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林如海去衙門了,林睿亦去上學了,家中只剩賈和醜兒。賈
見女兒神
殷切地望著自己,不好傷女兒之心,便從中挑了一串瑪瑙串子,又給幼子挑了一個金項圈,至於林睿,自然等林睿回來自己挑,少不得又是一陣欣
,誇讚道:“玉兒真真是乖巧,你送媽和弟弟東西,媽和弟弟都很喜歡呢。”黛玉聽了,頓時笑容滿面,又看了弟弟一回,跑出去頑了。
賈知黛玉只院中頑耍,忙命丫鬟僕婦跟上。
彼時林家忙著送年禮,林睿年輕識淺,不好做主,皆是林如海料理,何況送各家禮都有定例,便是管事也能料理得齊全,只不過送給長輩須得林如海過目,然後裝船送往各處。他揚州地位非同一般,下面孝敬人無數,還沒到臘月,年禮已收了極多,縱然未曾堆積如山,也把庫房得滿滿,林如海少不得又一一比著禮單回禮。
年下送禮全是綢緞點心酒水玩意兒,他們一家五口一天穿十套衣裳都用不完,林如海收了這家禮,再添減一番,用來做別家回禮,饒是這般,庫房裡還剩下一多半。
賈笑道:“一年積一年,白放著黴壞了,橫豎這些綢緞都是上好,除了咱們穿用,其餘都做禮送人罷,也體面。”各家送綢緞都是上用和官用,他們用來送禮並不失禮,賈
又不是天天穿衣服人,沒有全部留下來必要,倒省了採買。
說實話,這幾年他們家送禮用綢緞玩意兒幾乎都是外面送,然後轉送別家,竟不曾花多少銀子,省了許多,也只幾家極親密才是特特採買了挑選送去。
林如海道:“早就這麼著了,不必說我也知道。”賈又看了各家禮單,道:“給幾家商賈之家回禮只回一半兒即可,晴空家裡今年送比舊年又豐厚些,她生了個女兒,我還沒見呢,不知如何,只盼著她將來再生一子才好站穩腳跟。金家揚州做香粉生意,有他們原先胭脂生意,真真是財源廣進,醜兒洗三時晴空過來,還勸我入一抿子錢,每年拿香粉生意紅利,一年數千,我沒同意。”林如海聽了,忙道:“咱們讀書人家,與民爭利做什麼?何況咱們又不缺那幾個錢使。”賈
笑道:“老爺放心罷,這其中厲害我還能不曉得。”卻說賈母收了林家年禮,心中一寬,顯然賈
並未記恨自己,反倒是自己沒回信,不由得有些慚愧,又看了賈
書信,不
一嘆,未曾言語,既已打算送元
進宮,便是此時反悔又如何?已經送禮往各處了,何況自己做不得賈政主。
兒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既不許婚,而是進宮,自然由賈政做主,賈母即使是寶塔尖兒,也不能不顧兒子意願。宮裡如何,賈母亦知,但是元
才貌雙全,未必不能博一場富貴,何況元
出生大年初一,誰不說她是極有造化人,說不得她福分就應了宮裡,若能得到太子青睞,就好了。
賈母看著元,心裡十分滿意,覺得她模樣兒比太子妃還強些,又正當妙齡,而太子妃已經三十歲了,只比賈
小几歲,進了東宮,元
未必不能得太子之意。
賈母嘆了一口氣,進宮做了女官,未必能進東宮,太子如今和他們也不是如何親近,她原本想著讓元得皇后之意,許給七皇子也好,她比七皇子年紀略小些,七皇子如今尚未大婚,偏生七皇子今年被聖人訓斥了一頓,倒覺不好了。
賈母柔聲道:“元丫頭,你別怨你老爺太太,他們也是為了咱們家好。”元替賈母念信,賈母上了年紀,不戴眼鏡時,很有些信件都是元
替她念。見賈
信中如此言語,元
心中不
暗暗
,她並不想離開父母,待選宮中,一入侯門深似海,何況深宮呢?只不過父母所願,她無可奈何,只能好好學規矩,明年進宮。聽了賈母話,元
低頭道:“老祖宗放心,孫女明白,哪裡能怨老爺太太呢。”賈母嘆道:“我原想著俞家和你姑媽那樣好,從俞家託太子妃照應你,選你進東宮做女史便好了,誰承想俞家老夫人竟南下了,咱們此時不好進宮去託太子妃,後宮裡做主畢竟是皇后娘娘。明年你進了宮,只有皇后娘娘跟前方有女官服侍,你到了皇后娘娘跟前,好生服侍皇后娘娘,討得皇后娘娘歡喜,說不準就許你一個終身了。”元
輕聲答應了,雖然進宮非她所願,但是她本是有抱負人,人人都知道太子極得聖人之心,若能得到太子喜愛,哪怕此時無名無分,將來必定有一個封號。只是她進宮為是選女史,少不得要皇后娘娘跟前服侍幾年了。
從賈母房中出來,元踱步進園,但見四面銀裝素裹,唯有一點紅梅鮮豔如脂,頓時看得呆住了,進宮以後,是否還能看到紅梅如昔?
