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莊烈帝一莊烈愍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也,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母賢妃劉氏,早薨。天啟二年,封信王。六年十一月,出居信邸。
明年八月,熹宗疾大漸,召王入,受遺命。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崇禎元年。九月甲申,追諡生母賢妃曰孝純皇后。丁亥,停刑。庚寅,冊妃周氏為皇后。冬十月甲午朔,享太廟。癸丑,南京地震。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賢於鳳陽。戊辰,撤各邊鎮守內臣。己巳,魏忠賢縊死。癸酉,免天啟時逮死諸臣贓,釋其家屬。癸巳,黃立極致仕。十二月,前南京吏部侍郎錢龍錫、禮部侍郎李標、禮部尚書來宗道、吏部侍郎楊景辰、禮部侍郎周道登、少詹事劉鴻訓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魏良卿、客氏子侯國興俱伏誅。
崇禎元年正月辛巳,詔內臣非奉命不得出
門。壬午,尊熹宗後為懿安皇后。丙戌,戮魏忠賢及其黨崔呈秀屍。二月乙未,
章奏冗蔓。癸丑,御經筵。丁巳,戒廷臣
結內侍。三月己巳,葬悊皇帝於德陵。癸未,施鳳來、張瑞圖致仕。乙酉,贈恤冤陷諸臣。夏四月癸巳,賜劉若宰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甲午,袁崇煥為兵部尚書,督師薊、遼。庚戌,指揮卓銘請開礦,不許。五月己巳,李國〈木普〉致仕。庚午,毀《三朝要典》。甲戌,裁各部添注官,辛巳,禱雨。乙酉,復外吏久任及舉保連坐之法,
有司私派。六月,削魏忠賢黨馮銓、魏廣微籍。壬寅,許顯純伏誅。壬子,來宗道、楊景辰致仕。秋七月癸酉,召對廷臣及袁崇煥於平臺。壬午,浙江風雨,海溢,漂沒數萬人。癸未,海寇鄭芝龍降。甲申,寧遠兵變,巡撫都御史畢自肅自殺。八月乙未,詔非盛暑祁寒,
御文華殿與輔臣議政。九月丁卯,京師地震。冬十月戊戌,劉鴻訓罷,尋遣戍。十一月癸未,祀天於南郊。十二月丙申,韓爌復入閣。是年,革廣寧及薊鎮
外諸部賞。諸部飢,告糴,不許。陝西饑民苦加派,
賊大起,分掠鄜州、延安。
二年正月丙子,釋奠於先師孔子。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二月戊子,祀社稷。庚寅,皇長子慈烺生,赦天下。三月戊寅,薊州兵變,有司撫定之。夏四月甲午,裁驛站。閏月癸亥,
賊犯三水,遊擊高從龍戰歿。癸未,祀地於北郊。五月乙酉朔,
有食之。庚子,議改曆法。六月戊午,袁崇煥殺
文龍於雙島。癸亥,以久旱,齋居文華殿,敕群臣修省。秋八月甲子,總兵官侯良柱、兵備副使劉可訓擊斬奢崇明、安邦彥於紅土川,水西賊平。甲戌,熹宗神主祔太廟。九月丁未,楊鎬棄市。冬十月戊寅,大清兵入大安口。十一月壬午朔,京師戒嚴。乙酉,山海關總兵官趙率教戰沒於遵化。甲申,大清兵入遵化,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等死之。丁亥,總兵官滿桂入援。己丑,吏部侍郎成基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召前大學士孫承宗為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視師通州。辛卯,袁崇煥入援,次薊州。戊子,宣、大、保定兵相繼入援。徵天下鎮巡官勤王。辛丑,大清兵薄德勝門。甲辰,召袁崇煥等於平臺,崇煥請入城休兵,不許。下兵部尚書王洽於獄。十二月辛亥朔,再召袁崇煥於平臺,下錦衣衛獄。甲寅,總兵官祖大壽兵潰,東出關。乙卯,孫承宗移駐山海關。庚申,諭廷臣進馬。丁卯,遣中官趨滿桂出戰,桂及前總兵官孫祖壽俱戰歿。總兵官馬世龍總理援軍。壬申,錢龍錫罷。癸酉,山西援兵潰於良鄉。丁丑,禮部侍郎周延儒、尚書何如寵、侍郎錢象坤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
