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賈說俞老太太意
為俞恆求娶黛玉,林如海並不似賈
那般,他面
不變,亦無惱怒憤慨之
,問道:“信裡怎麼說?”賈
驚奇地道:“老爺不惱?”林如海莞爾,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咱們玉兒已長成,從七八歲起始便有人同你我提起,咱們皆以年紀太小為由婉拒,明年玉兒十歲,還能沒有人來求?何況,咱們都是四十多歲人了,不就是盼著兒女平安嫁娶麼?”捨不得黛玉,這是必然,林如海生
冷靜,不容易為外物所困擾,他自己重生二十來年,不就是想讓黛玉一輩子平安喜樂,自己怎能保護黛玉一輩子?對黛玉而言,尋一門好親事是極要緊,畢竟生孃家不如夫家長久,擇婿也就要自己謹慎了。雖然林智和賈
都安然度過死劫,但林如海死劫亦如此才能放心。
兒女不成家,焉能承繼林家百年?
因此林如海乍然聽到俞老太太此意,只覺詫異,而非惱怒,倒是有一點得意,各家來求,這就表明黛玉外人眼中炙手可熱,已非上輩子無人求娶孤女了。
賈笑道:“老爺看得到底比我透徹些,我捨不得玉兒,難免有一點子惱意。不過老爺說得極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咱們還有什麼不值得歡喜?只是想到好容易養大了女兒將來卻是別人家,心裡就難受。”林如海安
道:“你設身處地想一想,咱們兒子不也要
娶別人家女兒?”林如海覺得,做人就應該豁達些,太計較這些反倒累了自己。說得賈
愈發笑了起來,隨即嘆息一聲,說起俞老太太信中話,道:“俞老夫人信中跟我說了,他們是極中意玉兒,只怕咱們瞧不上恆兒。咱們知道靈臺師父說那些話,外人還認為恆兒是天煞孤星,年紀相差又實是大了些,恆兒家裡也沒有父母兄弟扶持,俞老夫人心裡十分忐忑,又說,倘或咱們不願意,就早些回信,近來老夫人身體不如從前,怕熬不了幾年了。”林如海聽到這裡,沉默半
,問道:“你怎麼看?”賈
想了想,不答反問,道:“說到底,咱們家兒女婚事,終都得老爺決定,老爺疼玉兒,我聽老爺。”林如海回想俞恆生平,他自己和林睿跟前長大,品貌才華、為人處世自己都看眼裡,單是這個,確實凌駕於旁人之上,自己素
所見少年子弟,鮮少有人能比得上他,不
道:“若說好,恆兒是極好。”賈
心中一動,詫異道:“老爺這是答應了?”林如海笑道:“你我作為父母,還不都是為兒女著想?撇開恆兒心思不說,玉兒年紀本來極小,我京城時俞老太太原沒想到玉兒身上,才透
幾分要給俞恆說親意思,就有許多人家趨之若鶩,偏生臨來時叫恆兒帶書信過來,可見恆兒是有意。玉兒經我們教養,非凡俗女子,她這等才華,不是知
知底誰能容得下?”賈
道:“老爺此言有理。難道是恆兒提出,然後俞老夫人來信?”林如海微微頷首,俞恆年輕,那一點子心思如何瞞得過林如海,而且林如海乃是文人,行事灑脫,倒也不會因此怪責俞恆,自己女兒本就是世所罕見,動人是難免。
林如海道:“恆兒是咱們看著長大,他家沒有咱們不知道,同樣,咱們家也沒有他們不知道事情,玉兒是個什麼子,沒有誰比他們清楚明白了,既有此意,將來必定不會委屈了玉兒。我所慮是這個,別人家未必容得玉兒,因此俞家便有了許多好處。”賈
蹙眉道:“話雖如此,可是恆兒父母兄弟一概都沒有,俞老夫人又是這般年紀,亦不能
勞,我恐玉兒太過辛苦。”做父母,總盼著兒女樣樣都能得好,富貴清閒。
