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曄迴轉消息,顯然蔡邕得到的更早些。

於是,一番佈置下,他一邊派人維持秩序,一邊帶著百餘隨從到西門外相,剛好一切安定後不久,便見得遠處塵煙大起,前軍那“劉”字軍旗最為顯現,直讓看到的百姓們皆是一陣歡呼。劉曄著軍隊先進駐城內軍營體整,自己勉強一番招呼後便與蔡邕先至郡府內。

“伯喈,速與我說明現時情況如何,怎不見得翼德,元皓前來見我?”並未見得張飛,田豐兩位親信,劉曄心裡自然頗為不安,想盡快知曉現時情況、當情形。

“子揚勿急,張將軍與田別駕皆於十前悄然拔軍而往,力圖突然襲擊,將公孫叛賊擊敗,救出劉幽州。”蔡邕經過劉曄不顧滿面風塵之,剛剛坐下便詢問,忙先說明情況,要他不必太過憂心,大局並非極為惡劣。

聽聞此語,劉曄也稍稍放下心思,現時天氣寒冷,於戰馬行動並非極利,而他如此長途遠涉,自然馬匹需得好生休養一番,聞得張飛已領兵三軍,其中有另訓重甲騎兵三千,輕騎一千,除卻馬場中用為種馬的二千三百匹外,其餘全數開拔。如此軍力若小心應付,自然不會吃太大虧。

“嗯,那便請伯喈再細說此番劉幽州兵敗究竟,為何元皓與翼德在近才去救援?”這樣一來,劉曄也就定心有空問起過往細事。

蔡邕詳說一番,當然,其中秘事並非他能細知,故而只是細說事情經過罷了。

半個時辰後,當劉曄全數聽完,心底立刻有了大略猜想,只是後面當面證實便是。對於戲志才的相投,他是極為高興的,有田豐與其兩位智者謀劃,餘事幾可萬無一失!

“這田元皓卻是太過了些!吾稍作休息一番便要整理親兵前去,此關乎劉幽州命大事,吾不得不慎重待之!”劉曄先一禮拜過,謝蔡邕細說理由,然後便口中不乏憂慮地說道。

當然,這是因為他還是存著以防萬一心思,從後面事情演變猜知到田豐大略想法後,劉曄確如戲志才所料,即便知曉田豐這般作是為他謀利,心中卻無甚心意,而先存著惱怒心思。

前世父母、親人、女友皆成追憶,只能永遠埋藏在心底一個角落中。當他面對殘酷的現實,坎坷的人生,嚴峻地各種挑戰時,有時便需得使自己心冷如鐵,但劉曄本心還是希望永久保留著一絲溫情,時時提醒他莫要陷入對權力的慾望中無法自拔,終至喪失人——“為求目標,不擇手斷”確為成事之道,但這得有個前提:你的“目標”客觀上講永遠是正確的麼?

親人,兄弟,下屬這便是劉曄的道德底線,若無親情牽掛,抵抗不住各種誘惑,最終只知利用猜嫉,防範他人,看似風光無比,實則孤家寡人便是唯一結果!

這樣的道路不是劉曄想要的。也因為這樣,對於這個世界上真正待他若親人的劉虞一家,劉曄決不容許他們受到傷害!

正是因為心中牽掛戰事危局,所以劉曄並未回家便直接再點五百親兵,挑選現時還算健康的戰馬,稍作整頓後,趁著天還早便急急向上谷郡行去!

“過家門而不入”如此無奈之舉劉曄也只得心底再對子說聲抱歉,教人傳口信於劉燕,請她“不必多等,來取勝,自會迴歸。”興沖沖與劉燕一起佈置,準備給劉曄來個驚喜的蔡琰,還有被特地早早接回家中的劉曄義子郭淮皆是相顧默然。

劉燕拉著蔡琰那句苦笑話語便能盡道其中三味:“妹妹若有心,便得早作準備,如此場景只怕不會獨一。”蔡琰卻是搖搖頭,眸中那閃亮的光芒更見明亮道:“好男兒志在四方本為常理,如今曄姐夫心繫劉幽州,無論於公於私皆現出真情,顧大義而不拘小節,如此方為大丈夫!”

