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天子親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曆聖聰十二年深秋,十月初九,天降大霜,上京撤去了太皇太后大喪時的一城雪白,取而代之的是滿城的花團錦簇。

皇帝沒有旨意讓官員進京賀喜,但是周邊各城池來得及送上大禮的官員皆都備了豐厚的禮物派人快馬送入京都,一時間京城四處城門車馬絡繹不絕於道。

因喪事滯留京師的兩路親王和幾家郡王都留下來準備喝了皇帝的喜酒再回封地,各王府世子郡主和王子們齊集皇城,龐大的親隊伍在皇帝欽點的親正副天使洛陽王樂卓毓與東海王世子樂殊的帶領下整裝待發。

洛陽王是聖聰帝唯一活著的兄長,因是庶出,從小就站對了位置,擁護樂無極的一切,所以他活得十分滋潤。此時已是四十開外的人,吃得肥肥白白,端坐在扎著紅綢的高頭大馬上意氣風發,至於這一場喪事變喜事,不管多少人在背後暗暗腹誹,他卻是開心得很,能飲酒作樂,何樂而不為呢?

東海王世子樂殊系聖聰帝的堂弟,二十五歲年紀,悶聲坐在漆黑的大宛馬上,讓人看不出情緒。他俊瘦瀟灑,面目英出眾,因為世子妃已經沒了兩年,在朝中各大臣眼裡,是個天賜的金龜女婿。今他穿著一襲寶藍的繡蟒雲緞長袍,外罩透明的雪紡黑紗緞,腳踏雲紋厚底朝天靴,發上戴了世子冠,真真是面如冠玉,人物風。作為親副使,他的臉上一絲兒笑容也沒有,神情甚至有些緊繃。

出發的吉時便到,有內侍將兩位天使所要持的節扛過來跟在後面。樂聲響起,皇后儀仗和滷薄居中,其中有一頂皇后禮輿,金頂寶石鑲嵌,光華燦爛。兩位使者須到放置著金冊、金寶的“龍亭”旁邊一左一右行進。這龍亭代表的就是皇帝,因為民間百姓親新郎都是親自去的,皇帝從來不親自親,故而出個代替品。

龍亭置於皇后儀仗之前,儀仗隊和鼓樂隊在龐大的親隊伍最前端,中後部是隨行的大臣,最後面是幾近千抬的御賜禮物。禮官高宣一聲“啟行!”浩蕩的親隊伍就要開拔。

就在這時,午門大開,有人高呼“皇上駕到!”洛陽王和樂殊對視了一眼,所有在場的人員都覺得有些奇怪。今皇帝只該在泰和大殿接受朝賀然後在中殿靜候佳音的,這時候出了午門,實在是於理不合啊!

無論眾人如何驚詫,但面上最多隻不過略微閃過一些端倪,還是擺出恭恭敬敬的神來大禮恭皇帝。

聖聰帝的龍袍換成了大紅,黑的金龍灑繡飛舞,黑貂的坎肩下垂下大紅的披風,顯得神采飛揚,氣山河。

“朕要親皇后。”皇帝大聲宣佈,騎著他那匹棗紅,額上勒滿了寶石的駿馬進入親隊伍正中。

這又是一個意外,洛陽王向來順服皇帝,自然不會出聲,樂殊也是低頭不語。禮部左侍郎總算象徵式地跪上前一步道:“陛下,這與天子親禮不合啊!而且今陛下下詔臣民同樂,街道上必然是萬人湧動,皇上的安危要緊。”聖聰帝單手一揮“我大曆朝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會有什麼危險?而且今是朕大喜之,周公制六禮時本就有新郎親自娶新娘之儀,毋需多言。”洪修狐假虎威地嚷嚷:“馬大人快快讓開,誤了吉時你罪過就大了。”馬侍郎不敢再行阻攔,連忙退到後面上馬去了。