正凝思間,忽見賈璉從東邊走過來了,身後三個婆子各自捧著一個花瓶。
東院花園子和榮國府花園子其實是相通,只不過賈赦另外開了黑油大門,經常都是從榮國府出去,再進東院,鮮少從花園進出,因此元見到賈璉,略有幾分詫異,忙上前屈膝行禮,道:“璉二哥哥好,這是做什麼?”元
今
穿著銀紅灰鼠皮襖,罩著大紅羽緞對襟褂子,底下繫著一條翡翠撒花裙,外面又裹著一件石青刻絲紫貂皮裡斗篷,戴著觀音兜。面若銀盆,眼如水波,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站雪地上亭亭玉立,竟比紅梅覺鮮豔嫵媚。
賈璉猛地見到她,頓時一怔,不笑道:“唬了我一跳,原來是大妹妹。我來折兩枝梅花回去,大妹妹從哪裡來?”論起討人歡喜本事,賈璉再
通不過了,何況他滿心都是已定親陳小姐,或是一花,或是一草,或是一碟點心,一盤鮮果,他都記得打發人送到陳家,曾經還自畫肖像一幅,送到了陳家小姐跟前,陳家雖對賈家行事大不以為然,但是對賈璉卻愈加滿意,陳家兩位公子還常約賈璉出去吃酒,談論詩書。
元亦曾聽說過賈璉舉動,王夫人私下常說賈璉太過輕浮了些,沒有大家子弟風範,然而她曾偷看過西廂記、牡丹亭,又常聽戲曲,年紀又輕,對此難免有幾分羨慕,聞得賈璉折梅,便知是送陳家小姐,忙笑道:“才從老太太房裡出來,賞一會子花,不妨見到了璉二哥哥。哥哥若是有事情忙,且請去忙罷。”賈璉點點頭,梅花樹下看了半
,挑三揀四,終親自剪下三枝梅花,俱是二尺來長,一枝先
美人聳肩瓶裡,抱懷內,對婆子們道:“那兩枝
聯珠瓶裡,你們好生拿回去,我有用,不許給別人。”元
看到這裡,問道:“二哥哥懷裡抱著這瓶梅花是做什麼?”賈璉道:“老祖宗嫌冷,不大愛出門,我想著今年梅花開得好,擷一枝給老祖宗送去。”元
聞言,登時一呆。不愧是賈璉,行事如此周全。元
心中暗暗打算,自己明年八月進宮,還能教養寶玉一些時候,也得教他好生孝順賈母才是。
一面想,元沿路去了王夫人房中,見到賈珠內,忙上前問好。
賈珠如今面紅潤,
神抖擻,竟比年初強了十倍不止,王夫人雖擔心他外面上學,但是見他如此,又常聽賈政說賈珠學業大有進益,心裡安
,也便不一味要求他家學裡讀書了。王夫人想著賈珠明年成親,屋裡又沒有一個省心丫頭,特特叫過來,賞給他兩個。
兩個丫頭一名金釵,一名銀釵,都是笨笨模樣,老實本分,但長相都是一二等,雖說賢
美妾,然而王夫人厭妖嬈輕佻女子,事關自己愛子,對此十分留心。
王夫人跟賈珠道:“咱們家規矩,成親前都有兩個房裡人服侍,你明年天便要成親了,金釵和銀釵你帶了去,周姨娘和趙姨娘有,也有她們,都不必從公中出,每個月都從我份例上拿,等你媳婦進了門,正經開了臉兒,從公中拿。”金釵和銀釵聽了,又驚又喜,恨不得立時跟了賈珠過去。
王夫人又道:“這是你父親從我這裡挑,我看著倒好,才給了你,莫辜負了我們。”賈珠聞得是父親所挑,不由得漲紅了臉,有些手足無措,正這時,元進來了,母子兩個忙止住話題,見元
問好,賈珠亦忙回了一禮。
元是個未出閣女孩兒,王夫人倒不好開口了,只對賈珠道:“你帶回去使喚罷,若不好,跟我說,我再給你挑兩個好送去。橫豎咱們家上下幾百個丫鬟,一個兩個不好,便從十個八個裡挑,總能挑個合心如意。”賈珠極孝順父母,既是王夫人所賜,他也只能受了。