林如海卻笑道:“世人講究父母雙全,你竟也俗了?有了父母,咱們玉兒才辛苦呢!上要侍奉公婆叔姑,下要料理事務,謹小慎微,哪裡有自己當家作主自?縱是辛苦些,但是一切都依照自己心意行事,比前者強了幾倍。”賈望著林如海,道:“這麼說,老爺對恆兒竟是極滿意?”林如海道:“結親本是結兩姓之好,俞家有心,想必是覺得咱們家妥當,我說這些,也是覺得恆兒比旁人好些。旁人雖有比恆兒品貌才學都好,可是畢竟未曾你我跟前如此
久,哪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到了我如今這樣地位,能給玉兒說親人家不過就那麼一二等幾家,皇家王府咱們是不願玉兒嫁過去,一二品官員統共才有幾家?”賈
嘆道:“可不是,江南雖有人家來說,都是總督巡撫這些人家,咱們下頭可都不敢呢,覺得配不上玉兒。這幾家我都有些不滿意,家裡事務太繁雜,咱們玉兒嫁妝必定是十里紅妝,到那時壓倒所有人,必定容易生隙。二十年了,玉兒嫁妝越積越多,就是皇家嫁公主,也沒有這麼些。世人講究嫁妝越多越有底氣,若是夫家人多,這份底氣反讓人說嘴。恆兒家裡只他一個獨苗兒,玉兒嫁妝再多,無從比較,便不會有人不滿了。”林如海點頭微笑,他本沒想著這麼早給黛玉定親,故不意這些,現今俞家一提,林如海頓時覺得須得考慮周全,不能讓黛玉將來受一點委屈。
賈忽然道:“若是天底下人都像老爺這般明理,所有女婿都樂得不知如何是好了。”聞言,林如海不
失笑道:“還能如何?非得惱得恨不得揍恆兒一頓?還是叫來對他說咱們對他家求親十分不滿?竟是別如此,結親是喜事,又不是結仇。你忘記汪家姨媽家姐姐了?不就是因為汪家姨丈為難了女婿幾句,才使得汪家姐姐成親後吃了極多苦。”帝登基後,汪禎亦來朝賀,京城中和林如海見了一面,說自己至今二品巡撫,恐難再有寸進,反倒是兒子也是二品了,自己年過古稀了,沒有
力繼續如此,因此便上了摺子乞骸骨,帝當即就準了,另派心腹接任。
汪禎有一女,比林如海年長十歲,姐弟兩個並未見過,早五年前就去世了。賈卻聽林如海說過,和汪太太通信時,知道了汪家這位姑
當年說親,因汪禎和其兄弟不捨她出閣,為難了女婿一些,當時都沒意,傳出去反而還是美名,世人都說汪家姑
這是有父母兄弟撐
,哪怕出嫁了亦然。不想那女婿自覺汪家受辱,心懷怨恨,成親之後,對
子十分冷淡,其母亦替兒子出氣,處處為難汪家姑
,家裡姬妾成群,汪家姑
陪房、丫頭們都被找藉口打發了,導致汪家姑
夫家處境艱難。虧得汪家姑
一個丫頭忠心,被打發出去後想法設法找到了千里之外汪家,告知一切。汪家得知後,
然大怒,當即帶人打上了門,有汪家撐
,那女婿家方不敢太過分了。
賈嘆道:“怎麼不記得?我就沒見過那樣心
狹窄人,汪家捨不得女兒,為難幾句怎麼了?巴巴兒地娶走人家千嬌萬寵閨女,還不能讓人家訓斥兩句?可憐汪家姐姐成親後就沒有享過福,一世無兒無女,又這樣鬱鬱而終。”汪家姑
有汪家做主,尚且如此,沒有孃家做主女兒家,多少被夫家作踐了,賈
平常所見所聞,皆是不計其數。
汪家和親家兩家顧忌著顏面,汪家姑留了夫家,因她心灰意冷,不肯再和丈夫和好,守著佛堂度
,幸而所用之人都是汪家派去,年年打發人去探望,那夫家漸敗,不敢太欺負了她。汪家姑
也是有心氣,佔著正室位子不肯動,導致其夫庶子庶女成群,唯獨沒有嫡子繼承宗祧,五年前汪家姑
去世後急急忙忙地續絃,至今亦無嫡出。雖然說年五十無子,立庶為長,但只能繼承家業,不能承繼宗祧,只好從兄弟家中過繼嫡子。
若說這家人是誰,和林家無甚瓜葛,卻是蘇黎家親戚,蘇夫人孃家哥哥,乃因此事,蘇夫人看不過孃家為人,父母去世後,總不和孃家兄弟往來,好柳家並未十分沒落,不必蘇夫人幫襯,反倒因不喜蘇黎子,鮮少上門走動。
