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密談周邊關係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鄧峰隨後又和mzd講到了中美關係:60年代未70年代初,美蘇之間的冷戰進入高峰時期,此時蘇聯進入了鼎盛時期,在世界範圍內處於攻勢,尤其在歐洲。美國身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之中,相當部分的海陸空軍都部署在越南,無力顧及戰略重點歐洲。而此時的我國與蘇聯關係處於最緊張的時期,珍寶島戰役後,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之多,給我們很大的軍事壓力。基於上述三點,中美都面臨一個強大的共同敵人---蘇聯。於是走到一起,從而結束了中美兩國關係長達20年緊張的對峙狀態。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國總統以後,鑑於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主張同中國改善關係。1970年10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請與中美兩國都有很好關係的,即將訪問北京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轉告中國政府,美國準備改善兩國關係。1971年4月27,我國通過巴基斯坦渠道正式送美國一份照會:中國政府重申它願意在北京公開接待美國總統本人,以便直接進行會晤和討論。第二天,尼克松給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的任務。7月8,基辛格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突然消失在保安人員的視線中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飛機飛抵北京。7月9至11,周恩來同基辛格進行了會談。雙方著重討論了臺灣問題。周恩來堅持,美國必須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國還必須確定撤走駐臺美軍的期限,並廢除美蔣《共同防禦條約》。基辛格表示:(1)承認臺灣屬於中國。(2)美國不再與中國為敵,不再孤立中國,在聯合國內將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但不支持驅逐蔣介石集團的代表。(3)美國準備在印度支那戰爭結束後一個規定的短時期內撤走駐臺美軍的三分之二,至於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美國認為歷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7月16,雙方發表了會談公告。宣佈,美國總統尼克松應邀將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候訪問中國。基辛格訪華打開中美兩國關係大門。1972年2月21,尼克松一行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七天的歷史訪問。

鄧峰帶有幾分得意的對主席解釋說:"美國總統出訪一個國家七天,在美國曆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來的那天晚上,你就在外面的那間書房會見了他"說著指了指外面的會客廳兼書房。

"從此尼克松就成了你的粉絲"鄧峰帶有幾分調侃的說。

mzd不解的問"什麼粉絲?"

"f-a-n-s"mzd出了帶有幾分天真的微笑說:"他怎麼會成我的影"

"準確的翻譯應該是個人魅力的崇拜者"鄧峰進一步的解釋說。

接著鄧峰繼續闡述後來的歷史中美關係的解凍,使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的變化,形成了中美蘇三角關係鼎立局面。在此之後中國開始重返國際舞臺。先後和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外關係。

1978年12月16,中美兩國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關係的聯合公報》。中美兩國宣佈自1979年1月1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關係。並決定1979年3月1互派大使並建立大使館。從此中美兩國進入了密月期,共同抑制蘇聯。這也是導致蘇聯解體的外因條件之一。當蘇聯解體後,美國又重新開始了對中國的遏制,壓制中國的崛起,不斷的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

mzd說:"你再給我說說越南戰爭"越南戰爭,是越南共和國也就是南越及美國對抗胡志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時間最長,影響最重大的戰爭,實際上是繼朝鮮戰爭後,兩大陣營在印度之那的一場較量。1959年越共中央決定武裝推翻南越政權,統一整個越南。他們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越共遊擊隊組成,由越共中央控制。由於中蘇關係破裂,我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運動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國對南越進攻。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決心。同時認為,戰爭最好能只侷限於美國對南越政府提供常規武器支持,減輕美國和蘇聯直接核戰爭威脅。1964年7月31發生了北部灣事件:一艘在靠近越南民主共和國領海的中立海域進行支援南越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越南人民軍魚雷艇攻擊,8月4馬多克斯號往北航行時又遭攻克。美國以轟炸越南人民軍海軍基地作為報復。越南民主共和國和美國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都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南人民軍對多處美**事基地發動了襲擊。越南人民軍進入南越領土集結。美國政府宣佈越南民主共和國攻擊了位於公海上的美**艦。美國國會於8月7,授權總統以他的判斷,動用包含武裝力量在內的一切行為來應付此事件。這事實上給予了美國總統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1965年二月美軍在南越的一處軍事基地遭到襲擊,美國空軍隨即發動報復打擊。3月8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在南越峴港市登陸,成為第一批進入戰區的美軍地面戰鬥人員。7月24美軍一架f-4c被擊落後,約翰遜將美國駐越南部隊提升至十二萬五千人;翌美軍第101空降師的四千人員進入越南。到了年底,美軍在越南的數目已高達十八萬四千人。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達四十二萬九千名美軍士兵駐守在越南。另外韓國政府,也從19第二旅)、白虎(韓國第9步兵師)、猛虎(韓國首都師)等戰鬥部隊,到73年的九年間一共累計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南戰爭,最多時有五萬人在越南。其中4687人戰死。為了支付韓國的國防開支,美國向韓國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另外美國的盟國,包括本、菲律賓等國家皆有間接介入。臺灣的軍事顧問、電子作戰以及特工在南越亦十分活躍,臺灣並派出少量的特種部隊入越參戰,不過規模和次數都不大。

