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陸地的葬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整個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地球大氣層在漸漸地變曖。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導致的溫室效應。而二氧化碳的增加,又與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注意環保有關。

氣溫上升造成的一個直接的影響是,兩極冰覆蓋層變薄,並開始融化。海平面上升了。

這引起了不少科學家、政治家和環保主義者的警惕。二十世紀末,在聯合國的倡議下,一些國家便開始採取措施,制止工業釋放物對大氣的影響。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

這多少反映了,在那個時代,對眼前經濟利益的追逐,最終成了贏家。這個苦果,要由人類的後代來下。

到二零二五年前,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二十四釐米。該年的穩定海平面比二零零零年高出二米。之後上漲速度才逐漸減緩。

海平面上升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影響。上海、東京、倫敦和紐約這樣一些大城市,都處於洪水的威脅之中。

一批人口從這些城市疏散出去了。但由於大城市的建設已有很長曆史,不可能就這麼放棄,大量居民還是滯留了下來。一段時間裡,更為免費的辦法是在城外加築鋼筋混凝土海堤。

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結束前,幾乎所有的沿海主要城市都築起了長長的海堤。而一些次要城市則被放棄了。

最初的海堤是脆弱的,在大汐或風暴來臨時,常常出現危機。二零二七年,倫敦就因堤潰遭災,造成生命和財產的空前損失。

到二十一世紀中葉,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城市的防洪設施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如不出現巨大意外,海對城市居住區的威脅幾乎為零。

這些處於海平面下的巨大城市,又顯現出了活力。人口又增長了。

後來,也有人提出,海堤可能成為恐怖主義者襲擊的新目標——來自人類本身的威脅。

二十一世紀的恐怖主義活動加強了。使用的手段也更豐富了。

所幸,針對海堤的襲擊,在二十一世紀前半葉,還沒有發生過。

有專家分析說:這從情理上也是說得過去的。真要襲擊的話,恐怖分子可選擇的目標很多。事實上,人類建立的許多工程,如水庫大壩、核電站等,在開始也擔心遭到襲擊,但也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何況,人類這種生物的一個特點,便是不怕因噎廢食。

但儘管如此,各個城市還是為應付破壞行動而採取了各種預防和應急措施。

紐約的海堤初建於二零零九年。它並不是一道連貫的整堤,而是斷斷續續地延伸了三百二十公里,主要防護曼哈頓島及周圍主要區域。

在整個二十一世紀前期,紐約防洪局和防洪巡邏隊一直是最為忙碌和提心吊膽的部門。

紐約的海堤也曾經發生過多次問題,但幸運的是,還沒有一次決過口。

在二零二零年至二零四七年之間,紐約海堤進行過三次大的改建和維修,增強了防護能力。但在這之後,由於整個美國經濟不景氣,便沒有大修了。

二零六六年三月二十五發生潰堤的地方,在布魯克林和斯塔滕島之間。五萬億立方立米的大西洋海水馬上倒灌了進來,湧入上紐灣,很快沿哈得遜河和東河上溯,並從炮臺公園一帶登陸曼哈頓,進入了市區。

同時,長島海峽大堤也出現了三處裂口。

戶外的行人、臨街商店中的顧客和樓房底層的居民,成了首批犧牲者。

紐約附近海面出現的異常情況,馬上被同步軌道上的地球資源衛星察覺了。衛星將信息與“阿曼多”系統作了換。但奇怪的是,許多國家的地面接口卻本沒有收到報警訊號。

對於市區中暫時沒被洪水捲走的人來說,當時也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洪水。能看見的,只是大水鋪天蓋地襲來。這時,人們本能的反應便是往高處跑。

正在世貿中心舉行的世界圍棋錦標賽不得不中斷。整幢樓都出現了混亂。

在混亂中,表現得最為冷靜的還數中國人。

餘潛風領隊把隊員們集合在一間房中。他對大家說:“現在,還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我估計是紐約海堤決口了。真是來不逢時。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中國來的棋手,我們一定要堅持冷靜、紀律、自尊、文明的八字方針,不要亂,等待脫險的機會。”他用光腦開始與外界聯繫。可是領館的線路怎麼也進不去。又試其它的目的地,都斷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