三年正月甲申,大清兵克永平,副使鄭國昌、知府張鳳奇等死之。丙戌,瘞城外戰士骸。戊子,大清兵克灤州。庚寅,逮總督薊遼都御史劉策下獄,論死。乙未,
抄傳邊報。韓爌致仕。壬寅,兵部右侍郎劉之綸敗沒於遵化。是月,陝西諸路總兵官吳自勉等帥師入衛,延綏、甘肅兵潰西去,與群寇合。二月庚申,立皇長子慈烺為皇太子,大赦。三月壬午,李標緻仕。戊申,
賊犯山西。夏四月乙卯,以久旱,齋居文華殿,諭百官修省。丁丑,
賊陷蒲縣。五月辛卯,馬世龍、祖大壽諸軍入灤州。壬辰,大清兵東歸,永平、遷安、遵化相繼復。六月癸丑,
賊王嘉胤陷府谷,米脂賊張獻忠聚眾應之。己未,授宋儒邵雍後裔《五經》博士。辛酉,禮部尚書溫體仁、吳宗達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秋八月癸亥,殺袁崇煥。九月己卯,逮錢龍錫下獄。冬十月癸亥,停刑。丙寅,巡撫延綏副都御史洪承疇、總兵官杜文煥敗賊張獻忠於清澗。十一月壬辰,破賊於懷寧。甲午,山西總兵官王國樑追賊於河曲,敗績。十二月乙巳朔,增田賦充餉。戊午,
賊陷寧
。是年,烏斯藏入貢。
四年正月己卯,
賊陷保安。丁酉,御史吳甡振延綏饑民。己亥,召對內閣、九卿、科道及入覲兩司官於文華殿。命都察院嚴核巡按御史。二月壬子,
賊圍慶陽,分兵陷合水。三月丁丑,副將張應昌等擊敗之,慶陽圍解。癸未,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侍郎楊鶴招撫
賊於寧州,群賊偽降,尋復叛。己丑,賜陳於泰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庚戌,禱雨。辛酉,詔廷臣條時政。是月,延綏副將曹文詔擊賊於河曲,王嘉胤敗死。五月甲戌朔,步禱於南郊。庚辰,戍錢龍錫。六月丁未,錢象坤致仕。秋七月甲戌,總兵官王際恩敗賊於鄜州,降賊首上天龍。八月癸卯,總兵官賀虎臣擊斬賊劉六於慶陽。丁未,大清兵圍祖大壽於大凌城。丙辰,何如寵致仕。九月庚辰,內臣王應朝、鄧希詔等監視關、寧、薊鎮兵糧及各邊撫賞。甲午,逮楊鶴下獄,論戍。洪承疇總督三邊軍務。丁酉,太監張彝憲總理戶、工二部錢糧,給事中宋可久等相繼諫,不聽。戊戌,山海總兵官宋偉等援大凌,敗於長山,監軍太僕少卿張
被執。冬十月辛丑朔,
有食之。戊辰,祖大壽殺副將何可綱。己巳,大壽自大凌脫歸,入錦州。十一月丙戌,太監李奇茂監視陝西茶馬,吳直監視登島兵糧、海
,群臣合疏諫,不聽。壬辰,孫承宗致仕。癸巳,召對廷臣於文華殿,歷詢軍國諸務。語及內臣,帝曰:“諸臣若實心任事,朕亦何需此輩。”己亥,
賊羅汝才犯山西。閏月乙丑,陝西降賊復叛,陷甘泉,殺參政張允登。丁卯,登州遊擊孔有德率師援遼,次吳橋反,陷陵縣,連陷臨邑、商河、齊東,屠新城。十二月丙子,濟南官軍御賊於阮城店,敗績。丁丑,以大凌築城招釁奪孫承宗官。是冬,延安、慶陽大雪,民飢,盜賊益熾。
五年正月辛丑,孔有德陷登州,遊擊陳良謨戰死,總兵官張可大死之。巡撫都御史孫元化、副使宋光蘭等被執,尋縱還。辛亥,孔有德陷黃縣。丙寅,總兵官楊御蕃、王洪率師討孔有德,敗績於新城鎮。二月己巳朔,孔有德圍萊州,巡撫都御史徐從治固守。辛巳,孔有德陷平度。三月壬寅,兵部侍郎劉宇烈督理山東軍務,討孔有德。夏四月甲戌,劉宇烈敗績於沙河。癸未,徐從治中傷卒。是月,總兵官曹文詔、楊嘉謨連破賊於隴安、靜寧,賊奔水落城,平涼、莊
饑民附之,勢復熾。五月丙午,參政朱大典為僉都御史,巡撫山東。辛亥,禮部尚書鄭以偉、徐光啟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六月,京師大雨水。壬申,河決孟津。秋七月辛丑,太監曹化淳提督京營戎政。癸卯,孔有德偽降,誘執登萊巡撫都御史謝璉,萊州知府朱萬年死之。己未,孫元化棄市。逮劉宇烈下獄,論戍。八月甲戌,洪承疇敗賊於甘泉,賊首白廣恩降。甲申,朱大典督軍救萊州,前鋒參將祖寬敗賊於沙河。乙酉,萊州圍解。癸巳,官軍大敗孔有德於黃縣,進圍登州。九月丁酉,海賊劉香寇福建。是秋,陝西賊入山西,連陷大寧、澤州、壽陽,分部走河北,犯懷慶,陷修武。冬十一月戊戌,劉香寇浙江。