聯邦德國,也就是西德由於憲法嚴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這次找到了繞過憲法令的機會。西德政府迴避在國內對這一問題進行公開討論,應美國政府的要求,瞞著老百姓,於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2500名德**人,包括120名飛行員,這些飛行員駕駛美國空軍飛機直接參加了對越南的軍事行動。另外還有澳大利亞:7672人參戰、500人死亡、2400人受傷。泰國:5000人參戰、350人死亡。新西蘭:552人參戰、83人死亡。加拿大:參戰人數不詳;56人死亡在這場戰爭中蘇聯派出了大批軍事顧問,和防空導彈部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派出了人數不等的軍事技術人員,中國派的部隊最多,前後達三十二萬人參戰、1446人死亡、4200人受傷。

越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60000多人死亡、305000多人受傷、5000多人失蹤。儘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完全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通過越戰,美國由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人的進攻,美國只能積極的同我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神創傷。

這場戰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十多年戰爭中造成了越南800萬平民的死亡。戰爭結束時在滿目蒼夷的越南土地留下了100萬孤兒、200萬寡婦、50萬殘疾人、70萬女。戰爭雙方傷亡總計:三百八十萬人,其中死亡一百三十多萬、受傷二百五十多萬人,失蹤七十多萬人。

鄧峰深深的了一口氣說:"我國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最主要的支持國和援助國。十年間我國援助越南800多億元人民幣,平均全國每一個人每年要拿10多元錢,那是當時城鎮人口一個人的一個月的生活費用。這客觀上加劇了中國經濟的負擔。如果這800多億人民幣用來改善人民生活,可以給當時全國的工人和政府的工作人員每人每年長一級工資。連長20年;如果用來建設大中型企業可建上千個。儘管我們做出了這麼大的犧牲。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國、而是對中國恩將仇報,完全忘掉了中國人民節衣縮食對他們無私的支援。完全忘掉了為了他們的解放永遠的躺在那片紅土地下的上千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烈士,投靠了蘇聯,成為了蘇聯在東南亞牽制我國的惡犬。武裝佔領了柬埔寨推翻了親中國的柬埔寨政權。驅趕華僑達400多萬。造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難民。同時在中國的邊境地區不斷的製造摩擦。開槍開炮。打死達傷我邊民和邊防戰士。"講到這裡鄧峰有些動的說:"越南人吃著中國援助的大米,那時中國人每月平均才20多斤糧食;穿著中國製造的軍裝。那時中國人每人每年才發7尺布票。拿著中國支援的當時中**隊還少量裝備的武器,在那些經過中**校培養的軍官制揮下,不斷的挑起邊境衝突。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79年中國被迫進行了17天的自衛反擊戰,傷亡2萬多人。這種‘同志加兄弟‘的邊境衝突進行了十年之久。直到90年社會主義陣營全面崩潰,蘇聯解體這場衝突才結束;這也就是我竭力反對所謂的國際主義的原因,正是這種國際主義極大的滯後了中國的經濟的發展。極大的影響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年在我們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養著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這些國家還有負責他們建設。我們給的少一點,慢一點他們就馬上變臉。以投靠對方來吆脅我們。就在我們來到這個時代之前。我們每年還有給朝鮮以大量的物資援助。"鄧峰不堪回首的搖了搖頭說:"中國是個窮國,這麼多的人口基數。這個老大咱們真的當不起呀!最後的結果什麼也得不到,只有把我們自己拖垮,"。**陷入了沉思之中。

當看到**轉向自己示意講下去時。鄧峰接著講述了臺灣問題,講到了最後國民黨的衰落,**的**政策。講到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如何通過臺灣牽制中國。最後說:"60多年來臺灣已成了中國被美國捏在手裡的睪丸。只要中國不老實,美國不高興就捏一捏。"**堅定的說:"這個問題必須解決"接著鄧峰又講述了南海的那些島嶼被越南等幾個小國瓜分。每年幾十億噸石油被開採的情況。

鄧峰憤怒的說:"那可都是中國祖宗留給我們的血呀!"**有些好奇的問:"你說了這麼些問題,那你們這些後人,為什麼不有所作為呢?"鄧峰無語

大家正在读