身為賈政長子,少年進學,生得又是一表人才,底下丫頭們哪個不懷?早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著了,賈珠今年十八歲,早十二三歲時便有了人,即如今身邊大丫鬟紅袖,紅袖柔媚姣俏,溫柔嫻靜,極得賈珠之意,自恃和賈珠成就了好事,便是賈珠房裡第一人,賈珠待她不比別人,正自得意,哪裡想到王夫人竟一次給了兩個丫頭。
金釵和銀釵模樣兒雖比紅袖略次一籌,然而卻是王夫人親自給,其中意思不言而喻,便是給賈珠做通房丫頭,雖未過明路,但一個月拿二兩銀子月錢,和周趙姨娘等同,和過明路差不多了,紅袖心中不又羨又妒。
賈珠對此一無所知,命紅袖安置她們住下。紅袖總管房中大小事務,賈珠向來放心。
紅袖看了金釵和銀釵一眼,只得忍住氣,答應了一聲,道:“大爺放心,大爺房裡所有事情都是我管著,我自然會好好照應兩位妹妹。”說畢,命小丫頭收拾了兩間房出來給她們居住,又命使丫頭和婆子們來拜見她們兩個。
金釵銀釵能入王夫人之眼,得王夫人信任,都不是簡單人物,見紅袖如此,便知她故意如此,暗暗一笑,屈膝道謝,先把包袱放過去。她們初來乍到,竟是小心為上,不必急於出頭,橫豎來方長。她們是名正言順屋裡人,還怕紅袖一個只下人知道卻瞞著王夫人大丫頭?若是王夫人知曉紅袖早成了賈珠屋裡人,只會恨得咬牙切齒。
紅袖雖然極好,畢竟比賈珠大了兩歲,金釵銀釵卻是十四五歲年紀,水蔥兒似,口角一點兒都不笨,不幾,便得了賈珠意,同紅袖分庭抗禮,且是後話不提。
卻說賈璉自抱著花瓶去了賈母房中,見賈母歪炕上,並未午睡,也沒見寶玉,他上前請了安,笑眯眯地道:“老祖宗,孫兒給您送花兒來了,您不必出門,也能瞧見開得正好梅花,孫兒便是外面讀書,也放心了。”賈母讚道:“好俊梅花,難為你想得周全,一枝花兒也能想到我。白鷺,接了去,就擺我屋裡。”她想到自己疼了別人一場,卻都沒有賈璉孝順,不由得一嘆。
賈璉笑道:“老祖宗喜歡,便是孫兒一片心意到了。”正告辭時,賈母忽道:“你姑媽送了年禮來,給你們那一份寫著籤子,你一併帶回去罷,倒不必我打發人送去了。”賈璉忙答應了一聲,帶著東西回到東院,卻見賈赦面沉如水,不由得放輕了腳步。
見到他,賈赦橫眉怒目地道:“外頭徘徊做什麼?還不進來。”賈璉舉步進來,請了安,恭敬地道:“姑媽家送了年禮,我去給老祖宗送花兒時,老祖宗命我拿過來。我瞧過了,姑媽送東西曆年來都比二叔家厚三分,今年亦如此,有幾匹綢緞甚好,太太打發針線上人給老爺做衣裳穿倒好。”聽到這裡,賈赦面上怒便消了三分,道:“你姑媽向來是懂禮數人。”賈璉聽了,暗暗一笑,只有賈
送給他們禮比賈政一房多,賈赦才會高興些,實是無可奈何事情,如今外面送禮,幾乎都是兩房一樣,往往還不分長房二房,而是送給榮國府,他們一房便鮮少能得了,說起榮國府當家作主人,從來不提賈赦,只雲賈政。
竇夫人抿嘴一笑,道:“既然說姑太太是懂禮數人,咱們璉兒便該效仿姑老爺。”提起先前和竇夫人吵嘴話題,賈赦登時皺眉,道:“我說太太管得忒多了些,我給璉兒兩個丫頭,是咱們家歷代規矩,未娶親之先屋裡放丫頭服侍,有什麼不對?偏你不讓。”經過李恂、林如海並諸多人品方正先生教導,賈璉至今未曾學得賈赦一點病,讀書人重
而輕
,他心裡羨慕林如海,難免學了林如海幾分,畢竟誰都知道林如海和賈
