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又一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姐今兒個氣好了很多呢。”翡翠端著一隻青花瓷碗走進了房間,見伊水還在堅持練習俯臥撐,翡翠雖然不知道這樣的動作有什麼用,但是看到伊水的身體一天強壯一天,她可高興了。她是真心為伊水著想的。

入了秋,伊水曾將患過一次冒,翡翠自然忙著給伊水煎葯,並每天給伊水做其他補品,天天著伊水喝,實在讓伊水太難受了。

終於,伊水的冒好了,願意為擺脫了補品,終於可以又喝上新鮮的牛了,卻知道這些子裡,張氏買的那頭母牛產的漸漸少了…畢竟不是專門的牛,也只是在小牛哺期間有水。

幸虧小牛犢已經長大,小耗子不用再往家裡帶牛了,母牛產的這點還是都伊水汶水和沉水三個人用的。看樣子過上幾個月,這頭母牛就會斷的。

經歷的小耗子的事情,伊水打消了讓母親再買母牛的心思,就算是這頭母牛,伊水也打算在斷後還給小耗子一家,起碼讓母牛母子團聚。

正在想著,看到翡翠端著一隻青花碗走進了,伊水呻一聲,停止了俯臥撐,從上爬起來。

“翡翠姐姐,你今天又做了什麼?”

“小姐,燕窩好了,趁熱喝吧。”因伊水冒連帶咳嗽,大夫叮囑每天用二兩燕窩滋補,這天翡翠早早送了過來。

看著翡翠期待地把青花燉碗遞了過來,伊水不得不無奈接了過來。本想閉眼一飲而盡,誰料眼一斜,無意中看到到翡翠隱藏在衣袖下的白的手臂上透出的兩個水泡。

“翡翠姐姐,你的手怎麼了?”

“剛才不小心濺了火星在胳膊上。”翡翠不在意的說,並將衣袖扯了下來。

“快趁熱喝吧。”伊水想到這個世界還是用柴火做飯地。也有有錢人家用沒有煙燻地銀炭。但那多是在房間裡取暖用地。廚房裡還都是用普通木炭。

伊水由做飯想到了煤炭上。便問翡翠有沒有人用煤來做飯。

“有啊。不過煤地價格也不便宜。只有很少地地方出產。使用起來還會沾一手黑。不如木炭方便。”伊水一下子想起產煤地山西。看來這個地方盛產煤炭還沒有被人發現。只是想將煤炭從地下挖出來可不是一件便宜地事。伊水想到後世不斷曝光地黑煤窯事件。二十一世紀地生產安全還這麼差。更何況現在?伊水也沒有膽量拿人命去賺昧心錢。只好慨了一番事物發展都是有自己地規律地。

十一月十七。天氣轉寒。本就已凍得草木皆枯地天還飄起了大雪。整個世界陰沉沉地。連正午都有人打起了燈籠。屋外差不多都不敢站人了。連幾個幹活地人都被主子允許放假回房了。屋外只有夾雪地寒風猖狂肆著。

第二天。雪停了。伊水進了園子。一陣清香縈縈繞繞、若有似無飄來。淡淡地引人靠近。越近越是沁人肺腑。伊水藉著暈黃燈光一照。竟是那許久未見地老梅樹開了。這樹已有一百年曆史。明朝還沒有滅亡時它就在了。所以花才這麼紅。園中積雪並未有人掃除。伊水踏在銀白地雪地上發出輕微地咯吱聲響。園中一片寂靜。只聽得踏雪地聲音。伊水把燈擱在一邊。獨自走向紅梅。看那紅梅那麼紅豔。那麼嬌弱有堅強地在寒風裡綻放。伊水不覺痴呆了。等了一會。才回過神來。想到紅樓夢裡賈寶玉曾將摘下梅花孝敬賈母和王夫人。不由得想東施效顰一番。想父親李洵母親張氏表現一下自己地孝心。

想做就做,伊水挑了兩支開的最豔麗的梅花,抬起手,卻發現自己夠不著,在翡翠的幫助下從房間裡搬了一個小梯子,伊水小心翼翼的踩著梯子,伸手緩緩地向花朵伸去。

將挑好的梅花摘下來,伊水又想到哥哥李衛平素對自己的照顧,也應該給他一個,便又摘了一隻,回房間後,將梅花在一對三耳彩釉蝙蝠紋花瓶中,親自送往父母親房中,回來後,將另一隻梅花進一隻青花瓷瓶中送往李衛房中。

很快就進入臘月。

張氏又開始忙了起來,給各處準備年禮,家裡也需要安排,加上琉璃去了林家,張氏像是少了一個臂膀一般,更是忙的腳不著地。

這天,張氏的嫂子打發人請她過去,張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將家裡的事情代了一下,就坐車來到哥哥家。

尹氏聽到傳報,忙出了內室接小泵子。

見了嫂子,張氏見她滿面光地模樣,便先放了下心,道:“嫂子這般著急叫我,可是有什麼好事?”尹氏一笑,上前兩步,笑著說道:“也沒什麼事兒,不過是想起姑你來。姑真是大忙人啊。這怎麼就想不起來回孃家瞧瞧哥哥嫂子呢。”最後一句話有些嗔怪了。

