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留在最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已經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說這句話,而每次聽到,我都會很好奇,因為這句話是出於一個幾歲孩子之口,所以我總想對這種心理一探究竟。

這次的起因是一包咖喱調料。兒子喜歡咖喱,昨天和他一起在超市裡買了三包咖喱調料,分別是三種口味:蘑菇、牛和雞。他最喜歡吃的是雞。我本來想先做雞味道的咖喱飯,可是兒子說了文章開始的那句“我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先吃蘑菇味道的吧。”簡而言之,他把三種味道按照喜好排序:蘑菇、牛、雞。也許是潛意識的,他進行了選擇,把最好吃的留在了最後。

“把最好的留到最後”某種程度上也許一種人生哲學,抑或是一種心理暗示?我相信,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懂得這樣高深的人生哲理的,而且對於和他朝夕相處的我,對於對他影響很大的母親,我是把最好的先享用之。每當買了喜歡的衣服、鞋子,總是迫不急待地穿上美之;有了好吃的東西,也要先饗之。

有句英文歌詞,“savethebestforlast”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其實這也很符合我這代人一貫所受的教育,即先苦後甜的生活哲學。而老一輩的人,也往往是這樣生活的。想起姥姥把她認為是最好的衣服壓在箱底,很多衣服直到她去世的時候幾乎沒上過身。當時的我很不理解老人的這種生活習慣或者是生活信條。及至現在,隨著閱歷的增長,我認為“最好的並不需要全都留在最後”很多時候,太注重這一過程,反而忽略了很多應該早點得到或享受的東西。比如吃蘋果,好的、壞的,大的、小的,蘋果的每一種吃法,對於吃的人來說,都是他們所理解的“幸福”把最好的、最大的蘋果留在最後吃,先吃不好的,可以給自己留一個美好的期待。或許這樣的人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望,可現實中“苦盡未必甘來”我們把最好的蘋果留到了最後,也變成了不好的甚至是失去了原來新鮮甜美的味道。學會適當享受現在的生活,我認為現代人是需要這樣的心態的,但又不等同於“今朝有酒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

“把最好的留到最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好的權利,就如同吃不同味道的咖喱飯,就如同吃不同滋味的蘋果,但願每個人都能品嚐到期望的“幸福味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