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騙子行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請問,這裡開門了沒有?”張大元正在教訓夥計之時,一位身穿緻儒衫的老人,帶著一臉的和氣走了進來,神間略有一絲匆忙。

“這就開。”張大元了上去,道:“不知有什麼地方可以為您效勞?”老人先是環顧了左右,面有為難之,轉而輕聲向張大元道:“可否借一步說話?”這態度自然是不想要更多的人知道此事,這幾年的櫃檯坐下來,張大元也知道了有些人顧忌自己的身分,只願意私下易,而且往往這類人所帶來的買賣都不小。

稍稍代了兩句,張大元便引著他進了內堂,待送茶水的夥計下去之後,又再次詢問他的來意。

只見那人從衣襟裡小心的捧出一隻木匣子,外面還裹了一層緻的藍綢緞,道:“我要當這個,還請與我估算估算。”扁是外面那隻匣子就知道價值不菲,揭開蓋子,裡面竟是一方古樸的石印,抬起印面一看,上書“庭堅”二字。

張大元心中呼的一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仔細細的打量了起來,的確是黃山道的字跡,看上去也彷彿是宋朝的手筆。

“怎麼樣?”那位焦急的物主已經忍不住道:“這方印可是用青田石雕成的,都說田黃石、青田石、雞血石,這三種是一兩石頭一兩金,應該值不少銀子吧?”

“您老打算是死當?還是活當?”老人先是一楞,神尷尬的道:“抱歉,老朽平裡未曾有過典當之事,未知這裡面究竟有何分別?”第一次進當鋪,這不就愈非任他予取予求了嗎?張大元心中樂開了花,忙不迭將死當、活當二者的區別為他解說了一遍。

老者愛憐的望了望那方石印,悲切的道:“這麼一大把年紀了,誰知還有幾個年頭好活,就死當吧!看看能值多少銀子?老朽從西山趕了上百里的路過來,就是等著銀子急用,不然也不會拿它出來。”

“老人家是西山人呀!那可是個好地方。潘生酒、西山寺的東坡餅,還有最最有名的武昌魚,都是人盡皆知呀!”張大元的恭維話,只引得老人自嘲的笑了笑,彷彿是觸碰了他陳年的傷口一般,半晌也說不出話來。

自討了沒趣的張大元扯了兩句閒話後,趕緊將注意力引到正事上來。

他從裡面拿出一杆小秤,像模像樣的將石印秤了許久,又打懷裡拿出了小算盤,一邊撥算盤珠子一邊道:“這方印,重二兩五錢,按一兩青田石換一兩金來算,就是二兩五錢的金子,我給您換成銀子,就是二十八兩銀子,您老人家看這樣如何?”一兩石換一兩金,這可是市面上的公價了,以當鋪裡的規矩足十當五,能開出這種價錢來,已經是十分少有的了。然而這不尋常的公道背後,卻是隱藏著張大元狂亂的欣喜。

“只值二十幾兩銀子嗎?”

“老人家,我這可是已經在照顧您了呀!您看這重量分毫不差,就算是拿到市面,頂多也不過就是這個價。而且這種東西一般也不容易出手,拿到別的當鋪,能給您一半的價就算是不錯了,我這也是看著您這麼大的年紀,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

“這…這可是一方古印呀!距今有四百多年。”老人家接過石印,指著上面的“庭堅”二字道:“光是這兩個字就是大家之筆,怎能僅僅當作是石頭來賣?”張大元暗道不妙,原本是想哄著他當作塊石頭來賣,誰曾想這老兒亦不是一點不知的主,只好故作驚訝的道:“原來如此,小可倒是疏忽了,還望老人家見諒。”

“無妨,無妨。”

“不知這古印有何出處?”

“老朽世居西山,這方古印是得自祖上,乃是當年黃山道二遊西山之時,寫那幅‘松風閣’所用的印章。當年他離開後帶走了那幅字,卻將自己的印章給留了下來,繼而為先祖所得,一直奉作是傳家之寶。”

“哦,原來是這般一回事。”這下張大元的心中徹底的放心了,出處與源看來都沒什麼問題,這正是上蒼在庇佑他,暗下決心定要將這青田石印到手中。

看眼前老人急切的神,彷彿是急等著用錢,越是如此,張大元越是提醒自己要沉著冷靜,不能顯出絲毫馬腳,說道:“如此說來,老丈這方印的確是來歷不小咯!”老人家聽聞後喜形於,問道:“那能給當多少的銀子呢?”

“若是黃山道的字,起碼也能值個三千兩銀子。”

“那,這方印又該值多少呢?”

“在下只能給您五百兩銀子。”

“五百兩?”老者失望之於言表,問道:“黃庭堅字帖能賣三千兩,印章卻只值五百兩?”

“老人家,這您就有所不知了。”張大元慢條斯理的對他解釋道:“這世上收藏字畫之人比比皆是,只要是大師真跡,就不愁沒有買家。可這收藏印章之人卻是少有的很,鄙號收進來後,或許幾年乃至上十年都鮮少有人詢問。況且您這又是死當,便是不會再贖回去了,極有可能就這樣砸在手裡了,到時鄙號該如何是好呀!”這話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在一般情形下,當鋪對於這類的東西都不會開出很高的價錢來。

老者彷彿也被說服了,眼中的光芒也逐漸地黯淡了下來。就在張大元正自以為得計之時,老者忽然收起印章,合上木匣子,起身就要告辭而去。

這可將張大元驚的倉皇失措,到嘴的鴨子,怎能讓他從自己的口中飛走了呢!跋忙道:“老丈,您先別急著走呀!有什麼事我們還可以再商量商量。”

“不瞞張掌櫃說,老朽等著一筆銀子急用,不然也不會賣這件祖傳之物。原本指望著有了這古印便能湊足數目,誰知遠遠不夠,既是如此,老朽也就無謂去賣這祖物了,另想別的辦法吧!”他不想賣了,而張大元卻不能讓他就這樣走了,道:“老丈,您大老遠來一趟,我見了您也十分的投緣,不能讓您就這麼兩手空空的回去。”他思量了片刻後,又沉聲道:“您還差多少銀子,若是能幫上忙的,小可一定在所不辭。”一席話差點讓老者的眼眶湧出了的淚水,只是老者的神情卻依然是顯得憂鬱而低沉,道:“沒用的,總共需要一千五百兩銀子,差的實在是太遠了。”一千五百兩,這數字確實是大了點。張大元思索了片刻,咬咬牙道:“這樣吧!我給您開一千兩,餘下的銀子您過去再想想旁的辦法。”

“不必再連累掌櫃你了,其他能籌到銀子的辦法,我早就一一想遍了。老朽拖著這行將就木之軀,也實在是沒什麼好的辦法可想了,與其這樣,還不如留下祖宗傳下的寶物吧!”老者說著又要往門外走去。

不能眼看著這一大筆銀子從自己的手上溜走,情急之下,張大元攔住老者的去路,道:“好了,老人家,我就給您一千五百兩的當銀。”

“這萬萬不行,這可叫你如何向貴東代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