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楚王朱華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昌城,楚王府。

今天是楚王府收夏租的子。

整個楚王府的後院響起一片的算盤聲,而在後院的一排庫房前面的廣場上則擠滿了前來租納稅的王府佃戶和各類店鋪產業負責的家奴。

為了防止底下的人偷稅漏租,朱世奎甚至還決定親自來監督,每一石進庫的糧食,每一塊上繳的銀元,他都要親自過眼。

不過,他楚王府佔據這武昌城百分之八九十的產業和田畝,因而即便是繳納夏租也一時半會繳納不完,所以這楚王沒多久就在後院正堂的太師椅上打起了瞌睡。

他這一打瞌睡,就糊里糊塗的夢到了自己被押上了斷頭臺,一個頭戴皇冠的人朝他大吼一聲斬後,一把大刀就從劊子手的手裡滑了下來。

可就在那大刀落下了,他以為自己被砍死之時,又夢見一個長的極像被自己蹂躪至死的某宗親妾室朝他張牙舞爪的飛來,那兩顆獠牙似乎在片刻間就咬進了他的脖子。

啊!

楚王朱世奎頓時被嚇得驚醒了過來,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身邊的王府左長史駱興能見此忙問道:“王爺,可是夢魘之症又犯了?”

“可不是嗎”朱世奎無語地太陽,自從偽楚王案一事出現後,再加上趙可懷被自己打死並引起朝野轟動後,他就一不曾擔心過自己不會被朝廷治罪,再加上多年來所做的缺德事太多,竟使得他得了這夢魘之症,有時候只要一旦睡去就會做惡夢。

而這次不過因監督繳納租稅久了而有些睏倦便小憩了一會兒,誰知就又開始夢魘起來。

“孤讓你去華覺寺請靈一大師來,你請了沒有”楚王問了這駱長史一句,駱長史不由得笑道:“華覺寺的住持說,靈一大師要下月初三才出關化緣,另外,華覺寺今年需要重塑佛像,正需黃金一萬兩,正指望著那家大鄉紳來做這個大功德,本是指望賀閣老家的,但賀閣老家自從其太夫人去世後就沒再關心過功德之事。”聽駱長史這麼一說,朱世奎想也沒想就道:“從庫裡提一萬兩黃金給華覺寺,另外再讓華覺寺給孤再添十萬斤燈油,燈油錢也一併給他,只要靈一大師能出山治好我這慣愛做噩夢的病,就是要做金山,孤也給他!這大功德,也讓孤來做!”見楚王朱世奎如此闊綽,且沒片刻遲疑,駱興能不由得暗喜,就因為楚王這做噩夢且信一事,他也不知道多少次聯合和尚道士誆騙了這位王爺多少錢。

“王爺,烏莊頭說,他們莊子今年鬧了蝗災,好百畝地都沒了收成,佃戶們實在是沒錢租了,想請王爺您寬免這半年租子。”這時候,王府右長史明長信走上前來,而他身後跟著的一個則是頭纏白帕,身穿皂短衣的烏莊頭。

誰料,這楚王朱世奎起身就是一腳踢向了這烏莊頭,並喝令從旁校尉道:“給孤往死裡打!”這烏莊頭哪裡想到就一個小小的據實奏報和建議就遭到這樣的毒打,便忙跪在地上求饒,但皮鞭已經如雨點般落了下來。

與此同時,這突然就情暴躁的楚王朱世奎就大罵道:“孤乃堂堂天潢貴胄,受封於武昌,爾等作為大明臣民,就該奉養孤!

如今動輒以在這個災那個災的來敷衍孤,不肯繳納租稅,你們真當孤好誆騙不成,什麼災不災的,跟孤有什麼關係,那是朝廷該管的事,明白嗎!”這楚王朱世奎一陣痛罵後,心情倒是舒緩了不少,一口氣也消了,因噩夢產生的鬱悶也減了幾分,但這位烏莊頭卻是沒了半點氣息。

“真是晦氣,拖下去找個地方埋了,埋遠點,別壞了王府的風水!”楚王朱世奎也沒半點愧疚之心,隨便吩咐了一句就又坐了下來,繼續催促著後面的莊頭佃戶快些繳租。

在場的沒一個人敢說什麼,連帶駱興能和明長信兩位長史也不敢再多說半句,因為他們可不想像當年巡撫趙可懷一樣被打死。

不過,就在這時,王府內侍蘇銘急匆匆地跑了來:“王爺,不好啦,不好啦!”

“什麼不好啦,慌里慌張的幹嘛,混賬東西,是不是劉何氏又要上吊明志啦,找人看緊點,孤現在忙著呢,沒空去管那娘們!”楚王朱世奎還以為這內侍蘇銘著急忙慌的來是自己前任抓來的一俏寡婦又要自殺的事,便不耐煩的說了幾句,誰知這蘇銘一來就氣吁吁地道:“不是她,是陛下,當今陛下!”

“南京傳來消息,陛下下旨要各地藩王立即趕赴南京,同陛下一同祭祀太祖高皇帝,若有遲疑著,必定嚴懲不貸,現在還離開祭之不到八天,王爺要快啊!”蘇銘這麼一說,這楚王朱世奎頓時就站了起來,驚訝的他也有些到害怕起來,他不由得想起了夢中的場景,那個頭戴皇冠要殺自己的沒準就是當今陛下!

“駱長史,這,這可如何是好,當今陛下不會爭鬥要治罪於孤吧?”楚王朱世奎戰戰兢兢地問道。

“王爺莫急,現在最重要的是立即趕赴南京,且必須在太祖高皇帝誕辰之前到達南京城,否則,陛下必定以此為藉口削藩!”駱長史說道。

“削藩?”楚王朱世奎一股坐了回去,目光有些呆滯,苦笑道:“孤作為大明朝太祖高皇帝傳下來的皇親,如今沒軍權沒錢,當今陛下只怕要削藩也削不出來,再說孤現在也沒什麼可削的。”不過,一想到今年皇帝陛下在山東、江南等地區一系列的舉動,楚王朱世奎還是有些擔心,便吩咐道:“立即準備幾匹好馬,孤要立刻趕往南京。”朱世奎正說著,這時候突然就又有一侍衛來報:“朝廷東廠的人已經帶著旨意來了。”朱世奎一聽旨意果真是要去南京祭祀孝陵,心裡也有些忐忑不安起來,忙不迭的就要騎馬立即往南京的方向奔來。

其他藩王在得知消息後也有的迅速往南京城奔來,但殊不知他們這一來,就中了圈套。

因為大明已有規定,藩王不得不隨意離開封地半步。

所以,一些藩王並沒有來,都怕無緣無故的背上一條違背祖制的罪,但不來就是違背皇帝陛下的諭旨。

因而,無論這些藩王來與不來都會讓朱由校在以後有充足的理由去懲治他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