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白神江誌異[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二章白神江誌異[上]
樂安府趙生將行,少夢怪之事。乃至弱冠,作《歸明錄》。《錄》中載......
樂安府,林道縣,拂瀾鎮。
要說這拂瀾鎮上的人物,那第一當屬韓家。
韓家祖上都是打魚人,到了韓太老爺這代,突然就行起了跑船經商的行當,最鼎盛時在樂安、江安、淮安乃至上水都有韓家的商號,一時風光無限。
可惜韓家子嗣不興,太老爺只得一個兒子,那便是韓老爺韓歸,韓老爺與其趙氏生一女名韓香,後再無所出。
故此韓家招贅,已是板上釘釘了。
韓家贅婿周祈,本是淮安人,祖父昔年於豪江救了遭遇劫匪的韓太老爺,重傷不治,臨死託孤。
照理說救命之恩,無論如何也不能招贅斷人基,可惜周家兒孫背靠韓家不思上進,周祈更是草包一個,可他眉若畫松,貌似潘安,又與韓家小姐青梅竹馬,結親不過水到渠成。
韓老爺承諾周祈,夫倆頭一個男丁姓韓,之後的可以歸周家姓,延續周家香火,周祈
恩戴德自不必說。
可惜不知是不是衝撞了哪路鬼神,婚後十年,夫倆只得一男丁,名韓濤,哪怕想盡各種辦法,也再生不出第二個了。
韓老爺自覺愧對恩人,對女婿諸多愛護,金銀財寶,無有不應,故此韓家小姐姑爺夫十年也未見紅臉,雖然人們表面瞧周祈不起,背地裡,茶餘飯後,也心神往之。
這拂瀾鎮上的二號人物,就是白水村的周家,周家世代攻木,所獻機巧木造呈樂安府,輾轉到了太祖皇帝眼前,得太祖皇帝親題匾額“巧奪天工”,周家就此興旺了八十餘年。
然士農工商,沒有深厚的底蘊無法傳承家族百年,事易時移,到了周尋安這一輩,早已沒有了往風光,人丁凋落,本家只得一子。
那如何能算得上二號人物呢?
其實應在周尋安唯一的兒子周仁清身上。
周尋安想要周家再得富貴,於是去京城想要闖出個名聲,哪知被貴人的車架衝撞,英年橫死,孤留六歲稚兒踽踽獨行。
貴人公子自不可能去受那杖刑,給了周仁清三百兩銀並一些金貴物什,又派人將棺木運往樂安,自己在靈前親自賠罪,已是做足了派頭,瀟灑離去。
周家叔伯面上可憐周仁清,私下裡又覬覦那三百兩銀,常借各種名義來打秋風,不過兩三年,財物已被刮佔得一乾二淨。
周仁清手裡,便只剩下一顆眼大的白玉珠子。
那顆珠子原本通體潤白,到了周仁清手裡後就出現了一抹紅,玉中像是有水一樣,還生了氣泡,隨著
久那抹紅
也擴散得愈開,他喜愛非常,
夜不離身側。
儘管如此依舊有小人盯上,一周仁清離家對賬,有人摸進他房中被他當場撞見,是他最年輕的族叔周尋業,周尋業拿起珠子就往白神江邊跑,周仁清連忙追趕。
話說這白神江,本是欒江的支,百年前天家派人治水,在江底打撈出一塊白玉,狀似游龍,於是人們自發在江邊修了廟,世代供奉,尊為水神,此江也被命名為白神江,白水村也因此而來。
周尋業本想划船而去,沒成想周仁清就那樣直直追到了江裡,眼看要被江水噬,他只能下水救人,那顆白玉珠子也因此沉入了白神江,再無蹤跡。
周仁清經此一遭,不過十歲年紀就在里正的見證下籤了文書,自立一戶。
他承父業做了木匠,又醉心天文術算,十六年後已是樂安府有名的風水師,他清俊風逸,言之有物,樂安府每有朝廷指派的選址動土諸事宜,召集名單上,必有周仁清的名字,他從此發跡,尋常人再想得他的木工已是不能了。
照理說業已立,該成家,周仁清早已過而立之年,卻並未娶,媒人幾度上門,他都拒了,再後來,乾脆說自己命格奇特,專克親近之人。聯想到他出生喪母,幼年喪父,周家敗落,眾人也偃旗息鼓。
......
周仁清趕回家已是三更了,他婉拒了韓老爺的留宿,回到了鄉下。他並未搬家,仍住白水村,不過又在老宅重修了三間瓦房,鋪了青石地。
此時夜深人靜,小路上只有他手中幽幽的燈火,被子月的冷風吹得飄忽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