六年正月癸卯,曹文詔節制山、陝諸將討賊。丁未,副將左良玉破賊於涉縣,賊走林縣山中,饑民爭附之。庚申,遣使分督直省逋賦。是月,曹文詔擊山西賊,屢敗之。二月壬申,削左副都御史王志道籍。癸酉,
賊犯畿南。戊子,總兵官陳洪範等克登州水城。辛卯,孔有德遁入海,山東平。三月癸巳,敕曹文詔諸將限三月平賊。夏四月己巳,免延安、慶陽、平涼新舊遼餉。壬申,總兵官鄧玘、左良玉剿河南賊。五月乙巳,太監陳大金等分監曹文詔、張應昌、左良玉、鄧玘軍。壬子,孔有德及其黨耿仲明等航海降於我大清。癸丑,河套部犯寧夏,總兵官賀虎臣戰沒。六月辛酉朔,太監高起潛監視寧、錦兵餉。乙丑,鄭以偉卒。庚辰,周延儒致仕。甲申,延綏副將李卑援剿河南。庚寅,太監張彝憲請催逋賦一千七百餘萬,給事中範淑泰諫,不聽。秋七月甲辰,大清兵取旅順,總兵官黃龍死之。癸丑,改曹文詔鎮大同,山西巡撫都御史許鼎臣請留文詔剿賊,不許。八月己巳,曹文詔敗賊於濟源,又敗之於懷慶。九月庚戌,南京禮部侍郎錢士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冬十月戊辰,徐光啟卒。十一月癸巳,禮部侍郎王應熊、何吾騶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辛亥,詔保定、河南、山西會兵剿賊。壬子,賊渡河。乙卯,陷澠池。十二月,連陷伊陽、盧氏,分犯南陽、汝寧,遂
湖廣。是年,安南入貢。
七年正月己丑,廣鹿島副將尚可喜降於我大清。設河南、山、陝、川、湖五省總督,以延綏巡撫陳奇瑜兼兵部侍郎為之。庚寅,總兵官張應昌渡河,敗賊於靈寶。壬辰,賊自鄖陽渡漢。癸巳,犯襄陽,連陷紫陽、平利、白河,南入四川。二月戊寅,陷夔州,大寧諸縣皆失守。甲申,耕耤田。乙酉,張獻忠突商、雒,凡十三營
入漢南。是月,振登、萊飢,蠲逋賦。三月丁亥朔,
有食之。甲辰,賜劉理順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乙巳,張應昌擊賊於五嶺山,敗績。庚戌,賊自四川走湖廣,副將楊世恩追敗之於石河口。山西自去年不雨至於是月,民大飢。夏四月,賊自湖廣走盧氏、靈寶。癸酉,發帑振陝西、山西飢。五月丙申,副將賀人龍等敗賊於藍田。六月辛未,總督侍郎陳奇瑜、鄖陽撫治都御史盧象升會師於上津,剿湖廣賊。甲戌,河決沛縣。是夏,官軍圍高
祥、李自成諸賊於興安之車箱峽兩月。賊食盡,偽降。陳奇瑜受之,縱出險。復叛,陷所過州縣。張應昌自清水追賊,敗績。秋七月壬辰,大清兵入上方堡,至宣府。乙未,詔總兵官陳洪範守居庸,巡撫保定都御史丁魁楚等守紫荊、雁門。辛丑,京師戒嚴。庚戌,大清兵克保安,沿邊諸城堡多不守。八月,分遣總兵官尤世威等援邊。戊辰,宣大總督侍郎張宗衡節制各鎮援兵。閏月甲申,賊陷隆德、固原,參議陸夢龍赴援,敗沒。丁亥,大清兵克萬全左衛。庚寅,旋師出
。壬寅,李自成圍賀人龍於隴州。九月庚申,盔甲廠災。庚辰,洪承疇解隴州圍。甲戌,以賊聚陝西,詔河南兵入潼、華,湖廣兵入商、雒,四川兵由興、漢,山西兵出蒲州、韓城,合剿。冬十月庚戌,湖廣兵援漢中,副將楊正芳戰死。十一月庚辰,逮陳奇瑜下獄,論戍。乙酉,洪承疇兼攝五省軍務。是冬,陝西賊分犯湖廣、河南,李自成陷陳州。是年,暹羅入貢。
