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湖光瀲灩晴偏好,山空朦雨亦奇。西湖的陰天無雨,更是遊湖的好天氣。

趙小彬兄妹從孤山而下,遍訪各個靜修的庵院,當時趙小彬有一個十分肯定的意念:“小真一定滯留在西湖。如果她真的摔手飄泊,隱身人海,她就不會留下這封書簡,不會如此自己的真情!我一定要找到她,而且也一定會找到她。”濃雲密佈無雨,湖風有一份寒意。

趙小彬兄妹整整找了一個上午,而且不惜費口舌多方訪問:“可曾看見這樣一位姑娘?”卻是杳如黃鶴。

下午繞過靈隱寺,在一叢紫竹的後面,有一處小小庵院,隱約在竹叢裡。

趙小彬兄妹上前叩門。

門啟處,一位灰衣老尼合十當問道:“兩位小施主!此處是靜修的尼庵,不是遊山之處。”趙小彬趕緊抱拳行禮,問道:“請問師太!可曾見過一位姑娘來過此地麼?”老尼搖頭,連話也沒有說,便將庵門掩上。

趙小彬垂著頭,已經有些喪氣。

小梅姑娘忽然說道:“我看這位老尼有些蹊蹺,一個出家人,尤其是一處靜修的庵堂,真是心如止水,可是這位老尼方才的眼神之中,出一絲恐懼之意。一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有什麼可怕的事?”趙小彬點點頭說道:“到底你們女孩兒家,心思細密。不過,如果說過這個老尼有恐懼之心,也不見得就與小真姊有關。”小梅姑娘微微笑道:“哥!為了小真姊的離去,你顯然已經方寸已亂,智珠已失。我們要找一個人,在這茫茫人海之中,只要有任何一點一滴蛛絲馬跡,都是不可輕易言棄的線索。”趙小彬問道:“你的意思是…?”小梅姑娘說道:“哥!你在這裡等候一下,我自有道理。”她縱身一躍,隱身到一叢刺竹的後面,不稍片刻,小梅姑娘再度現身是一位年輕的姑娘,已經還她女兒身。

她對趙小彬說道:“哥!你繞到後面去,沒有我的訊號,你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打草驚蛇。”趙小彬問道:“什麼訊號?”小梅姑娘說道:“我用一聲尖嘯吧!當然我希望事態不致如此嚴重。”趙小彬沉了一下,說道:“小梅!你的意思小真姊不但在這座庵堂,而且還身有危險!”小梅急著說道:“哥!我不敢說小真姊一定在這座庵堂,我相信這座庵堂絕不單純。南宋偏安這裡這麼多年,元人南下牧馬,滅了宋,元人不會對這一帶掉以輕心的。以我在燕京的瞭解,到處都有明樁暗卡,一有事情,立即傳遍各地。”趙小彬有些瞠然。

小梅姑娘說道:“我有一個假想,洪叔叔助排幫總舵脫困君山,這是一件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的事,這件事經由燕京傳遍各處。揚州總舵華老幫主處,他們多少有些投鼠忌器。但是,如果在另一個地方遇到了排幫總舵老幫主的大千金,你說,他們會怎樣呢?”趙小彬說道:“小梅!你的話畢竟只是一種假想,哪裡有這樣的巧合?除非是…”小梅姑娘說道:“如果真是這樣,也並非完全巧合。小真姊昨夜冒雨外出,她不會跑得很遠,天明後,她渾身衣溼,如何見人?她必然要找地方換衣服。你應該知道,小真姊對於衣著的注重,她決不能穿別人的衣,只有找一處可以烘乾衣服的地方。”趙小彬搶著說道:“只有找僻靜的庵院!”小梅姑娘說道:“我說過,這只是推想。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認出小真姊,如果這個庵院是元人佈下的一個樁…”趙小彬急道:“小梅!不要有什麼如果了,你快進去看看。”小梅姑娘點點頭,便邁步上前,她看到哥哥已經掩身到了庵後,便上前叩門。

開門的仍然是那個灰衣老尼。她合掌問訊:“女施主!有何事來敲小庵的門?”小梅姑娘也合掌說道:“師太!我是遊山的,走累了想找一處歇歇腳。”老尼搖頭說道:“小庵是靜修的地方,不便接待施主。”小梅姑娘說道:“師太!出家人何處不方便?我只求一碗茶水,歇歇腳就走。”老尼還要說話,裡面有人說話:“請這位施主進來吧!”老尼這才讓開。小梅姑娘進來以後,越過一處小小的院落,跨過檻子門,佛堂當中站了一位中年女尼,面如滿月,眉清目秀,滿臉微笑,有幾分動人,青青的頭皮,並沒有戒疤。

