉長大後自己雖不能見,卻常聽長姐和外甥女說起,又常常細讀黛玉的詩詞文章,遙想其為人,心中越發愛重,好不容易才等到和黛玉成親的子,也未曾因命格、年齡為林家所不喜,更不曾受到絲毫刁難,賈雨村居然生出這些對黛玉不利的心思,實在可惡!

俞恆神情冷淡地道:“賈大司馬有事?”賈雨村素知俞恆情不若旁人柔和,心下自是不怕,腆著臉湊上前,堆笑道:“公爺成親在即,不知房中服侍公爺和夫人的丫鬟可有了?這服侍公爺和夫人的丫鬟定要挑細選才是。若是沒有,下官倒有幾個極伶俐乖巧的養女,心中仰慕公爺,願與公爺為奴為婢。”林家不是不給自己面子嗎?自己直接從俞恆處入手,待俞恆收下了,看他們如何反對!

俞恆臉上閃過一絲厭惡,冷聲道:“莫非我俞家和林家窮得連使喚的下人都沒有,非要賈大司馬相贈?我看,還是賈大司馬留著自己使喚罷!”說罷,拂袖而去。

俞恆是俞皇后嫡親的兄弟,名正言順的國舅爺,他完全不必在意賈雨村的反應如何。

賈雨村瞠目結舌,面對旁人望過來的譏嘲目光,頓時漲紅了臉,又氣又恨。

可巧忠順王爺路過,站住腳聽到了幾句,遂打了個呵欠,伸了個懶,笑眯眯地說道:“賈大司馬,我們俞公爺一向潔身自好,可沒有那些腌臢心思,成婚在即,賈大司馬如此,豈非不識時務?或者,賈大司馬壓兒不曾將林俞兩府放在眼裡?依本王看,府上的養女,竟是賈大司馬自己留在房中使喚罷,想來沒有會挑賈大司馬的不是,賈大司馬也能得趣!畢竟賈大司馬不在意禮數,賤妾都能扶正,何況養女乎?”此言一出,眾人皆笑。

但凡規矩嚴謹的公卿之家,即使再胡鬧,都不會以妾為亡後,亦不會扶正妾室,而是另娶填房,唯有賈雨村這樣基淺薄的暴發之家才會在子死後,扶正妾室,竟和一干明媒正娶的誥命夫人同列,誰家不厭惡非常?除了有求賈雨村的,誰都不願與之相

妾室扶正雖非罪過,但是終究不體面。

何況,所謂的養女,誰不知道其中的門道?和養女廝混的官員不知凡幾,與其說是養女,不如說是家養的子,不過養女的說法體面些,縱如此,糟爛其中,不僅自己收用,而且還能用來送人。忠順王爺如此言語,就是因為府上就收了不少官員的養女。

太上皇到了晚年,諸事順心,不對朝廷之事指手畫腳,卻起了含飴孫的心思,當年在位時不曾表白出對其他兒子的慈愛,此時反倒用了心,尤其喜愛忠順王爺,常叫到宮中作伴,因此賈雨村敢得罪朝中所有官員,唯獨不敢得罪忠順王爺,聞言,唯有諾諾。

忠順王爺暗暗冷笑,真是不知死活!

別看他貴為親王,可是他手裡不掌權柄,唯知享樂,對於林如海和俞恆這翁婿二人,他都只有好的道理,不敢輕易得罪,因為他知道在長慶帝心裡,自己即使是嫡親的兄弟,也比不上這兩位肱骨之臣,偏這個賈雨村竟因嫉恨而生事。他也不想想,林如海此人最看重誰?不是子,也不是兒子,而是這個從出生就嬌生慣養的女兒。

抬腳往車轎處走去,忠順王爺打算回去挑幾件好東西,等到黛玉出閣時,令王妃與她添妝,總不能比別人家顯得簡薄不是!

卻說俞恆雖有權勢,但是很注重分寸,除了親友岳家外,極少和群臣結,也不大來往,平素紅白喜事多不親去,可以說,他在朝堂中的友人,比林如海和林睿還少幾倍,甚至和兩位叔叔都不親。蓋因此故,更受長慶帝倚重。

長慶帝當他如同兒子一般,對他的看重甚至勝過太子,得知此信,便將他叫到跟前,問道:“聽說賈雨村那廝生了些見不得人的心思,送美婢與你?”長慶帝的語氣中,充滿了對賈雨村的厭惡。他本來想著有這麼一個人代替竇晨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他不介意賈雨村在朝中的種種行為,畢竟他彈劾群臣後,令群臣不敢懈怠,不敢生事,也是一樁好事,而且治罪與否都要由自己批閱後,自己不準其奏,便對群臣無礙。可是,他不能容忍這人如此險惡地算計到自己最信任的臣子和小舅子身上。

俞恆點頭道:“原來陛下已經知道了。”他沉默寡言慣了,對此事卻很上心,他不願黛玉因此事煩惱,雖然自己沒有接受賈雨村贈婢的心思,但是讓黛玉知道後心裡定然不舒坦,他如何捨得?於是他直言對長慶帝道:“賈雨村此人,陛下還留著麼?本來我覺得顧明這樣的人物已是十分涼薄了,不敢與之相,不曾想賈雨村更勝一籌,比之顧明,更加不知羞恥!”有治國的才幹,偏偏沒有為民的剛正,倒有幾分暗合賈寶玉曾說的國賊祿鬼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