八年正月乙卯,賊陷上蔡,連陷汜水、滎陽、固始。己未,洪承疇出關討賊。辛酉,張獻忠陷潁州。丙寅,陷鳳陽,焚皇陵樓殿,留守朱國相等戰死。壬申,徐州援兵至鳳陽。張獻忠犯廬州,尋陷廬江、無為。李自成走歸德,與羅汝才復入陝西。二月,張獻忠陷潛山、羅田、太湖、新蔡,應天巡撫都御史張國維御卻之。甲午,以皇陵失守,逮總督漕運尚書楊一鵬下獄,尋棄市。丁酉,總兵官鄧玘敗賊於羅山。是月,曹文詔敗賊於隨州。夏四月,張獻忠復走漢中,犯平涼、鳳翔。丁亥,鄭芝龍擊敗海賊劉香,香自殺,眾悉降。辛卯,洪承疇會師於汝州,分部諸將防豫、楚要害。乙巳,川兵變於樊城,鄧玘自殺。丙午,洪承疇西還,駐師靈寶。五月乙亥,吳宗達致仕。六月己丑,官軍遇賊於亂馬川,敗績。壬辰,副將艾萬年、柳國鎮擊李自成於寧州之襄樂,戰沒。丙午,曹文詔追賊至真寧之湫頭鎮,遇伏,力戰死之。秋七月甲戌,少詹事文震孟、刑部侍郎張至發俱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是月,張獻忠突朱陽關,總兵官尤世威敗績,賊復走河南。八月,李自成陷咸陽,賊將高傑降。壬辰,詔撤監視總理內臣,惟京營及關、寧如故。辛丑,盧象升總理直隸、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九月辛亥,洪承疇督副將曹變蛟等敗賊於關山鎮。李自成東走,與張獻忠合。壬戌,官軍敗績於沈丘之瓦店,總兵官張全昌被執。壬申,王應熊致仕。冬十月庚辰,下詔罪己,闢居武英殿,減膳撤樂,示與將士同甘苦。丙戌,戶部尚書侯恂請嚴徵新舊逋賦,從之。辛卯,李自成陷陝州。十一月庚戌,何吾騶、文震孟罷。庚申,祀天於南郊。總兵官祖寬破賊於汝州。十二月戊寅,城鳳陽。乙酉,盧象升、祖寬敗李自成於確山。戊子,左良玉敗賊於閿鄉。癸巳,賊犯江北,圍滁州。乙巳,老回回諸賊自河南犯陝西,洪承疇敗之於臨潼。是年,安南、暹羅、琉球入貢。
九年正月甲寅,總理侍郎盧象升、祖寬援滁,大敗賊於朱龍橋。丁卯,前禮部侍郎林釺以原官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二月,前副將湯九州及賊戰嵩縣,敗沒。山西大飢,人相食。乙酉,寧夏飢,兵變,殺巡撫都御史王楫,兵備副使丁啟睿撫定之。辛卯,以武舉陳起新為給事中。三月,盧象升、祖大樂剿河南賊。高
祥、李自成分部入陝西,餘賊自光化走湖廣。振南陽飢,蠲山西被災州縣新舊二餉。夏四月戊子,錢士升致仕。五月壬子,詔赦協從諸賊。願歸者,護還鄉,有司安置;原隨軍自效者,有功一體敘錄。丙辰,延綏總兵官俞沖霄擊李自成於安定,敗績,死之。李自成犯榆林,賀人龍擊敗之。癸酉,免畿內五年以前逋賦。六月乙亥,林釺卒。甲申,吏部侍郎孔貞運,禮部尚書賀逢聖、黃士俊,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己亥,總兵官解進忠撫賊於淅川,被殺。秋七月甲辰,內臣李國輔等分守紫荊、倒馬諸關。庚戌,成國公朱純臣巡視邊關。癸丑,詔諸鎮星馳入援。己未,大清兵入昌平,巡關御史王肇坤等死之。壬戌,巡撫陝西都御史孫傳庭擊擒賊首高
祥於盩厔,送京師伏誅。癸亥,諭廷臣助餉。甲子,兵部尚書張鳳翼督援軍,高起潛為總監。是月,大清兵入寶坻,連下近畿州縣。八月癸酉,括勳戚文武諸臣馬。乙未,盧象升入援,次真定。丙申,唐王聿鍵起兵勤王,勒還國,尋廢為庶人。是月,大清兵出
。九月辛酉,改盧象升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冬十月乙亥,工部侍郎劉宗周以論內臣及大學士溫體仁削籍。甲申,張獻忠犯襄陽。丙申,命開銀鐵銅鉛諸礦。十一月丁未,蠲山東五年以前逋賦。十二月,大清兵徵朝鮮。是年,洪承疇敗賊於隴州,賊走慶陽、鳳翔。暹羅入貢。
十年正月辛丑朔,
有食之。丙午,老回回諸賊趨江北,張獻忠、羅汝才自襄陽犯安慶,南京大震。二月甲戌,遣使督直省逋賦。丁酉,賊犯潛山,總兵官左良玉、副使史可法敗之於楓香驛。是月,朝鮮降於我大清。三月辛亥,振陝西災。丁巳,賜劉同升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甲子,官軍援安慶,敗績於酆家店。夏四月戊寅,大清兵克皮島,副總兵金