不過,帝登基後,蘇黎乃是功臣之一,柳家倒是派人上門了,不知將來如何。
他們這些人家不過都那麼些,寒門出身難以躋身其中,說來算去,哪怕是敵對人家,彼此都有些親戚情分。
林如海道:“說來說去,都是那人人品不好,若是好,哪怕被揍一頓,也不會記恨。恆兒若是這樣人,憑他怎麼好,我都不肯應承。我不為難恆兒,乃因我是長輩,太過計較失了身份,再說了,咱們家有睿兒和智兒呢,姐妹被搶了去,還能不惱得去找他煩惱?”賈撲哧一笑,拿著手帕擦眼角笑出來眼淚,道:“老爺讓我都不知道怎麼說了,睿兒和智兒兩個和恆兒鬧,老爺出來做好人,這樣一來,再沒有人比你們翁婿親近了!可憐睿兒和智兒還做夢呢,不知道已經被他們老子算計了。”林如海輕輕咳嗽一聲,正
道:“他們小孩子家愛頑鬧些罷了。”賈
道:“那我就回信給俞老夫人,說咱們應了。”賈
明理,起先因兩個孩子年紀相差七歲故沒想到俞恆,現今俞家先提出來,賈
自知俞恆好處,旁人再比不得了,又道:“咱們忒好說話了,就這樣把女兒許了出去,並不似別人家矯情,連推三五次才勉強答應,說來咱們倒虧了。就是什麼時候定親不好說,玉兒還小,明年才十歲,俞老夫人這樣大年紀了,能等幾年?”林如海沉
片刻,道:“不止如此,如何提親,如何定親,也不好說。”賈
道:“老爺知道就好。俞老夫人現今遠京城,總不能特特趕回江南來,咱們雖說過一二年讓睿兒京城娶親,但現也不能趕過去,免得讓人看輕了玉兒。”林如海凝思道:“我今年已向聖上請求調職回京,你知道,鹽課御史素來都是聖上心腹,我雖有功於聖上,到底不敢太過高看自己,不如讓了清靜。聖上忖度再三,答應了我所求,但是還得任這二年,等後年調我回京。後年,也就是睿兒參加恩科時候,咱們那時闔家進京,你和睿兒明年秋後進京,然後就京城辦罷,睿兒後年成親亦好。”賈
愁眉道:“老爺跟我說這些,可不能叫別人知道,老爺今年半年不任上,僅剩半年,我們還得一年工夫進京,怎麼和俞老夫人說?”林如海道:“你給俞老夫人回信,告訴老夫人說,明年秋後回京,看老夫人意思如何。”他們體諒俞老太太想給孫子早點定親,可是也得想想他們做父母,總不能讓女兒太過委屈了,也不能上趕著進京只為和俞家定親。黛玉出挑,多少人家都是任由他們挑選,不獨俞恆一個,若不是兩家
好,又是看著俞恆長大,俞恆未必勝得過其他人家。
賈一想也是,若是俞家等不得,那就作罷,橫豎他們能選多著呢,又問道:“老爺既然答應俞家,想來咱們兩家結親並沒有什麼忌諱?”嫁給林如海二十幾年,賈
如何不知結親得看朝堂上動靜,自己並不能做主。
林如海聽了,瞬間明白賈意思,淡淡地道:“放心,沒什麼避諱,咱們家到了這樣權勢地位,兒女哪裡能躲得了清靜?沒有俞家,也有別人家。”帝年過四十方登基,太子早已長成,將來奪嫡之時恐又是一場你死我活,俞恆既為皇后兄弟,少不得牽扯其中,即使不和俞家結親,兩家本就
好,林睿和俞恆是同窗同科,親如手足,旁人眼裡,自己家早就是太子一派了。好俞皇后和太子都效仿帝當年行為,只要帝晚年不糊塗,太子登基便是名正言順。
林如海又道:“此時玉兒親事不定,將來進京,有你煩惱時候。進了京,又哪裡有幾個人能比得上恆兒?雖然我從前列出那樣許多條件,可是說實話,首先得看女婿人品。”賈頓時想起賈母總是來信,連忙稱是。
夫二人想著千嬌萬寵女兒以後是別人家,翻來覆去,一夜不曾好睡,次
一早,梳洗完,兒女過來請安,俞恆住林家,亦如此。
仍舊男女分開用膳,林睿林智兄弟和俞恆皆與林如海同桌。
見到俞恆,林如海想到黛玉,臉愈加溫和,看得俞恆心中忐忑,林睿和林智莫名其妙,不
反手摸了摸後背,怎麼覺得有些冷?