伉儷相得,世間多少人羨慕。賈璉幼時見了,暗暗地想,若是自己能得一個和賈
一樣
子,也一定真心相待,因此聽竇夫人說賈赦要給自己屋裡人,賈璉頓時一怔,滿心不願。
賈璉常聽林如海慨,
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又曾聽林如海說過許多世家規矩,並不是一味講究他們家定這麼些規矩,實際上,那些世家反而行事從容坦蕩,家風清正,人品端方,不納妾大儒名士有很多。
只聽竇夫人道:“我勸老爺竟是歇了這份心思要緊,咱們是結親,不是結仇,人家陳家小姐還沒進門,老爺便賞幾個丫頭給璉兒,等陳家小姐進門後,如何看咱們?豈不是覺得堵心?陳家名聲雅正,他們家可沒有納妾規矩,知道老爺如此,還能一心一意幫襯璉兒?”竇夫人有些煩悶,她如今只賈璉一子,自然盼著賈璉千般好萬般好,一個好名聲比什麼金銀財寶都來得珍貴,何必為了府裡那些勞什子規矩,惹陳家不滿。當然,陳家那樣人家不會意兩個通房丫頭,但是他們不意是一回事,做與不做卻是他們賈家事,賈璉潔身自好,陳家只會滿意,後待賈璉心。
賈家沒有讀書人,賈璉雖有李恂、林如海和自己弟弟竇晨幫襯,可是說句不好聽,李恂上了年紀,近來身體大不如從前,不知早晚就沒了,李赫雖是親舅舅,到底不如外公疼外孫。林如海是姑父不假,可是不比賈和賈璉是親姑侄,畢竟隔了一層,自己又是有兒女人,哪能一輩子幫襯賈璉?賈璉不是自己親兒子,竇晨幫襯也有限。只有陳家一心會為了女兒好,一心幫襯女婿,竇夫人萬萬不願意讓陳家對賈璉生出不滿之心。
見賈赦滿臉不贊同,賈璉忙笑道:“太太說得有道理,兒子現今讀書要緊,還想著請教岳父教導兒子功課呢,倒不想這些。”賈赦道:“我竟是枉做好人了,我這是為了誰?”賈璉笑道:“自然是為了兒子,兒子心裡不。只不過兒子卻想效仿姑爹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原是大有道理,誰聽了姑爹名兒,不說姑爹有本事?才十年就做到了鹽課御史,竟是聖人和太子跟前第一等紅人。”賈赦咕噥一聲,道:“你二叔都給珠兒挑好人了,咱們豈能比不上他?”竇夫人和賈璉面面相覷,隨即哭笑不得,竇夫人道:“二老爺管二老爺房中事情,咱們學他們做什麼?老爺消停些罷,璉兒說得對,他如今功課要緊,現今李大人
神不濟,林老爺遠江南,我兄弟又不得清閒,許多功課還得請教陳家老爺公子們呢,若是得知咱們這樣不給他們家臉面,還能對璉兒心?”賈赦聽到這裡,到底一心為兒子,又見賈璉亦不願意,只得作罷。
賈璉和竇夫人鬆了一口氣,不久,消息傳到陳家耳朵中,對賈璉滿意了幾分,至於李家聽說後,倒不如何意。李守忠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令女兒十分讀書,只知道些列女傳賢媛集,認得幾個字,知道幾個賢女,男子三四妾乃是常事,妒忌是要不得。
他們家原是定了二月成婚,次年吃完年酒,便忙碌賈珠和李紈婚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早上,這一章,大概會加一點結尾內容,我現去睡啦,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