觀力戰死之,總兵官沈冬魁走石城島。癸巳旱,清刑獄。是月,洪承疇剿賊於漢南。閏月壬寅,敕群臣潔己愛民,以迴天意。江北賊分犯河南,總督兩廣都御史熊文燦為兵部尚書,總理南京、河南、山、陝、川、湖軍務,駐鄖陽討賊。五月戊寅,李自成自秦州犯四川。六月戊申,溫體仁致仕。是夏,兩畿、山西大旱。秋七月,山東、河南蝗,民大飢。八月己酉,吏部侍郎劉宇亮、禮部侍郎傅冠俱禮部尚書,僉都御史薛國觀為禮部侍郎,併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庚申,閱城。九月丙子,左良玉敗賊於虹縣。辛卯,洪承疇敗賊於漢中。癸巳,李自成陷寧羌。冬十月丙申,自成自七盤關入西川。壬寅,陷昭化、劍州、梓潼,分兵趨潼川、江油、綿州,總兵官侯良柱戰死,遂陷彰明、鹽亭諸縣。庚戌,
成都。十一月庚辰,以星變修省,求直言。十二月癸卯,黃士俊致仕。癸亥,洪承疇、曹變蛟援四川,次廣元。是年,安南、琉球入貢。
譯文莊烈愍皇帝,名叫朱由檢,光宗第五子,生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十二月。其母賢妃劉氏,早已去世。天啟二年(1622)被封為信王。天啟六年(1626)十一月,出居信邸。
天啟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危,召信王入宮,接受遺命。二十四,朱由檢即位。大赦天下,以第二年為崇禎元年。九月二十一
,追加其生母賢妃劉氏諡號叫孝純皇后。二十四
,停止用刑。二十七
,冊宮妃周氏為皇后。
十月初一,祭享太廟。二十
,南京發生地震。十一月一
,將魏忠賢安置於鳳陽。五
,撤回各邊鎮鎮守內臣。六
,魏忠賢上吊自殺。十
,減免天啟年間被逮捕處死諸臣贓物,釋放其家屬。三十
,黃立極辭官退職。十二月,前南京吏部侍郎錢龍錫、禮部侍郎李標、禮部尚書來宗道、吏部侍郎楊景辰、禮部侍郎周道登、少詹事劉鴻訓全部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魏良卿、客氏子侯國興全部誅殺。
崇禎元年(1628)正月十九,下詔內臣沒得到命令不得跨出
門。二十
,尊熹宗後為懿安皇后。二十四
,斬戮魏忠賢及其同夥崔呈秀屍體。二月三
,
止奏章雜亂冗長。二十一
,親臨經筵聽講經論史。二十五
,
止群臣與內部侍衛
往通好。三月八
,葬胐皇帝於德陵。二十二
,施鳳來、張瑞圖辭官退職。二十四
,追封並撫卹死於冤案諸臣。
四月二,賜劉若宰等進士及第及不同出身。三
,袁崇煥為兵部尚書,領導薊、遼軍務。十九
,指揮卓銘請求開礦,皇帝不許。五月九
,李國木普辭官退職。十
,燒燬《三朝要典》。十四
,裁減各部添注官員。二十一
,祈禱雨。二十五
,恢復外官長久任職及推舉連坐之法,
止官吏私下攤派。六月,魏忠賢同夥馮銓、魏廣微革職。十三
,許顯純被誅殺。二十三
,來宗道、楊景辰辭官退職。
七月十四,在平臺召對廷臣及袁崇煥。二十三
,浙江大風雨,海水暴漲,淹沒數萬人。二十四
,海盜鄭芝龍投降。二十五
,寧遠發生兵變。巡撫都御史畢自肅自殺。八月七
,下詔不要在盛暑季節祈禱涼
,當天白天在文華殿與各位輔佐大臣討論政事。九月十
,京師發生地震。
十月十一,劉鴻訓停職,不久派遣戍邊。十一月二十六
,在南郊祭天。十二月十
,韓火廣又入閣。
這年,革除廣寧及薊鎮外各部賞賜。各部饑荒,請求朝廷平價賣糧,沒得到同意。陝西饑民對加賦攤派十分痛苦,到處搶劫作亂,分別搶掠。。州、延安。
崇禎二年(1629)正月二十,隆重祭奠先師孔子。二十一
,確定逆案,從崔呈秀以下共六等。二月二
,祭祀社稷。四
,皇長子朱慈火良降生,赦免天下。三月二十二
,薊州發生兵變,官吏安撫平定。
四月九,裁減驛站。閏四月八
,
賊侵犯三水,遊擊高從龍戰死。二十八
,在北郊祭地。五月初一
,有
食。十六
,討論修改曆法。六月五
,袁崇煥在雙島殺掉
文龍。十
,因天旱很久,居文華殿行齋,命群臣修身反省。
八月十二,總兵官侯良柱、兵備副使劉可訓在紅土川擊斬奢崇明和安邦彥,平定水西賊亂。二十二
,熹宗神牌附祭於太廟。九月二十六
,楊鎬被棄屍示眾。
十月二十七,大清兵進入大安口。十一月初一
,京師戒嚴。四
,山海關總兵官趙率教在遵化戰死。五
,大清兵進入遵化,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等戰死。六
,總兵官滿桂入京增援。七