林如海見狀,哼了一聲,兄弟二人頓時正襟危坐。
不多時,林智探頭探腦地看向屏風,想坐到屏風後面去和賈黛玉同桌,卻因上學以來再不如幼時那般事事依從自己,他現今大了,
漸懂事,倒也不失禮。
黛玉和賈屏風後面坐著,聽丫鬟形容外人各人言談舉止,不
一笑。
裡外都坐定後,因見雪雁帶著丫鬟婆子捧著食盒上來,親手端出幾樣小菜布桌上,又端出幾碗細粥,笑道:“老爺,這是姑娘親手做。”林如海一怔,道:“家裡有使喚人,怎麼讓姑娘動手了?”賈聽了這話,隔著屏風笑道:“老爺不家這半年,玉兒跟我學做好幾樣菜呢,這算什麼?明兒有老爺口福呢。咱們這樣人家雖不必自己動手做飯,但是
常往來,總得知道怎麼配菜,一樣菜用多少東西做出來,免得
後待客別人問起,自己一無所知。玉兒學了這些後,早早就想著做給老爺吃了,老爺昨
到家,今兒還不許她孝敬?”將來黛玉出閣了,夫家不必勞作,但偶爾做些菜餚孝順長輩,自是她好處。閨閣女兒不該學,黛玉學了,該學,賈
加教導得用心,務必樣樣
通。
黛玉聰明靈巧,竟是一學即會,才半年,已經會做好幾樣了。
賈見了,自嘆弗如。
提起往事,林智笑嘻嘻地伸了伸舌頭,道:“從姐姐開始學做飯,都是我試吃,一開始可苦了我,姐姐第一回做飯就焦了呢,炒菜也糊了,還有一回鹽放多了,媽說不能因為爹爹管鹽政,就把鹽不當鹽,後來子久了,姐姐才做得好了些。”黛玉嬌叱道:“你不說,沒人當你是啞巴!”林智立刻不敢說話了。
賈笑道:“玉兒學做飯,頭一件就要學老爺家常調理身子湯湯水水,有一回炒菜,油星迸濺到手面子上,我心疼得不得了,趕緊擦了藥才好些,如今已經平復了,幸而沒有留下疤痕。老爺吃罷,仔細涼了,別辜負玉兒一番孝心。”林如海聞聽黛玉做飯由來,滿臉笑容,道:“那我可得好生嚐嚐玉兒手藝。”林睿和俞恆眼睛都是一亮,看了林智一眼,心想沒想到林智竟是第一個品嚐,
後得好生教導他功課,免得事事佔先,等林如海端起碗,兩人方亦品嚐,雖不如家中廚子做得味美,但別有一番鮮滋味,頓時
口稱讚。
聽到他們接連誇讚,黛玉心裡暗暗得意。
用過飯,各自去忙自己事情,俞恆和林睿出去前,忍不住回頭看了林如海一眼,不知道他們看了書信是何意,自己從他們臉上看不出一點兒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