公元191年12月11,就在劉曄即將快馬趕到張飛大營,親自指揮解圍居庸戰役之時,並未接到代郡盡出三萬銳消息的袁紹此時卻在延津會見了一個人——正是先前還動念發兵拿下的曹

袁紹、曹本為兒時好友,都是家世顯赫,平靜極思動,愛好飛鷹走狗,調皮搗蛋,甚至有過趁別人婚宴之時偷新娘子這等荒唐“功勞”從就任關東諸侯討董聯盟盟主後,袁紹的個人野心便膨脹得極快,偏生他又是個優柔寡斷之人,過一段時間回過味來,覺得曹也並不見得多了不起,比不上自己實力強,本事大。就當作一時盟友也是個不錯選擇,於是便在“曹老鄉,袁紹集團重要謀士”許攸的建議下,反將先前計劃拋開,而在進行著自己一直以來都渴望的事情——“另令皇帝,身居開國元勳之位,待時機合宜取而代之!”古時侯無論政事兵事從來都講究名正言順,從大漢朝庭江河下,各地諸侯皆擁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後,除卻幾位漢室宗親,其餘幾乎都存著“稱皇為帝”心思。只是這話卻不能明張膽的說出口,需要的便是一塊合適的遮羞布,當天下人都不需要它時,那便也是漢室影響力到了最終時候,可以不必顧忌。

其實,從董卓進京亂政開始,東漢王朝實際上便已滅亡。

但天子尚在,政權完整保留,正統之名依舊深蒂固,此時首先跳出來稱帝的,那便是直接分裂國土,為天下百姓士人所不恥。這也只有野心大過智慧的蠢人才做得出,當然,這個蠢人總會有人做,而且同樣還是他袁家之人——袁術!

先不說袁術這蠢人,就說袁紹現時見得謀士分晰情況後,覺得劉虞身處危境,自身朝不保夕,而且公孫瓚現時圍城久攻不下,已然失了銳氣,如此情況下,若是劉虞答應作皇帝,他便可舉兵與劉虞裡應外合,將公孫瓚輕鬆破滅!

這算盤可算撥得山響。自認為正如郭圖,許攸等人所說“把握極大,幾萬無一失,成事就在眼前”的袁紹自然又想到另令皇帝這事,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多拉些盟友支持聲援,這才能成事。在這種情況下,找曹這位明面上還從屬於他的“發小”自然是最恰當選擇。

於是,便有了兩人於黃河分之處的兵家重地,此時屬於曹兗州治下的延津秘會。

各自只帶著數十親兵的袁紹與曹在席宴上談笑甚歡,宛如昔年知情誼依舊未變。後面趁著酒興,袁紹悄然拉著曹道:“孟德,汝看此為何物?”只見他拿出一方玉印,乍然看去,不是那傳國玉璽又是何物?

“本初,此物怎會落得汝之手上?”曹何等明之人?早知袁紹子的他稍作分辨便可知那玉璽絕對是為袁紹私刻!傳國玉璽特點但凡見過詔令者皆可清晰知曉,以袁紹那洋洋自得的子,若真得了還不立馬暗送曹手上,要他好生看個清楚?當然,此時曹並不知袁紹打著什麼主意,也就按下多餘心思,裝作驚訝萬分的問道。

“昔年孫文臺確得玉璽,後其知罪獻於公路,輾轉到吾手中。現時天子在長安李郭兩個賊子手上,生死未知,正需得一位德高望重之宗室長者來一統紛亂國土,還宇內乾坤,吾觀之劉虞劉幽州德高望重,謙政愛民,於四州廣為傳,便是外夷狄皆其恩德,服其教義,歲歲來貢。吾全力助其成立新漢朝庭,此事十拿九穩,孟德之意若何?”袁紹裝模作樣一番,便將那“玉璽”收回,卻是一本正經地詢問曹

“呵…”只聽得曹一陣陪笑,卻是一言不發,最後搖頭道:“吾只知為國家守士安民,餘事全非考慮之中,本初有心自行行事即可!”誰都沒有看見,曹眼中閃過一道厲芒,右手曾緊握住間佩劍,幾拔劍而出!——主張國家統一,反對稱帝呼王分裂,本就是曹由始至終的主張!

只是,他顯然考慮到現在情況不容樂觀,此時發難結果難料,畢竟袁紹盡帶親衛,連勇將顏良,文丑皆隨侍左右。故而曹只得收斂殺意,放鬆表情與右手,裝作毫不在意的表明中立態度,以此打發掉實在“熱情洋溢”的袁紹…

見討了個沒趣,袁紹自然心裡不,然而他又想到了曹作“壁上觀”是為“優柔寡斷”

“鼠目寸光”從另一面說明了曹極端地不如自己,頓時又是一陣自我覺良好,大度地不計較曹的裝傻,後來便只閒說些前時往事。

只是他若知曉——正因為此番做作完全看透了他的野心,現時的曹已然將他徹底從“兒時故”劃作註定敵人的心思,那表情會是如何的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