一襲灰衣穿在她身上,顯得十分瀟灑,左手正捏著一串楠木念珠。

小梅姑娘合掌為禮謝道:“多蒙師太行方便。敢問師太法號怎麼稱呼?”這位中年尼姑笑盈盈地說道:“貧尼宛清,請問施主尊姓?”小梅姑娘說道:“姓趙。”尼姑笑嘻嘻地說道:“趙施主!你請坐稍待,貧尼去給你沏茶去。”小梅姑娘立即說道:“不敢當!我只要求一碗茶解渴就夠了,不敢勞動師太去沏茶。”這位宛清尼姑一直是笑嘻嘻地說道:“這是有緣!一碗清茶,算不了什麼。”說著她便匆匆進去到後面去了,那個老尼也悄悄地退出去了。

小梅姑娘站起來瞻仰佛像,原來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小梅恭身下拜,並且默默祝禱:能早找到小真姊,不要讓哥哥傷心。

她禮拜之後,忽然有一點心動。

她跟著樂如風在燕京當差,也確實學到不少江湖經驗,觀察入微,不遺鉅細。

事實上她進入這座庵院,本來就存有戒心的。

她第一點啟疑竇的是:供桌上有薄薄的一層灰塵。

這是一件極小的事,但是細心的小梅姑娘心裡起了很大的疑問:“這種小庵院是十分清靜之處,應該是一塵不染的,尤其是佛堂之內,為何供桌上會有灰塵?不合情理。”由於這個疑問,就聯想到:“這老尼是沒有問題的,畏縮而沒有地位,而這位中年尼姑一點也沒有出家人那份沉靜安閒,顯得十分活潑,頭上也沒有戒疤。”小梅姑娘起了戒心,更進一步想到:“我是一個普通遊山的客人,能讓老尼給我一碗茶飲,已經是十分方便了,為什麼要她自己去沏茶?不近情理呀,除非有另外的用心…”小梅姑娘不覺渾身一震,她立即從身上取出恩師樂如風的獨門解毒藥丸,服下一粒。再運行功力,化散藥,遍及全身。

這時候宛清尼姑從裡面出來,手裡託著一個紅漆茶盤,上面放著一份蓋碗。笑嘻嘻地端到小梅姑娘面前,放在身旁的小凳子上,道聲:“施主!請用茶。”小梅姑娘深深地稱謝,說道:“師太真是方便為門,慈悲為本,親自奉茶,真不敢當,回頭我一定要奉上香火錢的。”宛清尼姑笑道:“一碗茶算不了什麼。施主今天能夠來到小庵,算是有緣人。”小梅姑娘揭開茶碗蓋,熱騰騰的茶香,誘人撲鼻。

小梅姑娘既然存有戒心,自然細心默察,看不出、也聞不出任何異樣。

她吹開茶葉,喝了一口,覺得很香,不覺又接連喝了幾口。

她連誇兩聲:“果然好茶,茶好水也好!”宛清尼姑一直笑著望著小梅,沒有說話。

小梅姑娘放下茶碗問道:“師太在此地住持有多久了?”宛清尼姑笑嘻嘻地說道:“不瞞何副總管說,我來到此地不到兩個月。”小梅姑娘聞言一驚,連忙問道:“你說什麼?”宛清尼姑笑道:“我說何副總管是樂都總管面前的第一等紅人,今天能在這裡見到你何副總管,真是既意外又榮幸!”小梅姑娘沉下臉問道:“你是什麼人?”宛清尼姑笑嘻嘻地說道:“我叫郭宛清,在都總管跟下當個小角,你何副總管高高在上,哪裡會認識我?倒是我們對副總管是十分悉的。”小梅姑娘聽到“何副總管”這四個字,心裡就有了一種麻煩的覺,但是,她心裡也有另外一種覺,那就是:撞對了地方,八成錯不了,華小真很有可能就在這裡而且已受困了。

她不動聲,淡淡地說道:“如果你們真的是樂都總管的手下,怎麼會在這樣偏僻的地方,而且出了家?”宛清尼姑依然是那麼笑著,不經意地說道:“何副總管!這句話你問得太外行了,只要有需要,都總管的手下,不但要出家做尼姑,就是投身煙花柳巷,也是毫無推辭的。”小梅姑娘問道:“這麼說你派到這裡假冒出家人,是有需要的羅!那究竟為了什麼?”宛清尼姑說道:“按說這是不能講的,但是現在講也沒有關係了。因為最近接二連三發生了有背逃都總管的事情發生,如果這種事不能制止,都總管屬下那麼多人,如何得了?”小梅姑娘問道:“都是些什麼人?”宛清尼姑笑笑說道:“不少。其中最令都總管傷心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藍如鼎…”

“啊!”小梅姑娘想起孤山洪叔叔所說的話。

“據說藍某武功很高,在嶽州入夥,沒有經過樂都總管的面試,就派他駐在嶽州,獨擋一面。”

“還有一個呢?”

“何副總管你是明知故問。”

“即使是明知故問,為什麼不說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