街道上有八大皇帝親衛所部的軍士撐起兩邊的步嶂一路護衛過去,路上淨過街,灑上了細沙和水,龐大的親隊伍過去,一點灰塵也不會揚起。

百姓們難得一見天子大婚,果然是萬人空巷,全都湧到隊伍要經過的街道兩旁等著看熱鬧。

文府中能動彈的人,除了留下幾個丫鬟服侍梓顏,餘人一早就在大門前跪天子親使節。前幾因天子接連下詔將納吉納徵等禮都一併行過,文府已經這樣折騰了多次,大傢伙都演練出了習慣。

宮中有派遣命婦來給梓顏上頭,靜宜郡主因勸說皇后有功,早就被皇帝留在文府的眼線報到樂無極那裡,所以今也蒙賜來作為梓顏孃家這邊的姐妹留在閨房中。

梓顏如同一個木乃伊一般被宮娥和命婦們打扮好了端坐著,因為臉上上了胭脂,連面也看不出來了,只覺得豔光四,美麗得讓人不敢視。她並沒有完全死心,這時候她甚至起了一個幻想,希望銀麵人能夠出現救了她去,如果是被賊人劫走,皇帝想必無法遷怒文府諸人和皇太子吧?

伯彥查那和文泰等多來也一直沒有出現,在梓顏惶急的企盼中,府門前已經樂聲大作,有命婦上來施禮,高聲說著恭賀的話,將鳳冠前面的垂絡放了下來。

文府中匯聚了族中所有在京的人,甚至有許多八竿子打不到的親戚都趕來想沾點皇親國戚的喜氣,一個個都置辦了裡外三新的全副行頭,烏壓壓跪滿了一條街。

當看見儀仗隊和樂隊分開,中間出來意氣風華的皇帝和兩位親天使之際,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這是怎樣的榮耀啊,!老夫人和侯夫人等都動得擠出了眼淚,皇帝親,是自古以來沒有的至高無上的禮節,文府親朋在山呼萬歲的時候,絕對認為這一趟是來對了。

因為百姓們追隨看親儀式的人委實太多,文府這一條街上已被龍虎衛、英武衛的衛兵們阻隔在外,又因為皇帝的聖旨不方便把所有觀看的人都攔住,所以能站得上這條街的,基本都是官員家屬。

文乘龍領頭行三跪九叩大禮,孰知聖聰帝又上演了一出恩典,他踩著小太監的背下得馬來,親自上前扶起文乘龍,反而向文乘龍作了一個揖,道:“小婿拜見岳父大人。”文乘龍哪敢受皇帝的禮,他一作揖,他又想跪下還禮,好在被皇帝給攔下了。

聖聰帝居然還一本正經地給老夫人與侯夫人都行了禮,慌得滿府的女眷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擺放了。

於是洛陽王和東海王子上來將節與文乘龍手上,禮官高唱著祝禱之辭,命虎賁衛的統領楚仲逸指揮衛士們將皇后的儀輿和龍亭抬入大門正院前停放。按規矩本來是在文府中的人要是跪這龍亭的,但是既然皇帝親自來了,文乘龍也來不及招呼那龍亭,直接引著皇帝往正廳而去。禮官留下宣讀皇帝的詔書,洛陽王和東海王子也隨同皇帝一起進內喝茶等待新娘動身的吉時啟行了。

雖然聘禮已經下過,但是皇帝不想因為婚禮倉促而怠慢了皇后,所以皇家的禮物竟然綿延了十數里,一抬一抬綿延不絕地抬進文府後,一箱箱打開來任人觀看。一時間珠光寶氣映滿了雕樑畫棟,由於禮物抬數太多,文府接連幾進院子都擺放不下,一直抬進了內府酒宴的場所。

至此,皇帝對這位皇后的喜愛之情已經不用再多一分一毫的猜測,所有來參加文府婚禮的官員都想與文府巴結上關係,而夫人小姐們則是滿眼滿臉的羨慕嫉妒…。。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小說-網】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