,吏部侍郎成基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軍國大事。召前大學士孫承宗為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去通州視察軍隊。八
,袁崇煥入京救援,臨時住薊州。九
,宣府、大同、保定兵相繼入京救援。徵調天下鎮巡官入京勤王。十九
,大清兵
進德勝門。二十二
,在平臺召見袁崇煥等人,袁崇煥請求入城後休整軍隊,皇帝不許。兵部尚書王洽被下獄。十二月初一
,再次召見袁崇煥於平臺,下錦衣衛獄中。四
,總兵官祖大壽兵敗,東出山海關。五
,孫承宗移師駐紮山海關。十
,告訴廷臣進獻馬匹。十七
,派中官督促滿桂出戰,滿桂和前總兵官孫祖壽全部戰死。由總兵官馬世龍領導援軍。二十二
,錢龍錫罷官。二十三
,山西援兵在良鄉潰敗。二十七
,禮部侍郎周延儒、尚書何如寵、侍郎錢象坤同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國家重大事務。
崇禎三年(1630)正月四,大清兵攻克永平,副使鄭國昌、知府張鳳奇等死於戰火。六
,掩埋京師城外暴
屍骨。八
,大清兵攻克灤州。十
,逮捕總督薊遼都御史劉策下獄處死。十五
,
止抄傳邊境情報。韓火廣辭官退職。二十二
,兵部右侍郎劉之綸敗沒於遵化。這月,陝西各路總兵官吳自勉等率師入京增援,延綏、甘肅兵敗西逃,與
寇會合。二月十
,立皇長子朱慈火良為皇太子,大赦天下。三月二
,李標退職辭官。二十八
,
寇侵犯山西。
四月六,因天旱很久,居文華殿行齋,告訴百官修身反省。二十八
,
賊攻陷蒲縣。五月十二
,馬世龍、祖大壽各軍進入灤州。十三
,大清兵向東退回,永平、遷安、遵化相繼收復。六月五
,
賊王嘉胤攻陷府谷,米脂人張獻忠聚眾響應。十一
,授與宋儒邵雍後裔《五經》博士。十三
,禮部尚書溫體仁、吳宗達一起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
八月十六,殺袁宗煥。九月三
,逮捕錢龍錫下獄。
十月十八,停止用刑。二十一
,巡撫延綏副都御史洪承疇、總兵官杜文煥在清澗打敗張獻忠。十一月十七
,又在懷寧打敗張獻忠。十九
,山西總兵官王國樑追擊張獻忠於河曲,官軍潰敗。十二月一
,增派田賦充當軍餉。十四
,
賊攻陷寧
。
這年,烏斯藏入朝進貢。
崇禎四年(1631)正月五,
賊攻陷保安。二十三
,御史吳生生賑救延綏饑民。二十五
,在文華殿召對內閣、九卿、科道及入覲兩司官員。命都察院嚴格考核巡撫御史。二月八
,
賊圍攻慶陽,分兵攻陷合水。三月三
,副將張應昌等擊敗
賊,慶陽解圍。九
,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侍郎楊鶴在寧州招撫
賊,其他
賊佯裝投降,不久又反叛。十五
,賜陳於泰等進士及第及不同的出身。
四月七,祈禱雨。十八
,下詔廷臣分條陳述當時政事。這月,延綏副將曹文詔在河曲攻打
賊,王嘉胤兵敗而死。五月初一
,步行到南郊祈禱。七
,遣錢龍錫戍邊。六月五
,錢象坤辭官退職。
七月二,總兵官王承恩在。。州打敗
賊,降服賊首上天龍。八月二
,總兵官賀虎臣在慶陽擊敗並斬殺劉六。六
,大清兵將祖大壽圍困於大凌城。十五
,何如寵辭官退職。九月九
,內臣王應朝、鄧希詔等監視關、寧、薊鎮兵糧及各邊撫卹賞賜之物。二十三
,逮捕楊鶴下獄,處罰戍邊。洪承疇總督三邊軍務。二十六
,太監張彝憲總理戶、工二部錢糧,給事中宋可久等相繼進諫,皇帝不聽。二十七
,山海總兵官宋偉等救援大凌,但才到長山就遭到失敗,監軍太僕少卿張
被捉拿。
十月一,有
食。二十八
,祖大壽殺副將何可綱。二十九
,祖大壽從大凌脫身而歸,進入錦州。十一月十七
,太監李奇茂監視陝西茶馬,吳直監視登島兵糧、海
。文武百官合力奏書進諫,皇帝不聽。二十三
,孫承宗辭官退職。二十四
,在文華殿召對廷臣,多次詢問軍國事務,言語涉及內臣,皇帝說:“各位大臣若是誠心做好份內之事,朕又何需此輩。”三十
,
賊羅汝才侵犯山西。閏十一月二十六
