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悔情無限華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古老的最真摯,也最悲悽的情歌。

在寫完《公主擒夫》後,我腦海裡久久迴盪著這首詩文,生命無常,人們最終都將經歷生死離別。然而無論生死,我只願與你相愛,牽你的手,伴隨你共同走向衰亡。這,就是這首詩訴說的真情,從古到今,這真情撼動了多少有情人的心!

阿曼公主與藍風將軍的愛情正是演繹了這種“死生契闊”的悽婉。

讀完這本書,不知各位讀者是否能接受阿曼這個人物?對此華甄想對各位坦白一點,其實在寫水娃與南宮翔的愛情故事(請見【相公別逃系列之二】《美人戲夫》)時,阿曼公主的形象已經在我心中成形,但那時我始終猶豫,怕拿捏不準尺度,將頑劣可愛的阿曼寫成了欺騙刁蠻的“惡女”那就非我所願了。

但要捨棄醞釀已久的人物及故事又令我如鯁在喉。於是在完成《丫頭追夫》後,我還是很快地將阿曼與藍風的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寄出了稿件。所幸編編沒有讓我久等,很快就給我一個肯定的回覆,她的來信確實令我雀躍萬分。

現在,我將懷著忐忑、期待的心情渴望得到讀者朋友們的認可,那麼以後我也許還會有類似“正”、“”之間的酷公子刁小姐與各位見面喔!

彝族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其支系繁多,早期大多自稱“諾蘇”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宗教,約在公元十三世紀,彝族先民進入了奴隸制社會,整個社會主要靠家支維繫,有森嚴的等級制。

“畢摩”為彝族傳統社會中最有知識的“智者”是人與神、人與祖先的中介,既是宗教職業者,又掌握著彝族醫葯治病救人的技藝,深受族人尊敬。

生活在這樣等級森嚴的社會里,貴為公主的阿曼並不貪戀權勢所帶給她的一切享受,她只是渴望獲得愛情。

賽裝節是彝族姑娘們展示才藝及青年男女相互試探,表達愛慕之情的節。同其它姑娘們一樣,阿曼也心地將彝山的花草樹木鳥蟲繡在自己的衣服上,為心上人做成一件件的衣裳。

然而在節那天,當其它姑娘們穿上自己心繡的漂亮服裝,引異時,阿曼的心中只有她夢中的情郎,她從不以她的美貌和美的繡品招惹年輕人,她痴痴地等待著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出現的情人,傻傻地愛著一個也許本就不存在的情人。

一年又一年,看著同伴們相偕成雙,締結姻緣,阿曼不為所動,依然將濃濃的深情灌注在心中那個模糊的身影上。

對於愛情,阿曼沒有猶豫和選擇,她的愛情之火在見到真實的藍風之前就已經被點燃了,藍風的出現不過是為她的燃燒增加了助力。因此對她來說看到藍風的那一剎那“你是我的!”是再自然不過的宣言。而從那一刻開始,她的愛情不再只是一場夢,她的心因此充滿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她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愛情的火焰中,不僅全心地燃燒著自己,也努力地點燃對方,她是那麼急切地要與藍風共同燃燒,渴望像鳳凰涅盤那樣在燃盡生命後獲得新生。於是她設下了一個個“陷阱』,引藍風走入了那灼熱的火圈,以至於將自己置身於萬劫不復的險境…

哦,任妄為的阿曼公主!

可是我們能指責她的任嗎?能批評她的妄為嗎?在愛情的世界,本來就充滿了“糊裡胡塗』的戲碼,理冷靜的情絕對不是愛情。阿曼對愛的付出是毫無保留的,是無怨無悔的。

正因如此,當她相信藍風不能原諒她而離開時,她心裡沒有怨恨,只想要成全他,讓他走;當她身處絕境,為了忠實她的愛而毅然跳下懸崖時,她是平靜,甚至是快樂的。她對愛情的執著和一往情深令人動。

愛情是雙方面的,如果沒有另一方的參與,愛情是悲哀的,沒有結果的!幸運的是,阿曼的愛不是單方面的,藍風對她的情在一點一滴地累積,最後昇華為愛情。

他對阿曼的情同樣情深意重,而那份情正如《敦煌曲子詞》中一首無名氏寫的《菩薩蠻》描述的一樣,充滿了盤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熱情:“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頭。”這首詩裡,男人以現實中不可能出現之事,宣示自己不可變異之心,表現了對子、對愛情的堅貞不渝。人生得此深情,何憾之有?!

願天下有情人,都能在無悔的付出中得到無限真情!

華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