張氏抿嘴不語。

尹氏笑了兩聲,將她請到客廳說話。

賓主落座,使人上了茶。

尹氏先問了家裡過年準備的怎麼樣,兩人說了一通家常後,尹氏終於將話題轉到正題上。

“妹妹你還記得玟昭那丫頭吧。”

“嫂子說的是玟昭侄女兒,她不是在五月份就去京城了麼?”這個玟昭就是張氏堂兄的女兒,張氏還是知道一些關於她的信息的。

“是啊,她一直在京城學規矩,妹妹你是知道的,玟昭在京城是住在她舅舅馬家,我家碧映和琦曉不好意思跟過去,就一直在家裡學規矩。”張氏點點頭,聽嫂子繼續說下去。

“不過玟昭經常和家裡寫信聯繫。前幾天向家裡寫了一封信,主要說的是京城免費的裝的衣服款式,碧映和琦曉沒時間到京城採購衣服,又怕在選秀時被別人比下去了,就想到你家的金織坊,想找幾個好的師傅為兩個孩子定做幾套。我想碧映和琦曉選秀是一輩子的大事,就將你請來說這件事,還請你多費心。”

“這是自然的。”張氏點點頭,問:“玟昭寫信說的衣服款式是什麼樣子的?”尹氏讓小丫環去取。

過了一會兒,進來的卻是碧映和琦曉,碧映將手中的幾張畫衣服的信紙遞給張氏,然後和琦曉一起向張氏施了一禮:“請姑媽多多費心。”兩個人的動作舉止都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就算是一向活潑的琦曉也規規矩矩的,和姐姐一起施禮動作沒有任何偏差。

張氏口中說:“不敢當。”連忙將兩姐妹扶起來。

尹氏看到小泵子張氏眼中掩飾不住的驚訝和欣賞,心中不免有一些得意,就算是我家女兒沒有送到京城學規矩,到時候選秀的結果也未必比某些人差。

不管心裡如何得意,尹氏面上卻是不顯:“這快過年,各家都在定做新衣,鋪子的生意必定很忙,這原本是想年後再託妹妹的,只是徐州離京城遠,你侄女年後還要早早動身,恐怕時間不夠。只有厚著臉皮求妹妹年前派兩個好師傅幫你侄女做衣服了。”張氏看那幾張衣服樣式,覺得並不難做,只是徐州還沒有見過這般款式罷了。便也應承了下來。

尹氏見張氏答應了下來,便讓婆子開庫房取出幾匹上好的料子。

張氏一聽便想拒絕,笑著跟尹氏說鋪子裡什麼料子都有,對自己的親侄女自然要使用最好的料子。

尹氏笑道:“我倒不是懷疑妹妹會藏私,對碧映和琦曉不肯盡心,而是玟昭在信裡提到哪一款衣服要用哪種料子,還特意叮囑了別混淆了,免得鬧笑話。”張氏聽了便不再言語,仔細聽尹氏敘說那個料子和那件款式的衣服搭配,牢牢的記在了心裡。

待一切事情辦完,張氏讓韓嬤嬤拿著畫衣服款式和記載兩個侄女身材尺寸的紙和尹氏準備出來的幾匹料子起身告辭。

尹氏一直將小泵送到二門外,才回房。

馬車上,韓嬤嬤摸著尹氏準備的幾匹料子,嘖嘖讚道:“難怪舅太太不放心金織坊的料子呢,如果照著這幾匹料子比,金織坊確實沒有幾匹能夠比得上的,這些料子八成是貢品吧。”張氏默然不語,過了一會兒才問:“咱們府裡庫房像這種標準的料子有多少?”韓嬤嬤想了想。說:“大概有五六匹吧。”

“回去後將那些料子另外拿出來。”

“太太要用?”韓嬤嬤摸不著頭腦。

“現在不用,不過衛哥兒也該到了娶的年齡了,到時候下聘要幾樣好東西呢,現在預備出來,省得被別人用了,到時候手緊。”張氏道。

“那太太心中可有合適的少人選?”韓嬤嬤放下料子,湊了過來,八卦的問。

張氏搖搖頭:“現在還沒有,不過馬上要過年了,到時候走親訪友的我會留意。”回到家,張氏就開始安排碧映和琦曉的事情,畢竟選秀是大事,她這個做姑姑的也不敢馬虎,鋪子裡生意繁忙,不出人手,不過家裡還有秦秋雨在。

張氏將秦秋雨叫了過來,將事情代了一遍。

秦秋雨自從和李華小定之後,就開始準備自己的嫁衣,而今看到張氏拿過來的好料子,以前只是在師傅那裡見過,想到自己能親手用這些上好的料子,心情一陣動,聽了張氏所說的時間,想到自己和李華的婚事在明年六月份,將這幾件衣服做出來在製作自己的嫁衣也來得及,便答應了下來,抱著這些料子回自己的房間了。

張氏卻帶著韓嬤嬤到庫房裡檢查,將自家的四匹上好的料子找出來,檢查了一番,又仔細收好。並從庫房裡又尋了幾件品質上佳的玉器,也另外收藏起來。

轉眼又到了小年,張氏指揮婆子將家裡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取下去年的對聯,貼上了鮮紅的新對子。

隨著鞭炮聲噼噼啪啪的響個不停,新的一年又來臨了。

求推薦票、求收藏!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