,陝西降賊再次反叛,攻陷甘泉,殺參政張允登。二十八
,登州遊擊孔有德率師增援遼州,到吳橋反叛,攻陷陵縣,接連攻陷臨邑、商河、齊東,屠殺新城軍民。十二月八
,濟南官軍在阮城店與
賊相戰,官軍潰敗。九
,因大陵築城引起事端,削奪孫承宗官職。這年冬天,延安、慶陽降大雪,百姓饑荒,盜賊趁機大肆作亂。
崇禎五年(1632)正月三,孔有德攻陷登州,遊擊陳良謨戰死,總兵官張可大死。巡撫都御史孫元化、副使宋光蘭等被捉,不久放回。十三
,孔有德攻陷黃縣。二十八
,總兵官楊御蕃、王洪率兵攻打孔有德,在新城鎮失敗。二月一
,孔有德圍攻萊州,巡撫都御史徐從治誓死固守。十三
,孔有德攻陷平度。三月五
,兵部侍郎劉宇烈領導並監督山東軍務,征討孔有德。
四月七,劉宇烈在沙河失敗。十六
,徐從治受傷而死。這月,總兵官曹文詔、楊嘉謨連續在隴安、靜寧打敗孔賊。
賊逃奔到水落城,平涼、莊
平民跟著逃去,賊勢更加壯大。五月九
,參政朱大典為僉都御史,巡撫山東。十四
,禮部尚書鄭以偉、徐光啟一同兼任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六月,京師下大雨。六
,孟津黃河決堤。
七月五,太監曹化淳領導京師軍政事務。七
,孔有德假裝投降,引誘擒捉登萊巡撫都御史謝璉,萊州知府朱萬年死。二十三
,孫元化被丟屍棄市,逮捕劉宇烈下獄,遣送戍邊。八月九
,洪承疇在甘泉打敗
賊。首領白廣恩投降。十九
,朱大典領導援軍救援萊州,前鋒參將祖寬在沙河打敗
賊。二十
,萊州解圍。二十八
,官軍在黃縣大敗孔有德,進而圍困登州。九月二
,海盜劉香侵犯福建。這年秋天,陝西
賊進入山西,連續攻陷大寧、澤州、壽陽,其餘部分從黃河以北侵犯懷寧,攻陷修武。
十一月四,劉香侵犯浙江。
崇禎六年(1633)正月十一,曹文詔節制山西、陝西諸將征討
賊。十五
,副將左良玉在涉縣攻破盜賊軍,
賊逃入林縣山林中,饑民爭先恐後跟著逃往山中。二十八
,派使者分別監督直隸欠
賦稅。當月,曹文詔多次打敗山西
賊。二月十
,左副都御史王志道被革職。十一
,
賊侵犯畿南。二十六
,總兵官陳洪範等攻克登州水城。二十九
,孔有德逃到海上,山東平定下來。三月二
,命令曹文詔等將在三個月之內平定
賊。
四月八,免延安、慶陽、平涼新舊遼餉。十一
,總兵官鄧王巳、左良玉征剿河南盜賊。五月十四
,太監陳大金等分別監督曹文詔、張應昌、左良玉、鄧王巳軍隊。二十一
,孔有德及其黨徒耿仲明等航海向大清兵投降。二十二
,河套部侵犯寧夏,總兵官賀虎臣戰死。六月初一
,太監高起潛監視寧、錦兵餉。五
,鄭以偉死。二十
,周延儒辭官退職。二十四
,延綏副將李卑增兵征剿河南。三十
,太監張彝憲請求催促拖欠賦稅一千七百餘萬石,給事中範淑泰進諫,皇帝不聽。
七月十四,大清兵奪取旅順,總兵官黃龍死。二十三
,改曹文詔鎮守大同,山西巡撫都御史許鼎臣請求留曹文詔征剿
賊,沒得到允許。八月十
,曹文詔相繼在濟源、懷慶打敗
賊。九月二十一
,南京禮部侍郎錢士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國家機密大事。
十月九,徐光啟死。十一月五
,禮部侍郎王應熊、向吾騶併兼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二十三
,下詔保定、河南、山西會兵征剿
賊。二十四
,
賊渡過黃河。二十七
,攻陷澠池。十二月,連續攻陷伊陽、盧氏,分道侵犯南陽、汝寧、
進湖廣。
當年,安南來朝進貢。
崇禎七年(1634)正月二,廣鹿島副將尚可喜向大清投降。設置河南、山、陝、川、湖五省總督。以延綏巡撫陳奇瑜兼兵部侍郎為五省總督。三
,總兵官張應昌渡過黃河,在靈寶打敗
賊。五
,
賊從鄖陽渡過漢水。六
,侵犯襄陽,連續攻陷紫陽、平利、白河,向南進入四川。二月二十一
,攻陷夔州,大寧各縣全部失守。二十七
,耕種謖田。二十八
,張獻忠突襲商、洛,共十三營
入漢水以南。這一月,賑救登、萊二州饑荒。減免欠
賦稅。三月初一
,有
食。十八
,賜劉理順等進士及第,出身各有不同。十九
