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嫁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來,胡氏這番專門為了伊水小定的事情進京,就是為家為伊水置辦傢俱的時候,到他們林家木材鋪來訂做。

張氏聽了,連忙搖頭,且不說李惠水的這位>品行如何,就說林家遠在徐州,伊水小定後打造傢俱的事情又怎麼能返回千里迢迢的老家呢?京城裡有口碑的木材傢俱鋪子可是有不少家的!

胡氏聽到張氏的拒絕理由,連忙拉著張氏,說出了自己家的打算,原來,林至淼一家見到自己的弟弟在京城裡很是吃得開,便也動了來京城的心思。

李家當初不就是靠著一個做了國公夫人的內侄女,如今在京城裡混的風生雲氣,自己難道還能比不上他們家?

雖然當初自己曾經跟弟弟林至磊鬧得有些不好看,但畢竟事情已經過了好幾年了,至磊又不是小肚雞腸的人,更何況如今老太太還在,不看僧面看佛面,想來老太太也願意看到兄弟和睦,也會讓林至磊拉補自己大哥的。

想到這裡,林至~一家想要去京城的心思更加熱烈了。

雖說對進京有了一些底氣,但林家畢竟是買賣人家,知道就算是兄弟支持自己,想要在京城站穩腳跟,最本的還是要有買賣可做。

這一點,就是林至磊就是想幫他也沒有多少可幫的,自己的的客戶大都在徐州一帶,如果要是去了京城地話,可以說需要從新開始經營了。

但是林至淼還想了一條路,林至磊雖然不會跟木材的同行打道,但是他不是還認識很多人嗎,尤其是他的同僚,都是有錢的人家,要是林至磊肯把他介紹給這樣的人家,每年的訂單想來就不會少。

當然,林至淼還不會認為自己地兄弟有多大的本事,能夠讓京城所有的權貴人家來自己家訂貨,但是看看京城的繁華,不說別的,就拿每年娶媳婦嫁女兒的數量和規格來說,自己如果每年能夠招攬幾個這樣的顧客,也就不愁不發財了!

想到這裡。林至~夫婦地心思更盛。便連番給林至磊寫信。督促這件事情。

林至磊接到大哥地信後。委婉地回了一封信。說京城地生意不好做。林至~接到信後。不信他說地。認為他是故意為難自己。

正在這個時候。林至淼一家聽說了伊水被指婚給弘恩阿哥地事情。便又心思活絡起來。哼。你林至磊不念兄弟之情。有能力也不肯幫。難道真地以為別人非得靠你才能吃一碗飯嗎?就算你不幫忙。我們一樣能夠摸到門路。

張氏聽到胡氏熱切地話。而且報出來地價格明顯比市面上地要低上幾成。便心生警惕。這天下可沒有掉餡餅地事情。再說。這林至淼夫婦地名聲確實不咋地。

張氏聽到胡氏說他們夫打算到京城做買賣地時候。馬上婉言謝絕。聲稱自己已經說定了一家木材鋪子。連打製傢俱地師傅都定好了。

胡氏滿不在乎地說道。

“那就跟那一家說一聲。退了定也就是了。畢竟咱們是親家。哪有這樣地生意。不照顧自己人地呢?”張氏聽了微微一笑,說道“要是早些知道你們家來京城的話,自然是在你們家定做的,但是如今想要退定,卻是不容易的事情,且不說當初為了早點給伊水定做傢俱,將木材都給了那家,就是所有的工錢,也提前給人家算好了,如果要是退訂地話,這一切都要不回來,起碼有三四萬兩的損失呢!”胡氏聽了,張了張嘴,最終什麼都沒有說,雖然自己很看重這筆買賣和以後能夠跟十二阿哥府連上瓜葛,但是如果讓自己在這筆買賣還沒有做的時候,就陪上三四萬兩銀子,這個魄力她還是沒有地。

胡氏知道自己想要攬下這筆買賣就要先將李家的損失補償了,便訕訕地轉移了話題,李家的生意沒有,他們還可以找其他家嗎,京城又不是隻有一個十二阿哥府,三四萬兩銀子可是有些疼地,而且還不知道張氏說的這些話有沒有水分。

胡氏便岔開這個話題,開始向張氏打聽今年選秀指婚地,還有哪家的閨秀沒有出嫁。

張氏虛應付了幾句,便找了一個藉口,離開了胡氏的身邊。

胡氏的擔憂有一些是正確的,張氏說的話不但有水分,而且水分還是大大的充足。

丈量房屋,打製傢俱是在小定之後的事情,張氏雖說在伊水小定之前看中了兩家木材鋪子,卻連最終選擇哪一家還沒有定下來,自然不存在什麼將定金全部預付之說了。

雖說,李洵給女兒置辦嫁妝的銀子足有十萬兩,但是給伊水打製傢俱的預算,張氏也沒有打算超過一萬兩。

這些年,張氏收藏了不少紫檀木材和黃花梨木材,雖說給伊水打製傢俱還不夠,但是再花錢購買的也有限了,加上工錢,滿打滿算的,一萬兩也就足夠了。

剩下的錢,張氏除了打算添置幾件稀罕的西洋擺件外,剩下就是為李伊水預備一些古董字畫。

西洋玻璃鏡子三千兩,自鳴鐘八千兩,在加上一些東洋來的花水、肥皂、用在臉上的跟胭脂一樣功能的花…零零碎碎的加起來,也有一萬五千兩。

李紀這段子,一落衙就往琉璃廠跑,就是打算給妹妹淘換幾件字畫。張氏其實並沒有打算從那裡淘換出什麼好東西,但是既然是庶子的好意,張氏也沒有阻攔,但是由於李紀已經成家了,雖然還沒有分家,想到他房間裡的一一妾,張氏就對李紀說,給伊水置辦嫁妝的銀錢都從她這裡支取,要是李紀在琉璃廠淘換了好東西,回來後可以到管家那裡報賬。

李紀有些臉紅,連忙分辯“母親,這是我準備送給妹妹地賀禮,就不用到管家那裡報賬了吧!”張氏笑眯眯的說道“你的賀禮那一份自然不用報賬了,但是難道你只想淘換到賀禮就算完了,不給你妹妹置辦嫁妝出力了?”李紀一聽,心裡領會了,笑著說“自然不會的,給妹妹置辦嫁妝的事情,我又怎麼會落人之後呢?”話說,李紀不斷的在琉璃廠轉悠,確實淘換到了幾件好東西:一幅明朝鐘謁地繡石畫,要價也不高,一千兩銀子,也是那個老闆看到李紀實在是喜歡這幅畫,才狠著心要的價錢,沒有想到李紀連還價也不還價就將這幅畫買了,讓那老闆很後悔。

還有幾幅今人的字畫有的名不經傳,但李紀覺得這些字跡寫的好,便也價錢自然低廉的多。

李紀算了算價錢,加在一起也沒有超過三千兩銀子,便決定不再去管家那裡報賬了,算是自己給妹妹的禮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