,張應昌在五嶺山攻擊
賊,官軍潰敗。二十四
,
賊從四川到湖廣,副將楊世恩追擊於石河口打敗
賊。山西從去年直到本月沒下雨,民間大發饑荒。
四月,賊從湖廣到盧氏、靈寶。十八
,發放錢幣賑救陝西、山西饑荒。五月十一
,副將賀人龍在藍田打敗
賊。六月十七
,總督侍郎陳奇瑜、鄖陽撫治都御史盧象升在上津會師,征剿湖廣
賊。二十
,沛縣黃河決堤。這年夏天,官軍圍剿高
祥、李自成於興安車箱峽達兩月之久。高
祥、李自成因彈盡糧絕,佯裝投降。陳奇瑜受降,讓他們出險關。待高
祥、李自成再次反叛時,攻陷所經過的州縣。張應昌從清水追擊,失敗。
七月八,大清兵攻入上方堡,到宣府。十一
,下詔由總兵官陳洪範據守居庸關,巡撫保定都御史丁魁楚等鎮守紫荊、雁門。十七
,京師戒嚴。二十六
,大清兵攻克保安,沿邊諸城堡大多沒有守備。八月,分別派遣總兵官尤世威等支援邊境。十五
,宣大總督侍郎張宗衡節制各鎮援兵。閏八月一
,
賊攻陷隆德、固原,參議陸夢龍趕赴救援,失敗而死。四
,大清兵攻克萬全左衛。七
揮師出
。十九
,李自成將賀人龍圍困於隴州。九月七
,盔甲廠發生火災。二十一
,洪承疇解隴州圍。二十七
,因
賊聚集於陝西,下詔調河南兵進入潼、華,湖廣兵進入商、洛,四川兵由興、漢,山西兵出蒲州、韓城,合力征剿李自成。
十月二十七,湖廣兵救援漢中,副將楊正芳英勇戰死。十一月二十八
,逮捕陳奇瑜下獄,論罪戍邊。乙酉
,洪承疇兼處理五省軍務。這年冬天,陝西
賊分別侵犯湖廣、河南,李自成攻陷陳州。
這年,暹羅入朝進貢。
崇禎八年(1635)正月四,李自成攻陷上蔡,連續攻陷汜水、滎陽、固始。八
,洪承疇出關征剿
賊。十
,張獻忠攻陷潁州。十五
,攻陷鳳陽,焚燒皇陵閣殿宇,留守朱國相等英勇戰死。二十一
,徐州援兵趕到鳳陽。張獻忠進攻廬州。不久,廬江、無為相繼淪陷。李自成趨兵歸德,與羅汝才進入陝西。二月,張獻忠攻陷潛山、羅田、太湖、新蔡,應天巡撫都御史張國維擊退張獻忠。十三
,因皇陵失守,逮捕總督漕運尚書楊一鵬下獄,不久棄市。十六
,總兵官鄧王巳在羅山打敗
賊。三月,曹文詔在隨州打敗
賊。
四月,張獻忠從漢中侵犯平涼、鳳翔。八,鄭芝龍打敗海盜劉香,劉香兵敗自殺,餘部全部投降。十二
,洪承疇會師於汝州,分部諸將防守豫、楚要害之地。二十六
,四川兵在樊城發動兵變,鄧王巳自殺。二十七
,洪承疇從西邊返回,駐紮靈寶。五月二十六
,吳宗達辭官退職。六月十一
,官軍在亂馬川與
賊相遇,官軍失敗。十四
,副將艾萬年、柳國鎮在寧州襄樂與李自成相戰,兵敗而死。二十八
,曹文詔追擊李自成,在真寧湫頭鎮遇到伏兵,奮力相戰而死。
七月二十六,少詹事文震孟、刑部侍郎張至發同為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參與軍國大事。這月,張獻忠突襲朱陽關,總兵官尤世威慘遭失敗。張獻忠遂進入河南。八月,李自成攻克咸陽,將領高傑投降。十五
,下詔撤回監視總理內臣,只有京師營兵及關、寧保持原來一樣。二十四
,盧象升總理直隸、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九月四
,洪承疇監督副將曹變蛟等在關山鎮打敗李自成。李自成向東逃去,與張獻忠會合。十五
,官軍在沈丘瓦店失敗,總兵官張全昌被捉。二十五
,王應熊辭官退職。
十月三,下詔責罰自己,避居武英殿,減少膳食,不興音樂,表示與將士同甘共苦。九
,戶部尚書侯恂請求嚴格徵收新舊欠
賦稅,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十四
,李自成攻克陝州。十一月四
,何吾騶、文震孟辭官退職。十四
,祭祀天於京師南郊。總兵官祖寬在汝州攻破
賊。十二月二
,駐兵於鳳陽。九
,盧象升、祖寬在確山打敗李自成。十二
,左良玉在閿鄉打敗
賊。十七
,
賊侵犯長江北岸,圍攻滁州。二十九
,老回回諸賊從河南侵犯陝西,被洪承疇打敗於臨潼。
這年,安南、暹羅、琉球來朝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